• 3

大家來談談對於筆電客製化的需求與想法

筆電的大部份零組件都是標準架構的產品
CPU/RAM/HDD/光碟機/無線模組這些都是標準話的產品
更換幾乎沒有任何的困難與問題
甚至部份的筆電顯示卡也是使用標準的MXM架構顯示卡
也是可以更換選擇自己想要的規格的
大部份的零組件購買也都不會十分的困難
但是現在確越來越多的廠商將筆電設計的非常不容易拆解
限制使用者自行更換相容組件的方便性

大部份的標準架構筆電都是可以更換CPU/RAM/HDD/光碟機/無線模組的
RAM和HDD更換大至上的問題是不會太大
一般的電腦門市也都十分容易買的到相關的產品
CPU的話目前就比較少在一般資訊門市看的到
不過確是影響一台筆電價格的重要因素
且對於一台筆電的效能更是擁有決定性的關鍵
因此在選擇筆電的時候是很重要的一個選項
一般來說如果選錯了選到不夠使用的CPU機種幾乎就沒有辦法了
如果可以先選擇不夠用還可以升級覺得用不到還可以降低一些
這樣應該是最好的了

筆電的效能也是可以分段購買的
事實上一台5-6年前的筆電當時945的時代
如果剛開始買的是一台比較中低階的機器T2300左右的CPU
在使用幾年之後將CPU更換為T7400的話跟現在的入門款機種
還是小有領先的目前的T4400或是I架構的P4500/P6000
效能也都差不多,換了CPU就等於換了一台筆電
能夠更換CPU可以讓許多人在選擇筆電時不會那麼的煩惱
不夠用的話把CPU換掉就好了,這樣不是很好嗎
剛開始購買筆電可能可以選擇入門的P4500/P6000的機器購買
用了一段時間確定需要在那裡在去更換為I3或是I5
在工作或是娛樂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就更換到I7的CPU
這樣不但方便也省錢(資料都在不用花很多時間轉移資料)

另外現在的筆電幾乎都有HDMI的接頭
光碟機也幾乎都是SLIM 12MM的標準光碟機
要更換為藍光讀取DVD燒的機器是很容易的
價格也不高大約在2000元左右
就可以讓筆電輕鬆的撥放藍光影片了

讓筆電可以客製化改裝不但讓使用者方便
更可以讓資訊就業市場更活絡
只要那些大廠願意將相關的零組件供應到一般的消費市場
相關的從業人員也可以對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與選擇
也可以因為客製化改裝增加收入
同時也可以讓銷售與服務人員更了解筆電
也讓這些人能夠更專業這樣消費者也可以得到更好更專業的服務
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做法
但是目前廠商都為了眼前的利潤不肯這樣做

大家就來說說你目前使用的筆電與你想要的筆電規格
其中應該是有很多是可以透過改裝升級來達成的
只是找不到相關的服務也擔心原廠的保固問題
希望能有多一點人發文回應這樣大廠才比較能看到大家的需求
或許3-5年之後筆電就是可以購買之後還可以在依要求升級改裝的局面了

10月14日增加內容

就筆電CPU的效能來說這一個世代的高階CPU大約是後2個世代的入門級CPU效能
拿4X系列晶片組來說好了T4400的效能加上晶片祖的優勢
是可以贏過945時代的高階款T7200的效能的
目前I架構的I3-330M也是可以贏過965時代中高階的T8300
反過來說前2個世代的高階CPU校能還是可以贏過這個世代的入門款的

拿965時代的CPU來說T9300/T9500就可以勝過目前的I3-330M
一個世代大約是1-1.5年的時間其實筆電的效能是可以分段購買的
如果價格差距不大不要選擇舊款架構的筆電

拿現在I架構的筆電來說買台I3的機器用個1-2年其實效能是夠的
到時候應該花5000以內就可以換到I5-580以上或是I7-620M以上的CPU
這樣等於讓筆電的效能又可以追上時代的腳步
所花的COCO應該也是最少的

2010-10-13 11:45 發佈

嘉義胖哥 wrote:
筆電的大部份零組件都...(恕刪)


