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新知」行動商務人士的新選擇


Raymond wrote:


matika wrote:
其實我每次看了吉米review, 都會想到, 怎麼樣能對客戶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提案,
其實是很重要的, Fancy 的道具, 也許一開始能抓住客戶的眼光, 但是後來的
提案內容空洞, 或是簡報技巧太差, 反而會有反效果.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 不要成為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奴隸, 如何善用他們為自己的表
現加分, 會是比較重要, 而且是許多人尚待努力的課題.

p.s 我看過太多帶著Vaio簡報, 卻內容空洞或一問三不知的業務人員了!!


哈哈! 您說到真正的重點! 想要靠這些華而不實的"道具"成為頂尖商務人士, 那還真是個小孩子.
什麼叫頂尖商務人士,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上週我有幸出國受訓, 接受一系列所謂的商務訓練.
來上課的是美國 "頂尖" 顧問公司的高級講師. 他沒有用電腦, 只帶了一個普通袋子, 裝的是一份
傳統投影片教材, 紅藍綠三色筆, 與一個小擦布. 飯店人員弄來一部既傳統又笨重的投影機, 他就
開始一張一張地解說, 碰到問題需要加強說明時, 他就用三色筆在投影片上劃圖加註解, 寫錯了就
用小擦布抹掉再寫. 說實在, 因為他的專業實力, 加上極具說服力的簡報技巧, 讓所有的人佩服不
已, 甚至課後向他借投影片來影印.

休息時我問他為何不用現代科技(筆記型電腦與簡報軟體), 他只是笑笑, 回答說他希望他的學員
與客戶注意到的是他的專業, 而不是他用的設備. 並告訴我, 在他們的那個圈圈, 花時間在行頭與
花俏設備的人, 被稱為 "kids", 大多數專業人士, 多將時間花在充實自我, 不會太去在意這些設備
有多精緻或多麼輕巧.

頂尖? 什麼叫頂尖? 我非常同意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也極樂見大家在此熱心地將個人的
使用心得辛苦的分享, 但 "頂尖商務人士的新選擇" 極易讓年輕人誤以為使用這些設備, 是成為
頂尖商務人士的必要條件. 也容易讓人誤以為現在的頂尖商務人士, 會重視並選擇這些花俏玩意.
說穿了, 不過是筆記型電腦與影音設備, 如果能將不起眼的電腦設備充份發揮功用, 雖稱不上是
頂尖商務人士, 但也算是真正的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M兄,R兄,吉米只是針對好的產品做例行勸敗罷了,並不是來炫耀或現寶的,你們的這些回應我也認同,但不要有給人講人家幼稚的感覺,畢竟吉米兄花了那麼久的時間來鉅細靡遺的介紹產品,用了很多敘事手法與精美的照片,是要讓人更了解VAIO的優點,不是要去故意刺傷別人,造成誤會.
Raymond wrote:

dalai wrote:
說實在話這篇 review 算是我看過最好的 review 之一...
看了的確是會很心動... 而且照片照的真的很好 看了那些優質的照片真的會提昇了購買的欲望....

最好的 review 之一?

這能算是 review 嗎? 使用 Pxhome 圖片式簡介, 規格介紹極度簡陋, 效能數據隻字不
提. 告訴你有無線, 卻不知是 b, 還是 g. 機器熱度不低, 究竟有多熱? 放在腿上是否會
燙傷? 有音場效果按鈕, 卻不提有哪些音場效果! 這些設備的配件為何? 變壓器是否為
國際通用? C/P 值有多高?


嗯,我的看法很不同...

那是一篇省思文,介紹那一堆有的沒的只是為了最後的結局:專業不是看電子設備的新舊、多寡來決定。真正行動商務人士的新選擇其實暗指的是個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為再多電子設備、儀器都比不上對客戶簡報時的那種臨場反應能力和井然有序的簡報內容!

整篇文章看下來,個人的感覺(不一定是吉米原先的想法)是:這邊有很多看起來可以使人更專業的產品,你可以選擇 A, B, C, D... 等等電子產品,在不同的時候滿足你不同的需求。但是在結尾前卻回了一拳說:使用這些產品就可以塑造出你的專業形像嗎?NO,專業應該是選擇適當的工具完成所指派的任務,並不是用這堆貴死人不償命的電子產品就可以堆砌出來的。就以上感覺,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是一篇勸敗文,反而像是一篇勸不敗文!

