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先生, 對不起, 您不能插這~

carpe wrote:
我倒不這麼認為
即然是在他們所提供的場所用餐
那他的場所所提供的資源應是都可以免費使用

提供場所用餐,
不代表提供場所用電,
你的邏輯真是令人無法理解.
能不能"插"所討論出來的是
消費者(公德心) VS 店家(服務態度) 的問題而已吧~
不給插是還好,不過態度要好點。我想我大概可以理解店家的想法。

在台北有一家伯x咖啡,店裡面有提供無線上網,每天都有一堆人在裡面打online Game,一打就是一整天。肚子餓了
去隔壁自助餐店吃飯。每個人都佔據一張桌子,電源一插就是一整天。好心點的人就點一杯咖啡,惡劣一點的人就直接上去找朋友,佔一張牆邊的桌子。造成我們想休息喝杯咖啡卻沒位子坐。

店家應該不是為那區區的電費而不給用筆電。而是要預防這種奧客,很多咖啡店就是被這種人給霸佔了。如果是我開店,我是不會讓人佔據位子一整天的。換桌率就是利益。
我有算過,通常不給插的(且令人不愉快的),過沒多久都會倒掉!
伯朗咖啡好像可以用插頭吧!?

我自己要使用NB,也都會確認店家有沒有提供網路跟插頭的服務!!

如果沒有,那就換一家!!
我的生活元素:家人、攝影、重機
carpe wrote:
店家賣的當然包括電力...(恕刪)


餐飲店的販賣項目包括電力?這我倒第一次聽到.
如果消費環境用電就包括賣電力的話,那桌子椅子
餐盤也是包括在它賣的範圍內囉?發票項目要不
要列出電力幾度多少錢?
如果這樣開店的的話真是太好賺了,所有的水電
店租還有人事開銷我都要客人買單,有這樣的生
意?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其實看了這篇文章與後續的回覆文之後,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MOBILE01的朋友們,很多人都很有正直的想法~或許就如同這些朋友講得一樣,使用前應該徵詢老闆的意見,是比較合理的!但不論如何,在服務行為上店家的應對的確也有缺失!我相信開版大大大概以後也不會去這家店消費了!這也許對店家沒啥差別,也如同有些朋友說的~好店是不差妳一個客人的~不過啦~~反正開版大大不去那邊消費,也已經回報了老闆的服務態度~所以大家也不用討論~時間自有公斷囉!
carpe wrote:
我倒不這麼認為即然是...(恕刪)


這真的太扯了
店內所有東西都應該可以提供使用?
那請問店內室內電話應該無條件使用嗎?因為也沒註明需要收費
有些台灣人真的是把隨便當方便了,無怪乎公共場合到處有人大聲喧嘩,反正我有付費啊,隨我使用
astronout wrote:
不給插是還好,不過態...(恕刪)


沒想到老闆娘立即指示服務生來跟我說:[先生, 對不起, 您不能插這~我們店不准插的.]
這樣的態度很差嗎?不是當事人如何論斷
換角度說,不問就插,這樣的消費態度就不差嗎?這是肯定的
『過去讓它過去』。找個好地方吃飯也是很難滴。以後不給小費就是了。




小事VS無事
劉永毅

理查.卡爾森與聖嚴法師的兩極交流

穿著深藍色長衫的師姐招呼著我們 一行人穿過農禪寺的庭院及三五成群正在禪修的人們,來到安靜的客堂中,她小聲而面容肅穆地說:「師父(聖嚴法師)正在開示,你們 請在這兒先坐一下!」

我接待的客人,是世界知名的暢銷書作家理 察‧卡爾森博士。他是世界知名的演說家和心理諮詢專家,著作等身,其中最出名的《別為小事抓狂》(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系列,在全球一百多個地區發行,銷售量在兩千萬冊以上。我服務的出版公司,趁著理察到台擔任第八屆台北國際書展貴賓的機會,安排了這場會見聖嚴法師的盛事,希望能迸出「東方與西方的智慧火花」。

其實, 世界上沒有什麼大事, 都是小事。

清瘦的聖嚴法師盤坐在座位上,而身高六呎 三吋的理察,坐在一旁,合著雙掌和法師說話,法師問說:「我看了你的書,你的書主張『快樂的人不為小事抓狂』,為什麼?」理察熱心地解釋:「我發現,世上的人在碰到人生重大事故或難題時,像親人去世、碰到大地震等,通常都能沉著應變,同心協力渡過難關。倒是許多芝麻小事,常惹得人暴跳如雷,氣得七 竅生煙,例如被同事背後說閒話、車子被人撞到,大事不氣小事氣,真是一件奇怪事。 」

