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預算5W~5.5W~想買NB~光看到處理器就頭昏了阿~~~@@


聽說 8月4日有電腦展, 去看看 Apple 現在都是哪些國家做...看筆電後面的 rating label 就知道了(就是上面有 show 安規 CE等等的那張), 就知道 made in XXX 了.....

但是我要聲明一點

就算是 Apple 給 台灣 AA 這家廠商代工, 不代表 AA 這家廠商 就會Apple的設計了.... 也不代表 AA 這家廠商 就懂為何Apple 這樣設計....也不代表 AA 這家廠商 就懂為何Apple 用這些零件....因為通常代工廠只要不出問題就很高興, 還管你怎麼設計.....Apple 也不會敎你怎麼設計......

所以....AA 這家廠商 如果代工同時間後 自己設計一台....也僅有很小機會 會做到品質效能等等一樣的筆電......大家一起加油吧.....
Andy -- Teamwork make best work
ptx wrote:
apple的散熱和重...(恕刪)


我可以聽聽你推薦的筆電嗎? 互相交流一下
Andy -- Teamwork make best work
Andrew Lin wrote:
我可以聽聽你推薦的筆...(恕刪)
我可能沒有像你研究這麼多,所以無法推薦特定品牌
如果真的要買NB,其實市面上的一線大廠都已經很不錯了
而即使是有些比較大的品牌,仍然會發現某些型號會有問題
apple最近推出的MBP就漸漸被指出有一些問題
toshiba的幾款超薄型機種,也有很多人遇上LCD容易破裂的問題
所以如果是我自己要買nb,我會選擇一線大廠
但是還要看看特定型號是否具有某些嚴重問題,才會選擇購買
因此我無法確定是否國產品牌真的做得就比較不好
因為我也看過朋友的外國貨使用經驗不是很好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ptx wrote:
我可能沒有像你研究這...(恕刪)


恩….了解你的想法
以下是我的看法….看法的定義就是 “個人的愚見”

(1)如果真的要買NB,其實市面上的一線大廠都已經很不錯了----
除了”用途”及”使用者對電腦的了解”之外(就是說購買前瞭解這兩點很重要), 我是不會買國內設計的筆電, 工作之前就是在就是你所謂說的” 一線大廠”, 而且是第E名的; 有認知的人就不會說自己很好, 所以我們會認為是 “代工的一線大廠”….”設計+代工” 就排到二線了, 行銷就是另外一塊先不談.“不錯”也是要看是怎樣是不錯

(2)而即使是有些比較大的品牌,仍然會發現某些型號會有問題 - --
十年前 Toshiba筆電全世界市佔率是6成, 當然 Toshiba 不敢說自己很好或最好, 但是市佔率第一,….這跟 Toyota 一樣的文化, 好還要更好, 而且”基本”目標是市佔率要世界第一….說”有問題”就要說到PPM(每百萬中有多少台有問題)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台灣那些品牌可以做到 3千~500 ppm, 也許只有一根手指頭, 所以你的”仍然會發現某些型號會有問題”是沒錯的….但是誰多誰少的問題…..

(3)apple最近推出的MBP就漸漸被指出有一些問題-----
我個人感覺是你對Apple 有偏見, 雖然我沒對Apple有很深的研究, 但是我還是很喜歡 Apple, 因為行家只要拿起來看, 跑個程式(二個都要)就可以知道好還是不好; 就像我之前說的, 即使 Toshiba 也不會說 0 ppm, 因為 市場上的客戶所認為的問題 真的是 “正確”的問題嗎? 問題都是要確認的. 客戶不正確使用(不正確 不等於 錯誤) 也有可能是問題的來源.

(4)Toshiba的幾款超薄型機種,也有很多人遇上LCD容易破裂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不了解, 但是 我覺得”很匪夷所思”, LCD 是如何破裂, 自動破裂的嗎? 我想我的反問就很清楚的帶出答案了吧, 這就交給 顧客 和Toshiba 談吧.
Toshiba 的 Portege 一直是我的夢想(但買不下去), 問題不是外力可以讓他破裂(有些人開車會撞到, 有些人就不會), 問題是7~8年前 Toshiba就可以做得到, 筆電LCD那麼大 卻有那麼輕 , 那時 台灣根本做不出來…. 如果要又耐汽車壓的, 我相信很好設計, 只是更貴 or 會變重 而已,
後來是日系的輕薄策略在美國不受歡迎, 美國人要LCD大, 厚一點, 重一點無所謂, 因為都開汽車載, 不像亞洲人很多要搭車…所以開發輕薄筆記型電腦才變慢了點…..但是我敢說即是這樣, 輕薄的筆記型電腦, 在你所謂”台灣的一線大廠”, Toshiba絕對是”台灣的一線大廠” copy 的第一對象, 但是 copy 的技術如何, 這就很難了…基本上我是覺得 copy不到的, 就算copy的一樣大一樣輕, 小心的用還是不耐用, 這樣不算copy的好, 這樣說相信你了解我的看法