AdaHsu wrote:
嗯,我的看法很不同...

那是一篇省思文,介紹那一堆有的沒的只是為了最後的結局:專業不是看電子設備的新舊、多寡來決定。真正行動商務人士的新選擇其實暗指的是個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為再多電子設備、儀器都比不上對客戶簡報時的那種臨場反應能力和井然有序的簡報內容!

整篇文章看下來,個人的感覺(不一定是吉米原先的想法)是:這邊有很多看起來可以使人更專業的產品,你可以選擇 A, B, C, D... 等等電子產品,在不同的時候滿足你不同的需求。但是在結尾前卻回了一拳說:使用這些產品就可以塑造出你的專業形像嗎?NO,專業應該是選擇適當的工具完成所指派的任務,並不是用這堆貴死人不償命的電子產品就可以堆砌出來的。就以上感覺,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是一篇勸敗文,反而像是一篇勸不敗文!


我對吉米兄原文的理解與AdaHsu兄心有戚戚焉...
勸敗?敗家?對於常上Mobile01的朋友來說,看到別人『爽度這麼高』的文章時,多少也能彌補自己在敗家行列裡的不足吧?

而所謂的敗家是指什麼意思呢?敗家應該是指買下超過自己『正常需求』的高價產品才稱敗家,您讓第二、第三代的企業小開買台六十多張小朋友的U8G,對他來說,根本談不上『敗』,但對於月入三、四萬的上班族來說,根本超越所謂的C/P值,以夢幻神話級的產品來膜拜也不為過,敗不敗、如何敗是看個人、看需求、看能力,若我中頭彩,我肯定買一台。

我看文章很少去看誰發表的,在大多的情況都是去分享別人所帶來的爽度喜悅,感謝有吉米及眾多Mobile01網友無私分享,讓我的生活隨時充滿了新鮮與驚奇,這不是簡單的Review或勸敗文所能一語涵蓋的。

我超愛電子新玩意,在同事眼中也許也算常敗一族,但事實上,我認為所謂的敗家是有方法的,像前幾年都還算夢幻的P800,今年以七張小朋友輕易入手,對個人來說還是爽,只不過慢人家一、兩年而已,另外還把自己的手機PDA Palm TW給拍賣掉,從此擺脫雙槍或三槍俠,這也是爽。

Sony的東西為何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呢?價格當然是重點,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懂得抓得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及『產品的高級感』吧,我買不起Sony Vaio,但我買得起Sony的Ni-MH充電器,爽,一千多的東西就是比那七八百的有質感,Sony的用心就是在這大大小小對產品的『認真』與『細心』,所以有能力的話,偶爾爬一下勸敗文章,偶爾放縱自己敗個『夢幻產品』,生活又何必太嚴肅呢?



呼呼 , 吉米真的是很用心在寫文章耶 我全部都把他看完囉
很期待下次奇米的夥伴分享自己的故事 , 覺得 " 學歷不重要,只要有心,大家都可以很有成就 " 這句話說的挺正的 原來吉米也愛看時神阿 XD 來鬧的

謝謝吉米分享這麼好的文章囉 辛苦了
非常感謝所有伙伴給予的支持與建議,吉米虛心接受,感謝大家的不吝指教

一篇文章每個人看的感觸都不同,甚至就連文章中的兩個字「伙伴」,日前也無意中解決了一個好友存在心中多年的困惑,是的,吉米不能阻止文章如何發酵,因為每個人的背景不同,看東西的角度不同,所有有各種不同聲音是個好現象

AdaHsu wrote:
整篇文章看下來,個人的感覺(不一定是吉米原先的想法)是:這邊有很多看起來可以使人更專業的產品,你可以選擇 A, B, C, D... 等等電子產品,在不同的時候滿足你不同的需求。但是在結尾前卻回了一拳說:使用這些產品就可以塑造出你的專業形像嗎?NO...
就以上感覺,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是一篇勸敗文,反而像是一篇勸不敗文!


