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一個常幫人裝電腦的人來說
$ONY的preinstalled 軟體是很有意義的
這是由於我不會預設一般人知道要去哪邊抓軟體
(而且抓來的軟體還常有莫名其妙的設定,例如非要用酒精虛擬、rar3.X版以上才能開啟、要用特殊方法破解等)
對這些人來說,$ONY預灌的軟體對他們來說是很有用的
以我自己來說
$ONY對我的價值確實比較傾向虛榮心 :p
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主要是因為C/P值
在台灣所能找到的NB中,$ONY的規格與價格真的無法在同機種中自誇
但是我想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規格上無法表現的東西也是需要成本並值得在購買時考慮進去的
例如穩定性(這和NB用料有關)、外觀設計等
我相信$ONY的設計和價格有其值得的一面
只是對我來說,我自認電腦功力夠強,而且有資源可以花在弄軟體上
而且也有時間花在維修上,所以$ONY對我來說,除了爽度之外,真的比較沒啥吸引力 :p
nicklas wrote:
我從來不覺得買台筆電只是為了隨機軟體買的
軟體外面多的是 我相信大多數的使用者去買SONY 根本不是為了軟體
不然你問問板上SONY購買者 是為了硬底與外觀 還是隨機軟體???
我去fry、s的店看美國人在看vaio 都是聽到說機子漂亮 功能好
我從來沒聽過有人說 軟體送的好
難道美國人比較笨 不會用附贈軟體嗎
SONY的軟體我不是沒用過 能用的沒幾個 難用的很多個
筆電硬體能升級的部份有限 但是軟體卻跟桌機一樣無線擴充(硬碟與效能夠的前提)
那你買電腦只為了軟體??? 你硬體不夠好 給你再好的軟體也跑不動
好的硬體 大不了事後再補軟體
買一般筆記在去買比sony軟體功能更好的軟體來安裝都還剩錢勒
從這個觀點來看 你說買vaio一半人以上都是為了送的軟體這件事根本就已經沒立足點了
真想問問你到底vaio用多久 10月中買 就在11月賣掉了 你到底了解有多少??
還有啊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英文相當了解 你要打當然沒人反對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 妳說的話只會被當成隱形去看待
可以打中文 偏偏只打英文回應 對於其他英文閱讀能力不好的使用者
妳這樣只是造成別人的負擔 你文法還不錯 但是你別寫縮寫
不然會更多人看不懂你的美式口語啊
The reason of expressing my ideas in English is I don't know how to type in Chinese..........
IBM的NB真的不錯,不過那是以前。
當我在用acer TM517T的時候,我弟用一台IBM 600E,哇,那個質感,
高效能,說真的,拿出來一比,國產的NB根本只能說是粗糙來形容,於是
下了決心,把我TM517T"旗艦版"(內含4x CD-RW/256MB SDRAM/12G HDD
不要小看,當時台灣只有acer TM600有燒錄機)很便宜的賣掉。
花了7萬多買一台IBM T20來用,機器真的讓我愛不釋手,添購了第二顆硬
碟抽取夾/256MB SDRAM*2/Ultrabay 2000電池/LAN&Modem Mini PCI/
4x CD-RW,這台花掉我大概有十多萬,但是是我最無悔的選擇。
一次因緣際會,拿我的T20貼一點錢跟朋友交換IBM A22p,1600*1200超高
解析度,用習慣後真的滿棒的,桌面可以丟一堆東西,開一堆視窗,效能又是
當時的佼佼者,缺點只有質感差了點,塑膠味太重,還有旗艦型機種竟然不能
熱抽換光碟機。
在我妹的NB故障,他在宿舍又不需要攜帶,把我的A22p開800*600讓他當桌
機使用,花了9萬元買下美規T40p,當時台灣同型號賣價14萬多,帶回家來,
我......愣住了,這....這....這是我熟悉的IBM NB嗎?天阿,IBM引以為傲的品
質在哪裡?光看機器本身,開模開到密合度只能說比5年前國產NB還要差,
硬碟機外蓋突出,
光碟機上緣一條前窄後寬的縫隙(不要再說是為了xxx留的了,有心做的話,
弧形的都能用光碟機面板蓋掉了),
電池鬆動,可以輕易的搖晃0.3cm以上,
鍵盤四周機器上蓋浮動,等等光看外殼怎麼做,能相信這台機器裡面不偷工
減料嗎?
再說維修中心,cost down到一堆東西不備料,有空到www.thinkclub.com.tw
看看,動不動有人機器故障,待料超過一週的,過保固機器就算了,還在賣的
機器也會,上次硬碟壞了請我弟幫我送修,已經先跟他說這是5400rpm/8MB的
硬碟,不能換比他低階的,工程師還是亂換低階硬碟,還說這個規格沒錯,查好
害資料請我弟再去一趟罵人才換好,那如果我不懂,是不是讓他拐了一顆硬碟?
既然他沒心要弄好這個事業,那身為消費者,我當然拒絕再用他的機器,更何況
IBM目前的品質和服務的低落,與國產品牌在品質/設計/服務上的改進,下一台
要買什麼,當然第一個淘汰的就是IBM。
giaw wrote:
似乎討論下去又流於各廠牌擁護者的爭辯了,
個人覺得這種題目不是太營養。
其實NB製作的技術已經很純熟,
各家的差別愈發縮小,
真要比較的話也應該拿同位階的機子來比,
光比品牌意義何在呢?
技術雖然成熟,但是機版等等設計的能力是有差別的
別以為只有大量生產而已,那跟主機板還是有段差距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只要有錢架個SMT生產線就可以大量生產了勒!
說得容易,但事實是這樣嗎?不然微星、ASUS跨入這個領域也不會問題一堆了
即便是ASUS專攻於外型的工業設計領域,產品內部架構也應該要兼顧吧!
要打倒特權的,往往會變成另一個特權 , 要推翻專制的,可能會形成另一種專制,若是過度被神話,以後就會?
andywater wrote:
技術雖然成熟,但是機版等等設計的能力是有差別的
別以為只有大量生產而已,那跟主機板還是有段差距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只要有錢架個SMT生產線就可以大量生產了勒!
說得容易,但事實是這樣嗎?不然微星、ASUS跨入這個領域也不會問題一堆了
即便是ASUS專攻於外型的工業設計領域,產品內部架構也應該要兼顧吧!
andywater兄指教的是,
當然不是哪家廠商一時興起就可以做出優良的機子。
各家廠商對於自身產品總有其市場定位,
也反應在價格、品質和功能上,
拿精英去比VAIO,意義不大吧?
小弟回文的真意即在此。
要比較也要拿位階相似的機子比較啊!
光是比品牌的喜惡,說來說去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