(5)所以如果是我自己要買nb,我會選擇一線大廠----
恩, 這點我沒看法, 相信你會做不錯的選擇

(6)但是還要看看特定型號是否具有某些嚴重問題,才會選擇購買---
恩, 這點我非常贊同

(7)因此我無法確定是否國產品牌真的做得就比較不好---
恩, 這樣說好了….DVD 燒錄機 你會買 BENQ 嗎? BENQ 出了很多, 但是 DW1640 大家都公推很棒, 這個很棒不是在BENQ中很棒而以, 而是跟其他廠商比較後, 大家用了很久, 所說的很棒, ….. 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 BenQ 其他機種呢? 但是同時間其他日系產品呢? 我之前說的 誰多誰少….不是僅僅是台灣做的產品不良多, 日本做的產品不良少….而且是台灣做的不良產品比起日本製多“很多”

(8)因為我也看過朋友的外國貨使用經驗不是很好---
恩. 只有”外國”兩個字, 我很難說…我們來說世界好了

筆記型電腦 十年來 已經從 “商用品” 變成 “消費品”, 這是很重要的關鍵, 消費品量就大, 就會變的便宜, 但相對地也會變的有很多的品質不良品照樣可以賣; 很多廠商 就是在外表做好一點(材料用次級的, 設計更次級), 主機板上都是很次級的零件, 配個新的 CPU, RAM, 就賣了. 從你的角度去看大陸設計或代工的貨, 你就可以了解”世界一線大廠” 看 “台灣一線大廠” 中間的落差(這點我要強調的是中間的差別或是距離, 而不是台灣產品和大陸產品一樣差), 我希望你可以不要對 APPLE 有偏見, 好的我們儘量學,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提升及加油

當然 你要的”軍用”, 或 “超強” 筆電, 國外也有….但是貴, 一台隨便也10萬或20萬….你看看 5月剛被DELL 併購的 Alienware(因為DELL 1~2年來 在 GAME PC 市場 打不過它), 做的就很好

我找了一篇文章如下, 別忘了要”載入圖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87010&img=1&p=1


Andy -- Teamwork make best work
不懂電腦的人
買的應該是穩定性和保修
因為不會出事的nb....你買哪家都一樣...都用的很爽

所以要從會出事來考量
那麼保修的話
ibm取件快,又不會跟你在那五四三
acer.asus是國產,自然也是很方便

我推薦這三家.acer asus ibm
anthonykang wrote:
不懂電腦的人買的應該...(恕刪)


如果要比保固....還是DELL 好.....我打電話說清楚問題, 1~3 工作天之內 DELL 會派人到你指定的地點(你上班地方, 家裡啦都可以) 現場把你換到好...現場歐!!!

不像有些廠牌, 說保固, 把你的筆電帶走, 也不知何時可以修好........

所以買DELL 就是一定要買 3年保固, 3 年內不管有沒有換一些零件, 可以用很久....

像我的 C610, 五年前買8萬多, 用了一年後, 只是用來點 LCD 的 inverter(轉高壓器)不穩, LCD顯像有問題, 結果 DELL 來換了一次LCD , 一次換主機板+LCD, 第三次換了 inverter, 才知道只要換那個小小的inverter 就好了, DELL 派人來了 3次, 我都沒花到錢.......現在已總共用了 6年, 還是很穩

還有....我的 DELL 都是我打電話, 寄 E-mail (附照片後), 第二天就從台北開車到新竹來了.....神速吧
Andy -- Teamwork make best work
恩,看這位大大這麼推DELL,
DELL保固有沒有好,小弟沒用過,不予置評,
但買DELL的,除了保固外,最好加買個人身意外險,房屋火險。

07/28 Dell Laptop Catches Fire, Again
testthings wrote:
恩,看這位大大這麼推...(恕刪)


....That's terrible!! I hope that it is not latitude type NB.