是的,吉米基本的想法是伙伴所說的沒有錯

大家都有包袱,但能否看出關鍵也是看緣分,吉米的文章,吉米以「電子報」稱呼,因為吉米自己也老實說,稱不上是大家「幻想」中的REVIEW,理由很簡單

吉米不談論有關SPEC的東西,不談論A與B的「數字」上面的關係比較

為什麼?

因為沒有意義

一台遊覽車馬力動輒450匹馬力,拖車頭更有破萬等級的,那光看數字來說,一般房車不都是廢物嗎?因為若連需求是要房車、還是跑車、還是貨車、還是卡車等等什麼都還搞不清楚,如何談論更細節的東西?

因此沈迷於數字迷思、觀念迷思並無意義

當你看盡了各式各樣好玩的東西,到頭來,你會發現,這樣又如何?

因為機器再強,你不會用,一樣是枉然

機器再炫,一般大眾消費者搞不清楚你在賣什麼,這機器有啥鳥用?放在倉庫自己爽嗎?別懷疑,一堆廠商目前還有這樣的困擾,產品真的不錯,但是沒人知道...

吉米的想法是,SPEC這種東西,去查就有了對於「新知」這種東西,一般伙伴只需要知道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作什麼樣的事情,遠遠比用XXX去跑BENCHMARK可以跑多快有意義多了

況且,BENCHMARK比出來的數字又如何?

如同伙伴所分享的資訊,那位大師的麥克筆配上一塊布,他的效能遠遠超過市面上「所有」電腦,因此,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自己本身

吉米故意繞了一圈,最後的180度大翻盤的結局,相信只有真正走過一遭的人,才能體會

這樣說啦~

吉米桌上來來去去這麼多台FANCY NB,最後真的有存活下來的嗎?

很抱歉,大家看圖片就知道,為什麼每次TM351都還存在?還沒被吉米給賣掉?

因為跟其他新機器比起來,跟他有什麼不同?還不是同樣在跑暈倒系統的機器?

效能有差很多嗎?吼~當然有差很多,華麗感也差很多

但有需要要敗嗎?當然沒有,因為最根本的OS問題還是存在,更別說硬體問題了

那伙伴一定會問吉米一句話:若是你,你要買哪一台?

如同SLOGAN所寫,得不到的東西最美

是的,若要入手,吉米會想買ibook

因為再買一台PC的NB,有何意義?

因為我已經有一台TM351了

換一台比較快的?

吉米賣的是腦袋,不是賣電腦效能,不是賣電腦運算時間

或許觀念不同,想法不同吧?

跟大家分享吉米的想法,也再次謝謝大家的批評與鼓勵,這才是吉米最大的樂趣

ps.吉米的電子報,在01發表的以「新知」為主,有訂閱的人都知道其他還有「心得」、「感想」等等其他內容,只是最近吉米嘗試著把心得跟新知結合在一起,讓更多人能夠在看文章之餘,可以冷靜下來思考看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吉米知道自己只是個小小私立學校的大學生,還有很多不懂的領域,還需要繼續學習,所以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囉~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最後再來補充一下

吉米每次看到這些新玩具的動力是什麼?

是學習

學習新東西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也只有這樣,才有動力來搞這麼多有的沒的

因為每每發現一個新東西,就很感動,想要跟伙伴們分享,就像伙伴分享你們的心得一樣,一來一往,好不快樂~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吉米丘 wrote:
大家都有包袱,但能否看出關鍵也是看緣分,吉米的文章,吉米以「電子報」稱呼,因為吉米自己也老實說,稱不上是大家「幻想」中的REVIEW,理由很簡單
吉米不談論有關SPEC的東西,不談論A與B的「數字」上面的關係比較
為什麼?因為沒有意義

這樣淺顯的道理要看出關鍵, 還要看緣份? 對您而言也許是沒有意義的規格數據, 卻
是我買東西時, 確認需求是否符合最重要的依據. 如果我要買筆記型電腦, 當然是希
望能看到對多台相同等級的機器作出評比, 再輔以各種應用的優劣分析. 絕對不會只
看花俏的外觀與漂漂的圖片, 就跟著喊燒喊爽. 更不至於只看品牌, 滿口頂尖加天機.


