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號稱可以搶下五成市占率的NETBOOK

deleng wrote:
有一個新的新聞給以給...(恕刪)

沒有喔~它應該還是用945GSE!
rickiychen wrote:
一台賣新台幣$1000元,五成市佔率有機會...


原文是指「台灣的低價電腦市場五成市佔率吧」,不是指WW 50%...
acer在台灣輸asus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在大陸也是)

不過現在EeePC的自亂陣腳(個人觀點)的確給了acer以及其它Netbook品牌很好的機會

deleng wrote:
目前已知狀況 : ASUS EEE PC 系列即將配合 Intel 新平台而出新款機種.暫時取名叫 EEE PC 1000-HE


EeePC 1000HE還是採用N280+945GSE+ICH7的架構
現在Netbook的硬體架構幾乎都差不多了...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deleng wrote:
1. Atom N270 / N280 在同樣的 Intel 945GSE 晶片組上的效能提昇幅度有限,但是成本一定會變貴.
2. 10.6" 確實會比 8.9 吋看起來會更舒服,不過我相信成本一定也會反應在售價上面.
3. 採用 5200mAH 的電池真的是好事,電池續航力一定也會變長!! 但重量也會相對的變重. (以小筆電來看)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下面的問題 :

1.Acer 是不是會走 Asus 的路 ? 一堆一模一樣的東西導致於商品很難選擇. (現在 AspireOne 也有三個系列,每個系列又有二種以上機種,再加上還要出三種以上的顏色;還是打算要把某些 Aspire One 就直接停產)

2.現有的庫存會如何處理 ?

3.這個電腦規格如此,它的售價會是多少? 會不會衝擊同類型的 AspireOne 市場變成自己打自己 ?

4. Intel 即將針對小筆電出新平台,那麼這款電腦會成為過渡時期的商品 ??

Atom N280 + 945GSE + DDR2 V.S Atom N280 + GN40 + DDR3?? 重覆市場定位商品又準備要出來了嗎 ?


小弟也來不負責回應一番~ :)

1.據說目前是差USD$10,不過以acer的採購量,應該不至於;
2.應是10.1"的筆誤。目前8.9"/10.1"LCD差價大概是小於USD$10,但是現在的10.1"已經比去年Q3的8.9"要便宜了;零組件的跌價也是終端產品降幅的最大支撐吧。
3.很有趣的是連貴的NB的不見得使用2600/2900mAh的電池蕊,居然在Netbook上面看到這個發展。

1.acer應該記取asus目前產品發展的成功&教訓。在產品策略上同時參考HP & asus應該是合理的。acer跟asus目前最大的差異應該是在庫存管理的態度&手段。
2.原本估計是8.9"停產&用10.1"取代,但是當10.1"還不能/不適合降價到$299時,維持8.9"&降低配備(這正是目前acer在做的)似乎有其必要。(此處不宜用台灣的retail price NT$16000來想,用Amazon的US$349才合理)
3.同上,acer現在似乎是採取價格差異的作法,在台灣就是NT$12000 / NT$15000兩個區間 (Linux版本似乎在10.1"上沒看到?)
4.acer的產品策略應該是「務實」兩字。比對手(asus)快&規格好一些(N+1)應該是目前的思維。個人推測之所以10" AAO會同時有N270/N280的版本,應該是acer&代工廠搶量產時機,在尚未拿到N280之前先用N270生產,以價格&市場做區隔。N280才是10" AAO的主力。

至於GN40,我不清楚Intel量產&供貨沒。但是若C/P值不如945GSE,那後者還是會繼續存在。

今天媒體報導,Intel打算介入山寨Netbook市場,操作策略是以「新規格 for 一線品牌,舊規格 for 山寨機」來同時達到雙線並進&庫存管理的目的,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思考。

對於asus Netbook的產品發展,個人有下列三點看法:
1.機種多不一定是壞事,但是販賣市場要做區隔。同時把1002HA/S101H擠在同一個市場明顯會自己打自己。同理,舊瓶裝新酒(目前市價$13000的1000HA機殼改N280&巧克力鍵盤等,變成1000HE賣$17000)也是自己打自己。我不明白asus的策略,但是用1002HA/S101H來做上述的升級不是比較好嗎?asus一方面強打1000HE的"新酒",那要如何說服消費者去購買價格略高的1002HA/S101H?不解。

2.庫存不去化,新產品就會延後上市。硬要將新產品如期/提前上市的結果,就是抱著滿手庫存。面子裡子要兼顧是很高的藝術。

3.asus原本的策略應該是在競爭者還沒準備好時,先用較多但功能區隔的產品線來卡位。策略上這是對的,但是執行上太多重疊&相近的產品在這麼窄的價格區間($300~600),操作起來難度很高。如果能夠在不同市場都精簡產品線應該能夠提高單一機種的銷量,全球市場加總起來搞不好也不會相去太遠,但是在管銷&庫存管理上可以節省很多。

我們在外面的人,批評or評論很容易,出張嘴就好了,不過我相信在裡面操盤的人,箇中甘苦應該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TNParadise wrote:
asus原本的策略應該是在競爭者還沒準備好時,先用較多但功能區隔的產品線來卡位。策略上這是對的,但是執行上太多重疊&相近的產品在這麼窄的價格區間($300~600),操作起來難度很高。如果能夠在不同市場都精簡產品線應該能夠提高單一機種的銷量,全球市場加總起來搞不好也不會相去太遠,但是在管銷&庫存管理上可以節省很多。

我們在外面的人,批評or評論很容易,出張嘴就好了,不過我相信在裡面操盤的人,箇中甘苦應該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小弟完全同意大大所說的部份

就因為在這麼小的一個區間中操作這麼多不同的商品線極為困難,所以才會有之前 Q4 會被庫存過多的問題.

(同區間有分為 EEE-PC 8.9" / 10" ,又有出 N10J 獨顯等等)

有得時侯,市場策略的制定就是最困難的一個部份.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asus 根本沒有策略,問題一一浮出檯面,產品一推出發覺缺點,又趕快推新產品,結果當然是很多機型及庫存。
例如最早的linux 版本,不是主流市場,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鍵盤設計的太小,後來就又推鍵盤大一點。外型沒競爭力就推 s101, 受限於成本,所用的 SSD不但容量小,效能也不算理想,導致 SSD 機型停產 ,改推S101H硬碟版。
捨棄 asus 過去主打品牌形象及知名度改用 eeepc 新名稱,,並且商標設計的很難看,就這樣考慮不周一直不斷往錯誤道路.
asdsdadad
w_a_n_g_photo wrote:
asus 根本沒有...(恕刪)


有同感..

講好聽點是華碩有聽到市場的聲音從善如流,,,

但事實上就是欠乏一套整體運作規劃...
我也以為消費者最大, 可是廠商不可能有能力去造出滿足所有消費者的產品..
若每個需求都做, 顯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難以在市場佔有率及認同度--產品營運成本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
今天華碩的成就不可說不大, 可是付出的代價實在不小...\

在大環境不景氣狀況下這個問題更嚴重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