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ntel i5-U系列 配 GeForce 820M,是甚麼樣的選擇? (要懂得看GPU強弱)


sim0831 wrote:
記得三年多前 中階...(恕刪)

不只顯卡,CPU的效能也越來越差

早期同價格要買到正常電壓的CPU很容易,但是現在大多數省電U版,要買到M或H或HQ的得多花一倍以上的錢

Whistle Blow wrote:
這點一群網友早就回...(恕刪)

早期筆電是可以關內顯,怎知現在月設計越退步

況且用毒顯知道根本沒人想回去用那爛爛的內顯,對我來說無論比電或桌機,內顯比垃圾還不如
.展哥. wrote:
早期筆電是可以關內...(恕刪)

當年Switchable Gfx實體切換獨顯/內顯造成一堆問題跟限制,你到底有沒有用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4130398&p=7#54080126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4130398&p=7#5407972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4130398&p=4#53325294

回你文的現在,背景我正在用支援內顯Quick Sync Video功能的Handbrake批次性轉32個1080p的檔案,完全不對我前景操作造成影響(MSI GE60)。你用處理器暴力硬算/軟體轉檔,可以一秒轉將近100張1080p畫面、且不影響前景工作嗎?

不懂車/不會選車/不能發揮車的性能,無怪會買到不對的車......
Whistle Blow wrote:
當年實體切換獨顯/...(恕刪)

當年筆電何必去管切換?直接到裝置管理員關閉內顯就能全用獨顯運作就好了,之前那台4820TG一開始還會讓他切換,到後來我直接關閉內顯,不讓內顯拖慢效能

現在最大問題是近幾年筆電內顯無法關閉,甚至連有些城市也要用內顯跑,為何不讓使用者自行去決定要不要讓獨顯跑?甚至有獨顯中機種根本不需要有內顯存在,內顯存在只是拖慢效能,完全沒有益處,罄竹難書
.展哥. wrote:
當年筆電何必去管切...(恕刪)

那麼現行筆電不適合你,趕快回去用桌機。

當年Switchable Gfx造成一堆自行更新驅動程式後切換功能失效的客訴災情,切換過程還可能造成種類不少的執行中應用程式當掉,這可是Acer的產品經理朋友親口告訴我的,你卻視若無睹。你用不到切換功能,但當年有一堆使用者需要切換功能。

AMD在筆電顯示晶片產品上拋棄該種設計方式,轉換成跟Optimus類似的Dynamic Switchable Graphics/Enduro設計,當然是經過整體評估的結果,不是只考慮你一個人。
Whistle Blow wrote:
當年Switchable Gfx造成一堆自行更新驅動程式後切換功能失效的客訴災情,這可是Acer的PM親口告知的,你卻視若無睹,你用不到切換,可有其他使用者需要該功能。AMD在筆電顯示產品上拋棄該種設計方式,轉換成跟Optimus類似的Dynamic Switchable Graphics/Enduro設計,當然是經過整體評估的結果,不是只考慮你一個人。

只要加上獨顯之下,內顯就只是廢物一樣,無論桌機筆電都是一樣,會用獨顯的人根本不會去想要用內顯,還是你有獨顯還會去用內顯?

還有沒必要去無視Optimus的問題,要不然為何坊間會有破解限制的方式?

https://www.ptt.cc/bbs/MapleStory/M.1345458521.A.1E5.html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2870955
.展哥. wrote:
只要加上獨顯之下,內顯就只是廢物一樣,無論桌機筆電都是一樣,會用獨顯的人根本不會去想要用內顯,還是你有獨顯還會去用內顯?
...(恕刪)

你都不仔細讀文嗎?我現在背景就正在用內顯的QSV功能批次轉檔!獨顯是GTX 860M。



DirectX 12還有獨創的整合不同廠牌顯示晶片能力的Multiadapter功能:



http://wccftech.com/directx-12-multiadapter-technology-discrete-integrated-gpus-work-coherently-demo-shows-big-performance-gains/

能比喜馬拉雅山還高一些的,就是站在喜馬拉雅山頂上的人。因此,就算已經有很強的獨顯,不代表內顯無法幫上忙!實際應用有:

(1) 現今在OpenCL的環境下,處理器+獨顯+內顯已經可以三者共同運算(LuxRender為例

(2) 在需要實況的3D遊戲情形下,也可以把實況的視訊壓縮工作交給內顯QSV/VCE硬體線路處理,讓處理器專心負責遊戲邏輯跟物理運算,獨顯則是專心在3D運算跟畫面輸出(這種實況應用實例,Youtube隨便撈就有一堆,我在15F也有貼

(3) 日後在DX12下,AMD/Intel的內顯也可以在3D遊戲中幫上獨顯的忙,不論獨顯是來自Nvidia或AMD。

更別提佔個人電腦出貨量遠超過一半的筆電,一開機就是用較省電的內顯,提高續航力。Nvidia Optimus跟AMD Enduro不是完美,但是Z>>B,而舊式Switchable Gfx設計方式,則是B>>>Z。
1.三者共同運算不代表就能增強效能,就如同將台鐵的火車頭串聯12節也不可能和高鐵一樣快

2.內顯雖省電但沒比獨顯省電到哪裡去,筆電的功率又不高,了不起才幾十瓦,不像桌機一開機都是幾百瓦在消耗,因此筆電就算用內顯,兩個月頂多省個幾塊錢
eanck wrote:
理論歸理論,但現實上...(恕刪)
.展哥. wrote:
1.三者共同運算不代表就能增強效能,就如同將台鐵的火車頭串聯12節也不可能和高鐵一樣快

2.內顯雖省電但沒比獨顯省電到哪裡去,筆電的功率又不高,了不起才幾十瓦,不像桌機一開機都是幾百瓦在消耗,因此筆電就算用內顯,兩個月頂多省個幾塊錢...(恕刪)

多說無益,給了你LuxRender OpenCL計算、QSV實況加速、以及DX12 multiadapter實測資料也不看,您還是回火星用桌機吧!地球的筆電不適合您.....

APU內顯跟獨顯協同工作@DirectX 12: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