因此沈迷於數字迷思、觀念迷思並無意義. 當你看盡了各式各樣好玩的東西,到頭來,你會發現,這樣又如何? 因為機器再強,你不會用,一樣是枉然
機器再炫,一般大眾消費者搞不清楚你在賣什麼,這機器有啥鳥用?放在倉庫自己爽嗎?別懷疑,一堆廠商目前還有這樣的困擾,產品真的不錯,但是沒人知道...

沈迷? 迷思? 難道重視數字與規格, 就代表只會追求最強的機器? 就代表不會去好好
使用? 如果您身邊都是這樣的人, 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


吉米的想法是,SPEC這種東西,去查就有了對於「新知」這種東西,一般伙伴只需要知道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作什麼樣的事情,遠遠比用XXX去跑BENCHMARK可以跑多快有意義多了. 況且,BENCHMARK比出來的數字又如何?

所以, 我會說最有價值的是您那最後的原廠網址. Benchmark 測試數據代表一種對人
的基本尊重, 君不見專業網站如 Brightjand, Tom's Hardware 的產品評比, 那一個不
是佐以測試數據, 再做出 C/P 值評比?

盲目的迷信 Benchmark 數字才是原罪, Benchmark 本身卻是隱含著深奧內涵與精準
的規範. 套句您的話, 相信只有真正走過一遭的人, 才能體會.


吉米故意繞了一圈,最後的180度大翻盤的結局,相信只有真正走過一遭的人,才能體會

這才是我真正質疑的重點, 兄台文中超過 98% 部份在歌功頌德般的吹捧設備, 處處以
"炫", "吸引目光" 等作為這些設備的 benchmark. 卻不曾提出任何真正的使用心得與
產品的優劣分析. 然後在最後短短的幾句話道出您所謂的結局. 以如此極端的反諷方
式來強調論點, 卻無任何佐證, 以在下走過許多遭的經驗, 可以想見的結果就是畫虎
不成反類犬, 過於矯情囉!

當然, 還有一種解釋... 一切為了 "業務" 需要!


吉米知道自己只是個小小私立學校的大學生,還有很多不懂的領域,還需要繼續學習,所以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囉~

不管您是 "小小私立學校的大學生", 還是小學沒畢業的窮酸, 少些浮華的辭彙, 多些
自省的內斂, 學越多就會覺得越心虛, 不管有沒走上一遭都值得.

言語如有冒犯, 還請見諒!


TEI wrote:
吉米丘 wrote:
最後,伙伴是否覺得也想要提昇自己的能力,或是吸取一下別人的經驗呢?近期吉米將要應觀眾要求,來邀請我們自己的伙伴,分享他們在工作上、在專業上的心得,也就是說,我們會找個地方來要開設各類的成長課程,就看伙伴需要哪一些課程,吉米認識的人不少,可以邀請他們來為大家傳授經驗,當然伙伴可能要分擔一下教室的租借費用,以及補貼一下講師的車馬費等等,總而言之,吉米希望號召的是真正想要學習的伙伴,所以請大家密切注意喔


報名+1;有東西可以學是我的人生一大樂事之一!


吉米丘 wrote:
順便來問問大家好了,這樣一篇文章,花了伙伴多久時間讀完呢?


這篇看了10多分鐘左右;因為要看詳細一點!幻想它在我的手中.........

還有;小弟前一陣子有一些小事打擾到吉米大,真是對不起!
現在已經解決了,多謝吉米大。



我也贊成...不然這邊的券敗文章實在太可怕了
燦坤卡號歡迎借用!37242488士林區黃先生
關於專不專業的的review, 要看客戶階成是誰在來決定語言的選擇.

既然吉米哥是針對"大眾"的我們來做溝通, 那以使用者的心態來看機器不為過.

Raymond兄看待review的觀點比較偏於公司對公司之間的採購. 每一個細節都不可疏忽.

至於這篇review也沒有"意圖"來勸敗, 這可能就自由心證了.

還有一點,每個人對自己的敗家負責, 別牽拖是因為review太好才買; 意思是會想買的動機是屬於個人意願, 吉米完全沒強迫推銷. 需要, 想要, 渴望的人自然會下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