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淺談輕省筆電的可能性

1.橫向解析度高,方便網頁瀏覽,不要超過10吋
2.無線上網
3.輕薄,續航力高
4.順順的觀看avi,rmvb影片

輕薄筆電只是外出短暫使用而已,只要符合上述4點
就可以敗家囉
hanzo0313 wrote:
真的與筆電市場不相衝突嗎?

老實說現在一堆人買Netbook也用得很爽,
再去買更貴的筆電做什麼?

Atom就夠用了我買Core 2 ULV幹嘛?
這才是英特爾把Atom東綁西綁的原因,又怕搶不到Netbook市場,
又怕做太多把市場做太大,讓自家毛利最高的100~150美金的CPU失去舞台


NetBook當初設定的想法之一是作為2nd NB,不過在目前全球通膨、節約趨勢的發展下,很可能把SubNote取而代之了。(日本品牌應該最擔心這一點,但是也沒有辦法,日商在PC領域已經沒有發球權了)
Ps: 之前有網友提供連結到Acer Australia Website,上面有一個簡報談到Aspire One的市場定位,我個人認為是很清晰有條理的。

至於Intel對NetBook的態度,我認為可以用手機產業來比較。因為有MTK這樣的廠商來做整合/低價platfrom,所以以大陸廠商為大宗的白牌市場才能夠崛起,壓迫到主流的手機廠商和平台/晶片廠商來認真思考這個市場區隔。(不過若 MTK沒做,只要需求存在遲早還是會有另外一個MTK崛起)

之前電子時報有一篇專文在討論NetBook的發展(SoC決勝負),個人覺得寫得很有意思。綜合來說,Intel看NetBook的態度取決於對手的進展(AMD/VIA/nVidia & ??)。畢竟PC跟手機還是不同的產業,雖然兩者有互相靠攏的趨勢。如果對手不強,Intel在保護自有&既有客戶利益的情況下,在NetBook市場就不會太積極。MSI等二線廠在產品架構上是沒有包袱的,但是若Intel不支持,拿不到足夠的晶片還是不能成氣候。只有一線廠在整體資源的加持下,才能夠左右Intel等平台廠商態度。

商業市場真的是很有趣,尤其在這個網路和一切都很發達的時代(過度消費?),
Asus不做EeePC,遲早會有別人做;
Intel不做NetBook,遲早會有別人做(只是難度高一點)。
今天的電子時報另有專文討論NetBook vs. SubNote

標題:Sub-NB開戰 12~13吋NB疑慮漸增
其中有句話很有意思:「10吋產品對12~13吋市場侵蝕尤其 深,甚至可能拖垮原有12~13吋NB銷售成長前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參考看看~

TNParadise wrote:
今天的電子時報另有專...(恕刪)


目前對市場的看法也的確分成兩派

之前有一串也是在討論Netbook的風潮是不是「潘朵拉的盒子」
我自己的感覺是這東西對消費者而言是非常好的事,
對系統廠而言是遲早會來的事,只是Netbook把盒子打開,加速了殺進紅海的進程

因為所有決策,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來決定

消費者會自己對各類的產品,記住一個印象價格...
進賣場會看的第一眼就是價錢,就算不買,也會改變自己的印象價格

當消費者看到一排2xxxx的筆電中間,有1xxxx的EEEPC,
心動去看發現規格不是太好,但是心裡就會想:
「哇,現在筆電已經降到1xxxx了哦...」

而如果消費者買回去發現,咦,很好用耶!
速度是沒有2xxxx的機器快,但是我平常上網也很順啊,
也跑XP,開機比我桌機還快,還可以播1080p的影片耶!
"那我買2xxxx的幹嘛?DVD我看桌機就好,要灌東西用4G or 8G隨身碟就好"

接下來消費者就會想「原來筆電已經降到1xxxx了哦...」
就算Asus再三強調EEEPC不是NB,一般消費者沒有這麼強的3C knowledge,
對他們來說"一台機器打開,有鍵盤、螢幕、可以用XP上網,這就是筆記型電腦"

另外可以觀察,也許可以問問賣場人員,買筆電的人是否會跟著詢問EEEPC、MSI wind、或是Aspire One等等
hanzo0313 wrote:
另外可以觀察,也許可以問問賣場人員,買筆電的人是否會跟著詢問EEEPC、MSI wind、或是Aspire One等等

我是不太清楚Asus內部當初在做EeePC產品時的策略為何。之前小弟在另外一篇文章有提到,很多大品牌在嚐試新市場時,會透過另立副品牌(如黑松公司出品的蘿莎咖啡)的方式,一方面避免與既有的強勢品牌產生印象混淆(沙士/汽水 vs. 咖啡),一方面若是副品牌不成功可以與主品牌產生防火牆作用。搞不好Asus當時是有這樣考慮的,他們請了那麼多專做市場行銷的高材生來做產品規劃;不過個人認為有一個問題在於Asus的主品牌沒有系列名稱(如thinkpad/TravelMate等),所以當EeePC稱為Asus EeePC時,會對原生Asus NB產生混淆。也許這是後來EeePC & Eee Family被獨立出來的原因之一。

至於HP/Acer/Dell則很明顯把NetBook放在NB category而不是另立門戶。HP Mini 2133列在商用範圍(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2133較喜歡走標案&商用通路),Acer Aspire One則屬於Aspire系列(消費線),Dell E(之前一說叫做Mini Inspiron)也屬於Inspiron系列(前消費線,現更名為Studio)。

我直接轉述上文提到的Aspire One在澳洲的公關簡報內容好了,可以做為參考。
Aspire One Target Markets:
Education Segment:
→Teacher & Students
→Student Notebook Programs
Retail Segment
→Students Entering Work Force
→Child's First Computer
→Travelers
→1st Time Buyers
→Notebook Companion
→Exceptional Gift
Small to Medium Business (SMB)/中小企業
→Traveling Executives
→Ultra Portable Sales Tool

個人是覺得Acer對NetBook/Aspire One的定位很清楚,也有既定的步驟(反正拿不到足夠數量的Atom)。反觀Asus,做為NetBook segment的市場領導者,現在的作為給我的感覺,不算自亂陣腳,但是總看不透對於EeePC產品策略的清楚輪廓。不過施先生本來就喜歡游擊戰法的模糊藝術...

