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的筆電板已經越來越看不到效能的需求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拿我這邊服務過的一個客戶來說好了他今年20歲我已經賣他2台筆電了去年他19歲就跟我買了一台GX660CPU升到920XM然後RAM加到12G遊戲他有在玩不過特別的是他VM玩的很不錯在我的客戶中甚至不輸一些就業好幾年的人這一塊我不是很熟但是多少還看的懂一些這樣的筆電當時他還希望能夠在快一些當時我並沒有建議他升到940XM因為差距並不大今年他又買了一台GT680改到2860QM然後RAM當然是16G配了雙SSD做RAID使用幾天後跟我說這樣的效能好多了就我了解他並不是跟家人拿錢買的如果要求PASS能過就好那麼效能確最基本的就夠了但是這大學4年落後別人的程度可能會比效能的差距更大
地瓜超人 wrote:在01的筆電板已經越...(恕刪) 這算是站在業績需求的角度上來看這件事吧,我個人是想才大學新生,對寫程式到底有沒有感覺都還不確定,何必一定要最好的,難不成駕照還沒考到就先買一台保時捷擺著嗎?大學生寫的程式根本就不需要用到8G的記憶體,獨顯,那通常都是拿來玩遊戲的,與其花大錢在硬體配備上,為何不花一點錢買正版的開發軟體,更何況學校教的程式設計,在學校的電腦裡一定跑的起來,而學校的電腦絕對不是最新最高級..
學校的電腦是一定跑得起來, 就算是我學校最差的一台P4 3.2Ghz配512mb ram的桌機都跑得動PS CS4, 但問題是, 能跑就可以嗎?就以一份年終project為例, 大家都只有一樣的時間去做, 其中一個電腦效能有比較好, 電腦處理東西的時間比較快, 所以他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把東西做得更深入又或是做改進, 而另一個電腦效能只是能pass就好的, 電腦處理東西的時間是比較耐一點, 所以他把時間拿來等, 時間不容許他把project做得更深入點, 這樣的話分數誰高誰低是明顯的好吧, 上面的比喻是有點誇大了, 不過個人認為雖然是上學, 但電腦的效能也不應該是能pass就好, 始終讀I.T.學校教的不少東西都是要靠效能來跑的 (我在讀多媒體, 現時大部分project都跟影片有關, 轉檔是個粍時間的工序) , 當然, 亦不必要用到最高級的, 頂級的真的沒必要, 只是拿來爽的電腦的效能來個中級的就可以了, 選i3或i5的應該剛好, ram的話還是加上8gb吧, 反正現在ram也不是貴, ram到用時方恨少這句是沒錯的, 192mb ram的日子我捱了10年, 當人家的桌機主流都已經是2gb - 4gb的時候我還是在用192mb, 所以這個我清楚得很效能好一點的或多或少都能有點幫助, 但也有可能跟上面的大大說的一樣, 效能好了就是要來玩遊戲的, 這一切還要看用的那位心態如何, 如果是有努力學習的, 自然有幫助(PS: 其實我覺得大家沒必要太反感打電玩的, 多出來的效能拿來打一打電玩也不為過, 畢竟還是學生嘛, 大家一起打一下電玩開心一下也沒什麼的, 個人認為只要不沉迷和不影響學業就好)gust_tsai wrote:這算是站在業績需求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