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uyoumin wrote:Atom Z530 ...(恕刪) 請教一下這樣要多少錢呢?記得日本某一家廠商好像有採用(好像只有這家)結果一個ATOM平台折合台幣約~4萬多有這錢不如去買更好的INTEL平台不是很好嗎?這也是台廠都出N270加上945便宜貨的原因之一
是指U2010吧?富士通的東西本來就比同規格的他牌機種貴很多前一代U1010裝945GU推出時也是賣四五萬...lien291 wrote:有這錢不如去買更好的INTEL平台不是很好嗎? 以U2010那種體型來說, 能選的不多吧?(市面上同級機大概只有Core 2 Solo的VAIO UX)lien291 wrote:附帶一題:TOM網站測的結果~ATOM平台省電性比C7平台還差 玩玩HP 2133應該就會有很深的感受
kouyoumin wrote:玩玩HP 2133應該就會有很深的感受...(恕刪) 恩~很可惜VIA的產品太少廠商大部分都沒有突顯出C7平台的優點竟然還有裝上VISTA(是嫌他太快嗎?)小電池、不是SSD也對續電力有影響真不好意思,也許是小弟見識不廣除了U2010這台使用ATOM Z及SCH外我再也不知道其它的產品了也許您可以讓我開開眼界有便宜(也許1萬多)的ATOM Z及SCH謝謝了
一萬多的還沒有兩萬多的有工人舍SC和Dell Inspiron mini 12當然它們除了CPU/Chipset外還有其他增加成本的因素(N270與Z530本身只差二三十美元, 945GSE與SCH不明)C7在Atom出來之前確實是有省電的賣點手邊就有三片VIA EPIA主機板(Eden的SP, C7的CN/PX)但是一旦省電的優勢沒了就真的乏善可陳(尤其以它們的價格來看...)Nano雖然效能提升了可是省電贏不過Atom; 效能贏不過C2D定位真的很尷尬呀 (更別說很難買到了)
kouyoumin wrote:Atom vs Nano不也是如此?光看效能與製程就說Nano比較先進但TDP 2.5W與17W的東西能這樣比嗎? 17W 的 Nano 應該是 L2200 吧。以下還有省電的 U 系列,可以降低一半的瓦數。雖然沒有低到 2.5W 這樣驚人,不過若是能用更先進的製程製造,應該也可以趨近 2.5W 吧。VIA Nano™ ProcessorVIA Nano Introductory White Paper
即使是1.3GHz的Nano U2400也要8W呀雙核的Atom 330也不過就8W而已(這還只是Atom最耗電的Nettop版本)以同樣TDP來看, Atom可以塞更多核心這樣Nano的效能優勢還能剩下多少?
VIA、NVIDIA Netbook合作計劃擱淺看來這只是互相安慰或利用罷了~不過 為什麼VIA NANO非得使用在NETBOOK如果 用在一般的PC 或 Notebook在使用NV的獨立顯示卡 不是就解決了嗎?依照目前的市場來看VIA應該沒有辦法在低價上討到便宜?
kouyoumin wrote:一萬多的還沒有兩萬多..Nano雖然效能提升了可是省電贏不過Atom; 效能贏不過C2D.(恕刪) 2萬多~一般筆電也不過就是如此了既然這樣當然買C2D不是更好就連賽羊都比ATOM好很多不是嗎?有這錢為何要買一個"5年前效能"的平台要省電~效能程式調低就可以做到這個低價市場就看個人選擇自己的需求NANO的優勢不是沒有效能、擴充性;就看廠商如何發揮
kouyoumin wrote:一公斤上下的C2D機種...(恕刪) 我沒有說一公斤上下(兩萬多的C2D應該不是沒有吧)不過我有說各取所需(個人選擇自己的需求)記得易PC也有賽羊的~好像之前有一台OQO只有450克重左右不知道有沒有記錯應該不是ATOM的~那時還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