「其實,世界上沒有什麼大事,都是小事, 如果每個人能夠學會不為小事抓狂,人生就會快樂得多!」聖嚴法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人把小事當大事,但對我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事,沒有大事,也沒有小事。」聖嚴繼續闡述他的「無事」哲學:「我每天都忙得不得了,忙著去災區,忙著和老人家說話,忙著接見一些來賓,就像你送我的三本書,他們告訴我一定要看,我那有時間看,但放在桌上,隨便看看也看了幾篇,說起來這些都不是我的事,但我沒把它看成是工作,當做是很好玩的事,所以我不覺得是個事。忙嗎?不是忙,很好玩;有事?沒有事。」人們都專注在他們 有多麼地忙碌, 結果變得十分焦慮。

聽了這番話,理察露出喜悅的表情說:「在 你的面前,我覺得自己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你大概是我見過的最忙碌的人之一,結果你居然認為自己沒事,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曾經做過調查,花一天的時間約三百人見面,問他們:『你好嗎』結果大部分人的回答卻是:『我好忙!』 『忙得不得了! 』,人們都專注在
他們有多麼地忙碌,結果變 得十分焦慮。」
「為了幫助他們,我教他們一次只專注一件事上,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至少這樣可以讓人們看起來比較不忙。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同您一樣完全沒有事 。」

理察吁了一口長氣,向聖嚴法師問道:「台灣發生大地震,您如何安撫這些飽受驚嚇的人 心?」

聖嚴法師正色答:「我告訴他們,事情已經發生,悲傷無益,逝者已矣,生者一味地悲傷,死者亦能感應,產生痛苦地情緒,對逝者並無好處;為了使未來更平靜,更有希望,應該盡量淡化悲傷,回歸平靜。」他並且反問卡爾森博士:「理察,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

理察說:「我發現許多人不但鎮日忙碌,而且會為了一天當中發生的一件小挫折,而憤怒不已,甚至無法和同事、家人相處。我自己也不例外,前幾天為了一件法律糾紛,我氣了一 整天,還 遷怒到家人, 擺個臭臉給大家看。結果,我八歲的女兒肯娜告訴我:『爹地,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愛他,也可以 恨他!全是你自 己的選擇。』她一講,我就知道自己錯了。」

「其實,這個道理和地震是一樣的,你必須 自己選擇,什麼才是對你及家人最好的方法。對已經不存在的家人,我們當然懷念,但當我們回到家時,應把其他所有使我們忙碌,使我 們生氣的事情摒除在門外,把工作、心情、喜悅與家人共享。」他強調,「只有家人,其他的都不存在。」

「你的小孩是你老師」聖嚴補充:「說到不 一定能做到,自己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有方法。一個是觀念的調整,一個是方法的鍛鍊。後者比前者還要重要,每天花幾分鐘打坐,可以幫助平穩情緒,更進一步的練習,才能『隨時提起,隨時放下』,只管當下,一切沒事,就像我現在一樣。」東方哲學說: 『過去讓它過去』,反而更能撫慰人心。

針對這個主題,聖嚴法師繼續發揮:「生命中有大小事,事情中有主客觀,不管大小事主 客觀,一個人在面對事情時,能處理就處理,無法處理也沒事,心中沒有負擔。」「像我自己,常勸人不要隨便接別人的球,可是我自己倒常接球,可我不一定處理。有的事,能做,做完了就沒有事;有的事,做不完,一樣沒有事。I already did my best!」

法師一席話,理察頗為感慨:「西方的心理學不是用來撫慰人心,它是努力探索問題的本質,事情的源頭,結果常常問題沒解決,反而帶來更多的問題及想法,越陷越深,反而 讓人更不快 活。相形 之下,東方 哲學說:『過去讓它過去』,反而更能撫慰人心,不為小事抓狂,可以補西方心理學的不足 。」他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能化繁為簡, 看到大師,才知道自己多麼複雜!」

法師回應道:「看到一位現代西方的年輕人既有智慧,又非常謙虛,我非常喜歡。 不過,其實我還是滿複雜地!」理察和旁聽者一起哈哈大笑 。
[先生, 對不起, 您不能插這~我們店不准插的.]

一開始都先跟你說對不起了,我不覺得店家態度有問題。
我自己也碰過這種店家,有提供無線網路,但是不提供插座,
而且過來講的時候都講得很直接,連「對不起」都沒有。
提不提供小費、你是不是熟客跟店家給不給插電是兩回事,
不要混在一起談比較好。

題外話,
一般我自己要用電腦,我會去找咖啡廳之類的,
不過一般的餐廳…吃飯就吃飯吧,用什麼電腦?
  • 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