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 微星 電競筆電有風散加速 銅管又多 2萬華碩可能快要3萬了!!GE60 當初3萬買 華碩同規格看要不要四萬 ACER 也是很多人推的 去電腦版問筆電因該沒人會推華碩 除非你有品牌情節 就單純賣品牌
如果沒有品牌情節 華碩不一定是最好選擇
電腦零件 去一些電腦版看 因該沒幾個人會推華碩 同級顯卡 可能整整貴了幾千 萬元以上 微星 技嘉也是三大廠~~ 電腦版也常常有人說 華碩品質萬元起跳 華碩品質以軟及石
然後去燦坤.大賣場買的套裝電腦貼個華碩就會有人買 然後買了才去電腦版問說怎麼會LAG 電源跟顯卡都是清庫存
另外我當然知道這篇是平板 我自己也有買NEXUS7 也是看大家推薦的
我也希望華碩多推些有CP值的產品 這樣才能讓我支持國貨阿~~~
謝謝指教~~
haoah wrote:
...
自91年宏達電上櫃之後,雖然威盛手上還是有宏達電的股票,但威盛因為這個部門的外移使得業績一直向下,且產品開發一路向下走,因為精英部門不在了,自89年每股分紅13元、90年分紅5.2元、91年1.5元(宏達電上櫃) 、92年分紅10.2,到93年以後一路破底,只能靠賣宏達電持股過活,就算宏達電股價飆破千元,也不見威盛股價破百,真是天壤之別。
...
光這段,就可以說這個評論者的話不太可信。當初宏達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初若待在威盛,肯定是一個賠錢的部門,甚而當初王雪紅自己出錢投資時,宏達電也是一直在燒錢,威盛可沒有因為"精英部門不在了",因為當時是賠錢貨。
而且後來還併了多普達,與當初在威盛的部門已沒有什麼關係,多普達的人馬才是宏達電的主力。
股市名嘴的話,聽聽就好,千萬別盡信。
haoah wrote:
支持有良心的台灣企業...(恕刪)
創企業跟做股票 不是那麼簡單的.
VIA 其實沒有錯. 經營 跟股價不是那樣的.
因為我從事電子業..所以了解一些事.
當年 VIA 很賺錢 是因CHIP 賺錢.
但是因為賺錢 所以via 進入了 CPU 產業.(PS:INTEL 因此收回 CHIP 的授權)
因為CPU 所以得罪了INTEL 兩家公司還上法院.
via 還併購 第三第四 排名的CPU 公司.
那知道 公司是拿下來了.工程師 技術人員都出去 後來又開了 CPU 設計公司來打VIA
所以 你說 VIA 錯了嗎?其實沒錯,只是太多專利在 INTEL 手上. 臺灣又沒有設計CPU 的能力.
如果VIA 不做CPU,那同時期的另外一家 SIS 下場一樣被聯電併購.而VIA 至少現在還能生產低耗能的CPU
(PS:有些工控板及平板上可以看到)
PC的CPU 只有INTRL 及 AMD 留下來.. AMD 也是虧損累累.(INTEL 現在也開始要苦戰,因為平板及手機的CPU都不是 INTEL 的)
電子業一直都是這樣...股價上上下下 很正常.(一般來說 從高處調下來 要翻身很難)
問題是 誰讓你買了.自己買了 自己要負責..PS:怎麼沒說國壽 19XX 的股價掉下來....
htc 在400元時 我也有買...一路到700元下車.. 700=>1300雖沒賺到 我不可惜..誰讓你去買1300再來怪公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