其實很難討論,因為筆電還是外觀先決的產物
有了無敵外型之後,才能繼續探討模組化以及客製化

最後也會無疾而終,因為所有的輸出介面大家都會有需求
規格大家也希望用到最好

還不如多出一些升級套件,例如高解析面板,非巧克力按鍵的鍵盤,MXM的顯卡,出力夠強的風扇模組
讓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還比較實際

summercat670221 wrote:
不如多出一些升級套件,例如高解析面板,非巧克力按鍵的鍵盤,MXM的顯卡,出力夠強的風扇模組
讓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還比較實際


這也是相當不錯的想法
外觀確實也是很重要拉
但是會想要客制化的使用者
這方面的需求通常會比較低一些
重點還是在使用需求

如果外觀先決的通常就是要輕要薄要好看
那些機器的升級更換空間就非常的小
就是把筆電當消費品在買
不合用就低價售出在換就好了
這些人需要客製化的需求應該是比較低的
acer AS 5502WXMi
CPU PM 740
HDD 三爽 160G ( 升級過 )
RAM 2G ( 升級過 )
顯卡 ATI X700 64M
不知還可怎樣升級

Siva1911 wrote:
acer AS 55...(恕刪)


這一台我個人是已經不建議升級了
建議讓這台筆電就做單純的文書處理和上網的用途就可以了
因為先天的限制要在往上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胖哥說的主意不錯 可惜在台灣目前市場還很小

一台筆電一般人最注意的是外型 厚度 最後才是效能

像藍天有推出效能最頂規的筆電 可是外型像坦克車或航空母艦般的大小 一般人也很難買的下手

現在微星的GT/GX660 不僅在外型上沒有G73的厚重感 而且散熱效能也不馬虎

只能說 兼具外型 重量 效能 散熱 的NB不多

希望有廠商打造現場客製化的服務(就像SUBWAY潛艇堡的服務一樣)

讓消費者看的見 用的開心 售後放心
記得就在前幾年"聯發科"有開發出一整合型的晶片
當時各NB廠就已經在討論製作"公板"
期望能把NB變成跟PC一樣可以DIY
金融風暴後,無聲無息.......
小弟階級太低,聽到的說法,我想都是片面

應該是去年吧!國內某自有品牌(不是雙A)
竟作起低階的公板...專銷開發中國家
且華強北路很容易買的到對應的機殼及螢幕

但這所謂的"公板"是一整個"山寨"
完全不考慮法規與專利,安全問題恐怕就.....?

這樣的ieda,事實上真有廠商做
記得兩三年前在新竹順發有看到廠商在賣,
不過後來無疾而終.

當初看的感想是, 體積大,價格也不比一般nb便宜. 外型又醜.
那我幹嘛買.

再來是維修控料問題.一個可更換化機型可能需備料超過他原有的固定機型與客制化機型.
且讓維修中心無零件list參考模式(一般都是該P/N帶出PARTS LIST.不過可更換化後的PARTS LIST可能一大串)
另外
如全部NB都有可更換化NB時. A家的過保拆D家同學的送D家維修.H家的送P家.
這也是一個問題所在.

但或許在低階商務型NB(不求外觀先決)的區塊中.能找到一片天吧.
畢竟就IT來說.相同的NB.更換起來也比較快速有效率

imdslee wrote:
這樣的ieda,事實...(恕刪)


我以為短期內絕不可能...
因為筆電是很講究外觀及機體機能性(不只是配備, 連散熱, 體積, 防震, 甚至內部穩定等..)的產物..
而且到目前為止, 各家設計哲學也大有差異.. 很難整合....
例如說把acer跟 Sony整合, 那是不可能的任務, 連雙A的type都還差異頗大....

同一家公司客製化較可行, 但是價位必然不低, 原因是, 筆電是以量制價的...
像大家普遍接受的2~4萬價位, 想要各自客製必然再提高成本, 競爭力反倒會減低..
畢竟這價位大家非常計較性價比的.... 零件大量採購絕對成本可以大降...

所以, 目前筆電能更換的, 不外乎是處理器, 記憶體, 硬碟, 網卡及VGA而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