From the news you sharing, the root cause should come from battery. It's kind of strange because DELL use SONY or Sanyo battery. However, DELL is in trouble this time, so does his battery vendors.

testthings wrote:
恩,看這位大大這麼推...(恕刪)


May I ask what notebook you suggest?
Andy -- Teamwork make best work
Andrew Lin wrote:
筆記型電腦 十年來 已經從 “商用品” 變成 “消費品”, 這是很重要的關鍵, 消費品量就大, 就會變的便宜, 但相對地也會變的有很多的品質不良品照樣可以賣; 很多廠商 就是在外表做好一點(材料用次級的, 設計更次級), 主機板上都是很次級的零件, 配個新的 CPU, RAM, 就賣了. 從你的角度去看大陸設計或代工的貨, 你就可以了解”世界一線大廠” 看 “台灣一線大廠” 中間的落差(這點我要強調的是中間的差別或是距離, 而不是台灣產品和大陸產品一樣差), 我希望你可以不要對 APPLE 有偏見, 好的我們儘量學,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提升及加油

如果要比保固....還是DELL 好.....我打電話說清楚問題, 1~3 工作天之內 DELL 會派人到你指定的地點(你上班地方, 家裡啦都可以) 現場把你換到好...現場歐!!!

不像有些廠牌, 說保固, 把你的筆電帶走, 也不知何時可以修好........

所以買DELL 就是一定要買 3年保固, 3 年內不管有沒有換一些零件, 可以用很久....


大家交流一下
純討論
如同你所言
nb已經從剛出現時的高不可攀
到現在的普遍化
事實上
一樣商品要普及
"價格"是最大的因素
平價化的過程中
用料精簡化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程度上多跟少的問題
不是apple或toshiba就不會有
瑕疪品多寡就看品管篩選的嚴謹度了

dell給偶的好感在於客製化
可以在部份地方選擇客戶想要的零組件
但你提到的保固部份給偶是極反感
dell是全球最大的電腦供應商
對下游代工廠砍價的新聞時有耳聞
品質出問題是早晚的事
是~到府服務給人感覺很不錯
但~聰明一點的人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般nb製造商ex華碩
服務一個地區ex台北
只要設一個服務據點ex皇家
一個服務據點才用到多少人力物力
如果造dell的作法
工程師都用跑外務的型態在工作
問~一個工程師一個月要給多少錢
價碼相當的話
他不會換家輕鬆一點的來作嗎?
月薪肯定比他家高
外務所需的費用(油錢之類的)肯定dell負擔
要保證時效
所需的工程師數量肯定多過單一個維修據點
再者dell/hp/ibm之流
本身不是製造商
它不過就是個供應商而己
所有的成品都是別人幫它作的
代工~要錢吧
買一樣東西讓人剝兩次皮好像不太划算
紙上談兵無用
你可以辦個投票
1.多花幾千元買nb享受到府服務
2.少花幾千元買nb自己抱去維修據點

再談回nb平價普及化
nb普及化來自多方助力成型
1.cpu能力的提升
 目前的nb cpu在同時脈下
 效能基乎跟dt cpu相去不遠
 且擁有更的功耗
 除了oc上受限(散熱問題)
 基乎是比dt cpu還好的產品
2.競爭者眾
 利潤自然下修
 買家自然受惠
 nb市場從少量開始成長
 越是成長加入的商家就越多
 各商家投注的心力就越大
 越成熟的市場商家只會越微利化
 產品會更多元化
 nb市場成長到跟dt一樣不是不可能
普及化後的效應就如你所言
這是"消費品"
消費品就代表
換机的頻率會高
是~有人小海豚拿到現在還在用
但~一年換三支手机的大有人在
消費性的產品不就是這樣
放在家裡的dt都有人在意外觀了
何況是拿出去的nb
外貌協會的成員可是超乎想像的多
不然sony的nb買的人怎會那麼多
價錢極高不說
聽說售後服務還很差
机子品質也是soso
如果時尚是以後的nb走勢之一
那持續更換新机的人口數想必更多
就算不是外貌協會的成員
像偶還是會持續的換新
為啥?
如果intel/amd(ati)/nv持續重視這塊市場
那nb元件推陳出新的速度應該不會離dt太遠
像偶這種效能協會的
每年更新dt都會固定花掉數萬元的
現在因工作常不在國內而改玩nb
把同樣的錢移過來nb不就一樣可以買台新的
過長的保固期限基本上受益不到
反而是在增加支出而己
asus的保固設定上比較彈性
基本兩年~第三年另外買的
這樣比較符合常換机者的需要

個人愚見
僅供參考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