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會隨口問問有沒有附贈一些東西,不會真的去凹
重點是,採購之前的詢價和評比是很重要的,多去搜集一些資料
我相信買後在使用上也比較放心
我現在買東西已經很不想去賣場比價了
1.不想看SALES的嘴臉,尤其是那些不懂還要裝懂的
2.網路那麼發達要詢個價很難嗎?想有國外的報價也很EASY
3.不想浪費時間和體力(一家一家比很累,最後差200 @@)
我的建議,如果經濟還過得去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買東西(3C)上,專業、特殊品或熟店除外
燦坤>網路>實體店面,原因
1.可以退
2.可以換
3.不會貴到哪
4.省時
http://blog.xuite.net/ricksu.a1973/bikepapago?st=c&p=1&w=977821
消費者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 相反地業務希望爭取好一點的利潤, 這都是人之常情.
我朋友在八德路上賣筆電, 像這種玩客人的情形現在不多了, 了不起就是不賣給這種人,
為什麼....因為賣了會虧本, 而且現在消費者太精了(甚至少部分人會擺出花錢就是老大的心態).
那虧本怎辦?? 當然是從別頭羊身上補回來!!!!
對他們來說, 精於比價的客人, 他們都看的出來而且通常也都不太願意接, 因為沒利潤.
所以他寧願把時間花在某些稱為"百點客"的消費者身上, 也不願意浪費時間跟你bargain. 因為
賣百點客一台等於賺其他精明的消費者好幾台.
而所謂的凹東西, 其實現在業務也不好作, 我朋友就常常跟我說, 自己很像夾心餅乾, 本身沒底薪
被公司壓榨, 又要面對消費者的比價等等, 真的不好作.
當然其實兩方都沒錯, 只是消費者與業務之間應該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稍微站在對方立場想一下!
畢竟大家都是出來賺錢的, 不是嗎?

0929405666 wrote:
您好~在下也是賣筆電...(恕刪)
我在2000年到2002年左右也在茂訊工作過...業務也沒很了不起阿
只是穿的人模人樣....
客人要送東西當然沒問題,當然也是算過公司給業務的底價(更扁平的公司可以知道成本)
還有空間時算是給客人的優惠也算吸引消費者快做決定的手段,也有的人是看交情買東西的
個人也陪過朋友為了買NDS跑了4~5家店去詢價,個人買東西是不會去找那麼多家
但感覺沒有給玩阿?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買東西的方式也不同...
直至今日個人有跟一些如聯強或捷元等代理商做過生意,就是擔任採購或對公司有管轄權的啦....
感覺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M01也是臥虎藏龍
小弟弟不要多嘴....這樣有啥好玩的 好玩的還很多......
感覺您的態度不是很厚道
不知道您有沒有種PO出您在哪家高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