附帶一提,早期Asus在NB的戰略(那個電子時報報導的XYZ出現之前),因為還是小品牌,主要是施先生堅持的N+1路線(對手有N,我就加1),有點像是超值策略。現在的EeePC雖然是領頭羊,不過基本上還是這種路線的感覺;也許這跟M/B team主導EeePC發展有關。但是Aspire One目前為止的戰法,倒像是N-1了(對手有N,我就減1,但是創造"便宜"的印象)。
也就是說..只要再搭上12吋LED背光液晶...一定可以做出跟R100般輕薄的筆電
搭上美麗流行的外觀設計..價錢相信在二萬五以下.賣相依舊非常的好

= = = = = = = = = = = = = =

來看看EEEpc/wind的重量(裝大電):

901 ---- 1.15kg,螢幕8.9吋。
1000 ---- 1.45kg,螢幕10吋。
u100 ---- 1.35kg,螢幕10吋。


來看看日系筆電的重量(裝普通電池):

Fujitsu p8010 ----1.3 kg,螢幕12吋/機殼10吋。
Sony G type ---- 1.14 kg,螢幕12吋。
Sony TZ --- 1.2 kg,螢幕11.1吋。


目前所謂的輕省筆電除了電池使用時間跟得上日系筆電外,效能、螢幕、配件(光碟機)都遠遠不及。

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問題,輕省筆電都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10吋都可以重到1.4G了,12吋會不會上看1.6kg?加大電1.7~1.8kg?


= = = = = = = = = = = = = =

光是這一點恐怕就打死一堆日系機種.賣相相信一定很好

= = = = = = = = = = = = = =

光是看eeepc/wind的重量和螢幕尺寸……有閒錢的還是去買日系機啦。
hycha wrote:
光是看eeepc/wind的重量和螢幕尺寸……有閒錢的還是去買日系機啦。


我日系電腦買了又換換了又買入好幾台了
不管是Panasonic. Fujitsu . VAIO . Toshiba
我每一家通通有換過有用過
之前我是非日系電腦不用的

也因為如此..知道買日系電腦的不值得之處

首先日系電腦也不是不會故障
我去捷修網看到大罵特罵的也不少.
用了一個月主機板就損壞.一個四五十歲穿著西裝的破口大罵
一台八九萬塊的電腦用不到一個月主機板就燒掉

我的則是一年主機板燒毀
二年液晶螢幕老化變黃..(維修收據我都有拍照存證,要證據我有)

經濟不景氣..一台七八萬的電腦一兩年後賣往往賣三四萬都賣不掉
還得接受別人喊價

是的...由於我愛換日系 電腦..所以我知道日系電腦的優點在哪
龜毛在哪...還有缺點在哪

更重要的是我光是買買賣賣就陪掉了八九台EeePC

我不談日系電腦有多輕.功能有多好
我只說一下你提到的價錢

Fujitsu P8010B $79800
VGN-G218TN/T(碳纖暖棕) $69800
VGN-TZ28TN/X(碳纖黑) $89800

是的..碳纖很輕..用電也很省
性能強..而且內建DVD燒錄..又輕薄


更輕的我不如也來說說看
Panasonic CF-R7D
940克.10.4吋..7.5小時使用時間.耐用性更是沒話說
沒公司貨只有水貨
$83,500 ~ $103250

是阿...有錢就該買這個不是嗎?

不如你把這個討論串當作貧窮討論串..可以嗎?
我知道大老闆們是不會考慮這種NetBook的

為了省下荷包. 我脫手了手邊小台日系筆電
買入了EeePC 701..後來賣了又換 900
至今沒有後悔過.......

就算買了又賣..(EeePC 701賠的錢剛好等於EeePc 900降價的差價.我等降價才換機的)
不會跟日系電腦一樣慘..數萬數萬塊的賠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請問各位:

多少數量,才能到達品牌大廠的經濟規模?????
hanzo0313 wrote:
小八掛,2357最近也有跟2388討論......(恕刪)

這小道消息還挺讓人有諸多想像空間和情節.
前二日我才在猜想為何 epc 904 的規格, 怎麼會是開出 900 MHz Celeron M , 而不是atom .

另一好奇是 wind 以較弱的規格 和品牌 , 在燦坤網上怎麼會是只略低 EEEPC 1000H 80 元的價格?
msi 自視甚高 或是 wind 真的另有內函 ? near perfect ?
wind 接下來會如何玩?

>MSI在秋葉原也造成轟動,外國網站給他的評價是「Near Perfect」
如果您可以 link 一下, 先謝謝你, 很想看他的理由 .
我純粹回應一個樓主似乎沒注意到的問題而已:10吋的筆電都可以重到1.4 kg了,說要出12吋的『輕』(?)省筆電『打死』一堆日系機?我覺得有點異想天開了。

= = = = = = = = = = =
我知道大老闆們是不會考慮這種NetBook的
= = = = = = = = = = =

我不知道eeepc/wind之類的做到12吋會多重,但我知道大概沒什麼大老闆們會願意帶出門當Netbook吧。如果重到1.7~1.8公斤,乾脆多花點錢去買HP tx 之類的不就好了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