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繼「驚奇!!發現2.5吋SATA to IDE(44pin)的轉卡....」後~ 又另外發現同樣物品~

Sequential Read 60MB/sec., Sequential Write 25MB/sec.???

創建的IDESSD已經比這快了
Sequential Read 68MB/sec., Sequential Write 48MB/sec.
等64G的降價就可以敗了
我買的是Mtron MOBI-3000 32G ZIF SLC 讀100寫100 可能是ide ssd最高速的,創見可能要加把勁
從 linnan 大大手上接手轉卡之後, 回到英國總算是有時間測試一下. 結果, 哀... 小弟是來報憂的~~~

把東西接好:


進入 BIOS 裡面可以抓到


使用還原光碟安裝XP...

30 分鐘之後...

首先在 Everest 可以辨識這顆硬碟是 SATA 的


利用 HDBENCH 測試... 結果慘不忍睹


不相信... 再用 HD-TACH 測試一次:


Long Bench


我懷疑這個是不是只是一張利用 USB 介面做轉換的轉卡, 因為成績其實跟 USB 介面很相近.

======================================

這一兩天拆拆裝裝, 看到這個介面, 我有點懷疑, 這個接口是不是 ZIF 介面?

不知道 linnan 大大是不是可以測試一下, 用你手上的 ZIF 排線看看是不是.

======================================

不過無論如何, 這個實驗證實這塊轉卡是沒有辦法達成原本的預期效果. 看來 linnan 大大 那顆 1.8" ZIF SSD 大概是現階段 CP 比最佳的替代品了.
人生?大哉問!
樓上的朋友

你可以查一下轉接板上的晶片

看看是否是usb或其它的轉接
唉!怎麼會這樣呢那麼慘!p7010那個接口確定不是zif,我有用zif排線比對過,
Rhisiart大您可否先自BIOS看UDMA是否巳打開至UDMA5,開WINOWS後強制使用hdparm上UDMA5再測一下
我這顆Mtron MOBI-3000 32G ZIF SLC SSD 的確是cp值很高,不過買時是12張小朋友,原以為同公司ide是16張半小朋友但速度一樣而且ide、zif 通吃同是pata格式沒有相容問題以為賺到價差4,張小朋友誰知道期待一星期到貨了,才裝在小p不到一星期竟降價至10張半小朋友,
我這Mtron MOBI-3000 32G ZIF SLC SSD 準備出售了,預售8張小朋友,有需要的大大可以PM給我
Rhisiart大這轉卡確定不是USB,我手上隨身硬碟(IDE)都沒辦法顯示硬碟的來源(包括名稱,轉速),最重要的是在BIOS上只要是USB根本不可能在Primary Mastar及Secondary Mastar上顯示,因這兩個地方只容許Pata格式進入而任何USB則在要打開其他:→Advanced→USB FEATURES →SCSI SubClass Support (選擇Enabled),save後重新開機後再進BIOS→BOOT才看的到
我曾經在桌上電腦原本用IDE硬碟開機,後來改成SATA(用IDE GHOST SATA)結果速度反而變慢,有時無法開機,只好乖乖重灌XP才正常,提供您Rhisiart大參考
呼~ 根據各位大大的指點, 做了一系列的測試之後, 結果出爐:

首先, 轉卡所使用的晶片是 JM20330


根據官網表示:

JM20330
Serial ATA 1.5 Gbps bridge chip
product brief

Overview
The JM20330 is a single chip solution for serial and parallel ATA translation. It includes the Serial ATA PHY, Link, Transport, and Parallel ATA (application layer) controller. The Serial ATA physical, link, and transport layers are compliant to Serial ATA 1.0 JM20330 supports a 1.5GHz data rate.The application layer supports both the ATA register command set and PACKET command set, which could drive both Hard Disk Drive and ATAPI Optical Storage such as CR-ROM, CD-RW, DVD-ROM, DVD-RW, etc. The Serial ATA and the Parallel ATA application layer support both host and device operation and can be configured through a single pin.


Feature
Compliance
• Serial ATA 1.0 Specification compliant


Overall
• ATA/ATAPI PIO mode 0 to 4
• ATA/ATAPI Ultra DMA of transfer rate 16.7, 25, 33, 48, 66, 100, 133, and 150MB/s.
• ATA/ATAPI LBA48 address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2-byte sector count
• Support Serial ATA hot-plug
• Ultra low power consumption
• Work for both AC and DC couple between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er
• Provide specified OOB signal 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 Support Spread Spectrum Clocking to reduce EMI
• Support 20MHz, 25MHz, 30MHz or 40MHz Reference Clock
• Support Partial/Slumber power management
• Provide adjustable TX signal amplitude and pre-emphasis level
• Master/Slave support


這塊轉卡其實只有支援到 PIO 0-4, 而事實上, linnan 大大說的沒錯, 因為我剛開始是使用 AUTO 模式, 在這模式下, 電腦自動降城 PIO 2 模式, 所以上面 PO 的成績是 PIO 2 模式的.




手動調整成 PIO 4


結果成績出來:
FDBENCH


HD-TACH Quick Bench


HD-TACH Long Bench


手動調整成 PIO 5


FDBENCH


HD-TACH Quick Bench


HD-TACH Long Bench


大概是因為晶片組原生不支援 PIO 5 , 所以跑出來的結果 FDBENCH 居然是 PIO 4 比 PIO 5 快. 可是在 HD-TACH 的測試中, 很明顯 PIO 5 比 PIO 4 快很多. 還請了解這兩種測試軟體的大大解釋原因. 不過從線圖中看得出來, PIO 5 模式在 HD-TACH 中不是很穩定. 尤其是 Quick Bench 測試中.

不過無論如何, 比 linnan 大大的 Mtron 1.8" ZIF SSD 慢很多. 估計就算有辦法克服空間不足以安裝 SATA 硬碟的問題, 因為原生不支援 PIO 5 的原因, 效能上也無法完全發揮 SSD 的潛力. 看來我也會放棄這條路了.


至於 linnan 大大文中所提系統抓不到, 我想是因為你忘記調整 Jump

我第一次也遇到這個問題, 硬碟跟光碟都去搶 Secondary 的位置. 調整之後就正常了, 硬碟佔 Primary, 而光碟是 Secondary ...

PS: 我接上 SATA 硬碟之後是乖乖地拿出還原光碟來重灌 XP PRO SP2 + 整合 SP3, 所以應該沒有 linnan 大大所提的不穩定問題.


以上...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點.

===================================================

PS: 我有跟 Mtron 在台灣的代理經銷商連絡過, 最近有資訊展, 2.5" MOBI 3500 系列的 64GB SATA 降到很誇張的價位, 有新筆電的大大們可以去詢問. 至於 1.8" ZIF 和 2.5" PATA 介面, 現在都只有 32GB 的物品. 英國這邊是連 2.5" MOBI 3500 系列的 64GB SATA 都嚴重缺貨, 我問過兩個主要經銷商, 其中一個跟我說到一月底都不會有貨.. 本來要買一支 (因為匯率關係, 在英國買居然比在台灣買便宜 ) 加持我妹的筆電, 現在看來早知道在台灣買就好了

PS2: 如果有興趣的大大可以 PM 給我, 我可以給你相關資訊. 上面只是提供訊息, 應該不會觸犯版規才是.
人生?大哉問!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