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這就是台灣聯想對他們危險產品的處理態度!!燒起來的變壓器!(11/30更新)

Allen 說得好, 若主因是接觸不良, 可以在設計上加防呆裝置讓 line cord 的 connector 與 adapter 上的 AC inlet 緊密結合

但是.....若接觸不良的位置是發生在 line cord 的 plug 與牆壁上的電源插座, 類似的情形難保不會發生 (雖說牆壁電源插座的散熱條件多半比 adapter 稍微好一點), 如此一來, 需要更改的就不只是一家系統廠, 也不是某個國家/地區, 而是全世界的室內電源插座規格, 不過我還是覺得 Allen 的建議是不錯的!
我們是在討論. 不是在筆戰

請問.. 樓主是違反了您列舉的保固說明書8條中的那一條??造成了燒毀?

小弟覺得"可能"是
{請務必以正確的順序連電源線及信號線, 並確認所有電源線接頭都穩固且完全地插入插座.}
中所述的沒有完全插入所造成.
如果經由聯想將故障品帶回分析後的結果, 並沒有材料/製造上的暇疵,
那因為使用者沒有完全插入造成的燒毀的機率就更高了.

這個事件, 的確可能是使用不當造成,但一定是嗎??
分析產品後, 如果是這個結論,我可以接受,
單純用發生的"次數"來判斷, 我不能接受.

不瞞您說, 我也曾使用變壓器有接頭端點一點點熔掉的經驗.
(註: 不是3C產品, 也不是聯想產品, 是公司30幾萬的測試儀器附的)

當時也是立即向廠商購買一顆新的變壓器後, 將壞掉的變壓器順手放到抽屜
事隔多年後的某天, 整理抽屜時又看到那個變壓器, 剛好閑來無事, 也好奇變壓器壞掉的原因??
就拆了那顆變壓器.. 結果發生的原因.........我畫了一個簡圖如下:


藍色A 點為焊錫處. 藍色B 點為金屬針. 藍色C 點為連接線外包覆的塑膠材質.

因為A點焊錫處的焊鍚量不足,只有焊到一個小角,電流通過造成了高溫
高溫傳導到B點金屬針, 結果將C點的塑膠材質熔了一小角.
另一支針腳, 因焊點完整, 所以沒有產生高溫的現象.

當下立刻檢查了所有同型機附的變壓器, 都沒有問題..
算是個意外吧!
我是小黑的愛用者, 也去過日本 Yamato lab 好幾次, 講到AC adapter"適當"的使用方式, 以下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 別讓 adapter 受到撞擊或從高處落下, 我相信沒有使用者會故意這樣做, 但有時總會不小心, 雖說大廠製造的 adapter 在設計驗證時期有做過 drop test, ball impact test .... 等等, 但通過測試的條件是機構的完整性而不是電性功能上的 error free.

2) Adapter dc cable 末端靠近 plug 處通常都有一塊圓柱狀用塑料包覆的硬物, 那是用來抑制電磁波干擾 (EMI)的鐵心 (core), 當受到猛烈撞擊時容易碎裂而使抑制 EMI 的效果打了折扣, 且我經常看到 user 可能是趕時間或是其他因素而不注意這一點, 不過若要 crack 鐵心, 那力道鐵定不輕, 當然囉, 也絕對不是正常的使用方式, 試問, 誰會沒事幹去砸自己心愛的手機?

3) 建議先插上AC電源插座(當然了, line cord 必須先與 adapter 緊密結合), 再把 adapter 的 DC plug 接到小黑的 DC jack 上, 因為所有的電源在剛啟動的時候都會有 turn on delay time, 時間不一, 但多半是在 1~3 秒的時間, 等電源輸出穩定後再接上負載 (小黑), 特別是 battery 電量很少的時候 (重載), 因為 adapter 一方面要供應系統電源, 一方面要充 battery, 雖然小黑有好的非破壞性保護裝置, 但還是別用到比較好, 也算是對小黑的一種愛惜

4) 使用 adapter 時最好讓 label 面朝下, 雖然 R&D 當初在評估溫度時會採取許多不同的擺放方式, 且每一種方式都必須要通過溫度測試, 但有不少的 adapter 溫度表現最好的時候就是 label 面朝下方.

5) Adapter 的使用環境要注意, 別放在地毯上或四周披覆有散熱不良的東西, 特別是別緊鄰易燃物, 雖說 R&D 評估溫度時會有許多條件, 其中之一就是用毛毯包覆, 但不敢保證其他非小黑的 adapter 都會如此評估溫度, 且若長時間散熱不良而導致熱累加效應, 小黑的 adapter 內部也有過溫度保護, 但幾乎所有的電源產品壽命都是跟溫度成反比的, 所以若要讓 adapter 使用壽命常一點, 就讓他有個好的工作環境吧!

糟糕, 若一直這樣寫下去, 那就快可以出書了, 算了, 先寫到這裡吧, 若有人有興趣再說吧
Allen,

我當然相信那不是 Lenovo 的"變壓器" (建議, 正確的說法是 "power adapter" ^_^別介意), 因為圖中的A點焊接處以小黑的 adapter 規範來說: 不得將 AC inlet 的 pin 腳直接焊到 PCB 上, 以避免多次插拔而造成該 pin 腳的焊接處錫裂或鬆脫, 結果當然是不好的啦!

