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01筆電板好像很抗拒任何較大∕重的筆電耶


mn~~

習慣了輕巧筆電的方便之後.... (不過 12" 真是有些小, 還是應該要大點)

我今後的極限, 會設定在 2 KG 吧!!!

........... 隨著技術越發進步, 應該不難了!~

像W7 13.3" 的機子, 還能內建獨立顯卡呢!~ 含電也能在2KG內了...

so... 之後的走向, 就算要輕巧, 在效能上也能有不賴的表現!!!

不用太魚與熊掌了.....


逍遙逸雲 wrote:
2.5公斤應該算目前攜帶型"筆電"的一個極限吧...(恕刪)

我的NB也是越用越小台的,
過去還在用X31的時候,
到研究室就把電腦裝上船塢,
然後外接鍵盤, 滑鼠跟17"螢幕來工作,
NB的螢幕跟LCD可以顯示延伸桌面,
寫程式跟打報告時都非常方便.....

現在則用X41, 出門遊玩少不了它,
輕巧好帶, 續航力也夠....
應該沒有所謂的「抗拒」吧!要討論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可能只是回應的人比較少吧!

畢竟以亞洲地區的消費者來說,面對環境/工作/體型的考量,怎麼會去弄一台又大又重的筆電咧?
以上班族來說,除非你開車而且公司就有停車場,要是搭公車捷運還提一台兩三公斤的筆電,
想想也會覺得自己命很苦吧!尤其如果加上下雨天還有雨傘!夠粗壯的男生都受不了何況是女生?

筆電的性能還是沒桌上型好,如果長久時間要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建議還是買Desktop,
輕便的筆電注意一下記憶體大小和硬碟轉速,要大螢幕的時候可以外接,甚至寬螢幕都支援,
(某$牌奇怪的解析度就不說了)其實很方便。猛一點的還直接上投影機作業。
前一陣子去幫朋友公司規劃辦公室網路,全部搭配12吋筆電+在OA隔間上壁掛19吋螢幕,
教了一次怎麼用之後,現在大家都說讚。

我自己也是都買12吋的,用來上網收信/找資料/MSN這些互動式應用,有時候要對照資料寫東西
再外接螢幕來檢視。Desktop再拿來轉檔看電影燒錄等等Cpu Loading重的應用。順便當作筆電
資料的備份(RAID)。Desktop還可以開遠端登直接由筆電控制,直接在上面寫程式(有外接螢幕不用怕不夠用),其實也很方便!

五年前用了舊東家的HP OMNIBOOK 500之後,就沒辦法忍受超過這一台重量的機型了。=.=
不過母公司研發那邊之後很少有像樣的輕薄筆電,最近雖然出了低於1.5的,結果硬碟機卻是
4200轉…
15吋的NB...
我是覺得ASUS V6J 比較優~
重量也輕,功能該有的都不會少~
缺點嘛....就是稍微貴了一點點!
這款好像是拿來改成 藍寶堅尼NB 的原型
我還是喜歡小巧的筆電,要解決螢幕過小還不簡單,外加一台19"LCD螢幕就好了,
在家用19" 比大,重的筆電 15"要爽多了吧!且LCD也不佔空間。15"真的工作起來還是太小了。
出外時還是小巧好,實在不想被筆電壓垮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已經滿堆的行李,還要加這個3KG!
我也是走雙螢幕流的
尤其上禮拜帶我妹去買X60s之後
更覺得如此
直接就敗多一個AC變壓器

這樣公司和家裡各放一個AC變壓器和19"螢幕
了不起平常帶顆4cell的電池就夠了
夠輕鬆也夠聰明


個人覺得自己的提議值得一個五分說
最愛椅子,就是乙村
我想環境因素佔很大的比重吧!

綜觀歐美與遠東地區對筆記型電腦的討論,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遠東對於攜帶性要求往往高於對於效能的要求。反觀歐美地區,最主要的重點還是在於效能。這可以由美、日兩國的 3C 賣場販賣的機種類型加以印證: 美國的賣場很少會展出小於十二吋的電腦,就算有也是居於少數。日本則不然,往往會展出十吋甚至更小的電腦。這種趨勢也反映在兩國筆電廠商的產品線上,美國的 Dell 、Apple 鮮少出售小於十二吋的機型,而日本的 Sony、Fujitsu 等等對於十吋到十二吋的機型相當的重視。

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最大的差異是在於兩個地區的交通習慣不一樣。美國與歐洲相對而言算是地廣人稀,公路系統相當發達而公共交通系統卻沒有那麼方便,大部分的人的第一選擇還是開自用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遠東地區人口稠密,公共交通建設一般也做得不太差,再加上停車等問題,大部分人在無特殊需要的情況下會選擇以公車或捷運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當你的客戶距離你的公司在捷運可以到達的範圍內,我們大部分人當然不會認為有必要開車跑去吧!光花在找停車位的時間搞不好就跟做捷運的時間一樣了。但是當你的客戶普遍在距離公司一段不短的距離外,而公車又是三十分到一個小時才一班,自用車就變成不可或缺的了。如果一個人在兩地移動都是靠自用車,筆電的重量就不是很重要了,我想很少人沒力到背個三公斤的包包走五分鐘都受不了的吧(辦公室到停車場的距離)?但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就不一樣了,你可能要背著包包二、三十分鐘,如果一趟要看好幾個客戶可能一個下午都是在背著包包的狀態下渡過。這時候筆電的重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了。

簡而言之,【筆電的重量】的重要性,是受社會形態的影響。在一種環境下可能很重要,在另外一種環境可能就沒有那麼重要。只是我們身在台灣(至少大部分在此發文的大德們是在台灣吧),社會形態與就業環境讓我們比較鍾情小巧易攜帶的筆電。當然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大部分人所鍾情的不見得就是最適合你個人的情況,所以真正要下決定買東西之前,最好先好好考慮自己的需求,當然也強烈建議上 01 吸收一些別人的經驗。

archmage
基本上公車族要背著2公斤以上的NB真的是很累
剛開始可能還不覺得 但是到後來 連一公斤都覺得重
同事原本還會揹著那台快3公斤的15吋HP上下班
到最後他乾脆放在辦公室不帶回去了(即使他開車)
週遭有出國的朋友 一般都不會吧NB"扛"出去
因為還要大採購的話 負擔很重
所以我就挑了PANA的R3 出國時塞在行李袋比較不會感受到他的存在
上下班塞在背包也還OK不會覺得重
NB對我而言只不過是可以存放一些文書資料跟外出上網用(還可以看看股票)
真正會用到他來打字的機會並不多
所以輕便跟電池的續航力對我而言才是重點
不過隨著現在小尺寸NB的LCD畫素不斷提高的情況
我可能會一直用PANA系列的 畢竟他10吋還是維持在1024X768
不像其他廠牌 畫素那麼高螢幕那麼小 對眼睛真的是折磨

家裡的桌機則是用浩鑫的XPC 夠安靜 睡覺開著都OK

題外話:
以前相機也是偏好大台 像素高一點 功能多一點 伸縮鏡頭....
後來發現根本懶得帶出去
自從買了SONY的T9
才開始有隨身拍的習慣
不過現在連T9都懶得帶 因為W800i其實已經很夠用了

我不想當效能的狂人 SO...
只希望出門能少些負擔
Raymond Lui wrote:
去年FS∕A系列都不...(恕刪)


唉!!!的確就是這樣~才會買了A系列的NB

在家裡是很過癮啦!可是呢如果要外出可就真的累了~
最近又看上了"駙馬"所買的SZ系列!!!可是價格......
看來還是湊合著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