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正去使用它的筆電族群好像還是相當的少
甚至於不少人認為也不是很重要
我個人親自使用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差距真的那麼大
首先我們就來看看這一次的主要產品與配角吧
使用測試的機器為微星的GT660和GE700與GX740
對照組是創見的USB3.0防震500G隨身硬碟
參考資料有SEAGET 500G-7200轉硬碟/SEAGET 320G-5400轉硬碟/
與GT660使用2顆SEAGET 500G-7200轉硬碟作RAOD0
背景使用MSI的最新AIO 2280的箱子
首先來看一下USB3.0的轉卡吧

這是未拆封的EXPRESS USB3.0轉卡

這是背面的照片.有ROHS與許多的認證品質可以信任

這張是USB3.0卡的本尊照片(不是未拆的那一張是我已經用了1個多月了.確定產品OK)

這是卡片的背面可以看到是台灣製造的.但是為什麼序號沒有貼上去阿

這是今天的另一個主角wyvo 500G富基電通USB3.0隨身硬碟.價格便宜速度快
就我實際到嘉義和台南的電腦賣場問的價格大約在2880元左右
我上個月買的創見還要3350元.天阿價差怎麼那麼大

這是產品包裝的背面.可以看到相關的說明.跟所有硬碟的保故一樣.3年只有第一年免費

這張是測面的資訊.主要是告訴我們多少的容量可以放多少東西

在來就是把硬碟拆出來拉.正面是格子狀的設計.聽說有防刮.實際在桌子上撸了幾下
發現真的不容易留下刮痕.但是我想大力點應該還是會有的

產品的背面有貼一張保護模.(AE2280不是型號阿.這是背景)

USB3.0的接頭.跟之前2.0的不太一樣了.一大一小(線不見的話不知道好不好買)

這就是這個硬碟付的線.實際使用發現並不一定要接另一個供電接頭才可以用
在這幾台筆電上面直接接一個都是可以使用的.並沒有發生供電不足的情況
包括使用USB3.0的轉卡或是插在一般USB2.0的PORT上
都只要接一個就可以正常運作了(表示可以買一條沒有Y字頭的USB3.0線就可以使用了

這是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
買了一個多月了.剛開始使用還蠻爽的覺得速度不錯比2.0的快很多
購入價格3350元.沒有接那個電源孔的話硬碟會逼逼叫表示供電不夠
每次都要接2條線也是他的缺點.(可以用wyvo 500G的線)

這是背面

這是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的接頭有看到那個5V供電吧
沒有接可是沒有辦法使用的(可以用wyvo 500G的Y字線就不用插那個5V)

這是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附的線
在來就是產品測試的部份
首先看一下測試對照組的資料

這是GT660使用2顆7200轉硬碟做RAID0的效能表現

這是GX740內建500GSEAGET 7200轉硬碟的效能表現

這是GE700配320G SEAGET 5400轉硬碟的效能表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褡配USB3.0轉卡在GX740上面的測試資料

這是GX740配USB3.0轉卡+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的效能表現

這是GX740配USB3.0轉卡+wyvo 500G隨身硬碟的效能表現
在來使用GT660內建的USB3.0在作一次測試

這是GT660內建USB3.0+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的效能表現

這是GT660內建USB3.0+wyvo 500G隨身硬碟的效能表現
在來是實際使用檔案傳輸的實測數字
這裡使用我抓的2012藍光畫質影片15.2G的檔案進行測試
因為圖片沒有辦法反映出正確時間我只貼一張代表

使用GT660內建USB3.0+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入GT660內的硬碟時間為3分37秒完成
使用GX740+USB3.0轉卡+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入GX740內的硬碟時間為3分45秒完成
使用GT660內建USB3.0+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入GT660內的硬碟時間為3分32秒完成
使用GX740+USB3.0轉卡+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入GX740內的硬碟時間為3分40秒完成
在來測試一樣的檔案由內建的硬碟傳出寫入到USB3.0的隨身硬碟的時間
使用GT660內建USB3.0+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出到創見500G時間為4分52秒完成
使用GX740+USB3.0轉卡+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出到創見500G時間為4分50秒完成
使用GT660內建USB3.0+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出到wyvo 500G時間為3分38秒完成
使用GX740+USB3.0轉卡+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出到wyvo 500G時間為3分42秒完成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發現實際使用上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在讀取的部份跟創見的差不多
但是寫入的部份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就明顯比創見的好上不少
再來測試USB3.0硬碟使用USB2.0的PORT作連線傳輸
一樣來一張代表的圖片.檔案也是用同一個15.2G的電影檔

讀出的部份
使用GT660內建USB2.0+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入GT660內的硬碟時間為9分42秒完成
使用GT660內建USB2.0+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入GT660內的硬碟時間為9分39秒完成
寫入的部份
使用GT660內建USB2.0+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傳出到創見500G時間為10分02秒完成
使用GT660內建USB2.0+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傳出到wyvo 500G時間為9分48秒完成
在使用USB2.0做為傳輸介面發現2顆硬碟的表現是差不多的
結論:
USB3.0的傳輸效能在目前的隨身硬碟應用方面可以帶來超過2倍以上的傳輸速度
其中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的讀取和寫入的能力幾乎相同也讓人印象深刻
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的表現就比較不理想了尤其是由電腦內將資料備份過來的時候
對比於內建的硬碟速度發現外階的速度已超過了SRAGER 320G 5400轉硬碟的效能了
這一段使用USB3.0設備的經驗讓我體驗到外接的速度不見得就比內接的還要來的慢
尤其是比較早期的筆電大多使用速度比較慢容量小的硬碟
如果你的筆電有EXPRESS槽那麼買張USB3.0的卡
馬上讓外接硬碟提升你的效率
現在USB3.0的硬碟也沒有比2.0的貴上多少速度確差了2倍以上
目前2.0的500G也要2000左右
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也只有貴了6-700元
效能不只是倍增.聰明的消費者應該知道自己要買怎麼樣的產品了
創見500G USB3.0防震隨身硬碟相對來說價格就偏高了一些了
且實際測試的效能還落後便宜的wyvo 500G USB3.0隨身硬碟
希望廠商看到之後能在價格上面有所修正或是證明出它的價值
我就買的有點OOXX因為當時沒有其他的選擇
就這樣被貴了500元效能還比較差
USB3.0不在只是聽到的搖不可及的規格
事實上USB3.0的時代已經在我們的身邊開始了
測試傳送15.2G的檔案超過30次沒一次有發生問題
表示USB3.0的穩定度也已經是相當的高了
這樣的價格差距真的已經找不到理由在買USB2.0的產品了(當然筆電如果沒有EXPRESS又沒有3.0的PORT除外)
在規格世代交替的時代聰明的選擇產品是很重要的
筆電現在有內建USB3.0的機器價格都還相當的高
但是有EXPRESS槽的還是很多
真的不建議在去買那些沒有EXPRESS槽的筆電了
買隨身硬碟也可以將USB3.0的規格列入考慮的因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