附廠的電源.....我個人從來不用, 拆來玩玩倒是不錯!
s2875145 wrote:
今天大大如果碰到跟樓主一樣的狀況的話還能這麼理智說自己的問題而不去尋求廠商協助的話,我只能說我超佩服你的。...(恕刪)


你不用佩服我! 我的確會認為是我個人不正當使用所造成的問題!
因為我不想用假惺惺的態度, 硬要把自己使用多年, 但卻被一個很明顯的人為因素所搞壞的零件,再去硬凹成是廠商危險產品。

我不想當個爛人!

我知道如果發生同樣變壓器冒煙的問題,我當然會生氣! 如果米老鼠頭在一買來時沒有鬆脫等不良現象, 但如果看到米老鼠頭那邊燒焦, 我會有自知之明,這是我自行造成的! 這東西送到『一般懂電』的工程師前面, 工程師即使不用剖開線, 也可以直接的說:『消費者使用不當!』 。而該工程師卻要寫一大堆證明報告,還要請主管批准。

我實在不想當個爛人!


買東西不看說明書, 不注意安全事項, 隨意使用, 發生事情後, 卻硬撐說『我都不知道啊, 說明書沒說~!』
從國人使用筆電變壓器來看, 一堆人把線捆的緊緊還打結, 線與插頭呈90度.
變壓器頭只插一半,答覆是很緊了!
電線用椅子壓來壓去, 然後上面還撲地毯!


我絕對實在不想當個大爛人!


XXXXX是啥意思?? 你可以隨便想~!隨便填!
我只希望該使用者不是我家附近鄰居而已,以免我回家後,家被鄰居波及,燒了。
你不懂為何只有米老鼠頭燒焦,一堆網友就可判定是使用者使用不當為大部分原因, 沒關係, 你可以拿樓主的相片去請教你家附近的有執照的水電師父, 或者是電機老師等,希望你能得到令你滿意的答案!

樓主有在氣? 我只看到類似像是『喔!你出槌了!我要好好問候貴公司,最好態度再給我軟一點.......不然....』的幾篇文章。

補充一下:不過Lenovo真的有夠軟!
Stanber wrote:
講到AC adapter"適當"的使用方式, 以下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恕刪)


我對 標題殺人法 覺得相當不妥,但是能吸引到各位發表知識與意見,也覺得收穫良多。
im,

我仔細拜讀過您的回覆, 除了以下這段話之外絕大部分說得挺有道理的, 至於語氣是個人習慣, 只要不牽涉到不實的人身攻擊就ok

您的敘述: "這東西送到『一般懂電』的工程師前面, 工程師即使不用剖開線, 也可以直接的說:『消費者使用不當!』 。而該工程師卻要寫一大堆證明報告,還要請主管批准。"

我處理過許多工程問題的調查工作, 我相信聯想他們的工程師報告是一定要寫的, 也必須經過主管批示, 但如果處理客戶投訴的方式過於直接甚或是武斷的答覆, 那不就是會把客戶都得罪光了? 畢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跟您一樣能理解的, 同意嗎?

我想聯想的直接員工之所以會重視這件事, 主要是因為外包的維修人員處理不當有損公司形象, 而不是像某些網友所說為了息事寧人或是心虛, 相信您一定知道若是設計問題那早就全球片地開花了, 也不會等到三年後且過保了再由一名苦主來這裡投訴, 製造問題/材料問題/使用者本身的問題/.....等等都有可能, 所以, 建議等調查有結果再說吧
Stanber wrote:
im,我仔細拜讀過您...我處理過許多工程問題的調查工作, 我相信聯想他們的工程師報告是一定要寫的, 也必須經過主管批示, 但如果處理客戶投訴的方式過於直接甚或是武斷的答覆, 那不就是會把客戶都得罪光了? 畢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跟您一樣能理解的, 同意嗎?(恕刪)


同意,那段文,我只是想模擬出當時負責工程師看到案子後的感想而已。(工程師當然是樵在心裡,對客人說話時要軟了許多點。)

一看到案子就武斷的直覺顧客是錯的,使用習慣是有問題的,還真是超專業
討論又繞到了處理這個問題本該有的基本態度問題了,而偏偏有人會覺得因為"專業判斷"
所以對待一個"專業判斷下" "使用不當"的消費者,用這種服務態度與處理方式 也只是剛好而已??

是啦! 面對超專業的工程師,還不知道世界上會有多少人敢講自己的使用習慣絕對沒問題
So?? 所以人人就理當被當成奧客處理囉?? (畢竟都被模擬為"樵在心裡了")

不過話說能夠模擬出工程師的內心想法,M01的朋友在心理的專業領域、必定詳閱說明書
以及使用習慣良好上還真的是超專業的! 真是令小弟佩服佩服~~~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ross
辣斯 wrote:
一看到案子就武斷的...(恕刪)


這小弟就要幫im說句話了!!

如果你問我,這個Case最可能發生的原因??,
小弟也認為插頭未完全插入造成的機率很高.
但這是私人意見, 如果官方也如此草率回覆就不太好.
不過整件事,除了第一時間的客服沒有處理好外,
後續的處理倒是讓人相當激賞.

另外, 讀說明書,並按說明書指示來操作,
的確也是消費者(使用者)應養成的良好習慣.
只是小弟每次購買新玩具, 都只會快速地流灠一下,
沒法將每一條都記下就是了.


Adapter直插式的連接方式, 因為不易判斷有無完全插入,也容易被外力拉扯後而鬆脫.
為何不做成像網路線的接頭那樣卡筍設計?
插入時"咔"一聲, 拔出時要按一下, 安全性就更高了!
不過Adapter直插式的這種設計,幾乎所有的廠牌都是如此,
大概會有人問..行之有年, 有必要改嗎?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