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在CRT就有了!跟省料應該無關吧,關鍵在於主導廠商如SONY等廠商,為了面對高畫質所定的規範,包含攝影機,廣播級設備都要遵照這規範!這不是電子業說了算!16:10我知道的反倒是因為面板切割的問題,有點像是一片標準(3*6)木板要裁成20吋的16:9與16:10(在最省料與切裁次數前提下)在當時的4:3製程及良率下,面板廠選擇了16:10 (過渡時期)當然後期隨新廠及新製程已無這樣的問題因為都是以生產16:9為主有底線部分若有誤煩請指正!
chl2528 wrote:SONY VAIO 除了外觀炫,骨子裡的東西實在不怎麼吸引人 sony的產品線眾多,有些產品的確並不是很實用,但也不像你所講得如此不堪當我要買一台CPU性能不差,有獨立顯卡,重量1.5KG以下的筆電,當時找光了所有筆電型錄,就只有SONY的Z符合我的要求。硬要說的話除了APPLE之外每一家的零組件不是都差不多。所以阿,買電腦還是買自己所需要的就好,還必有品牌情節呢
chl2528 wrote:答案很簡單,就只是為了節省成本,否則,最適合文書處理的螢幕是 4:3 的,即使要用寬螢幕,也要用 16:10 的,這是十幾年前,蘋果電腦打算推出寬螢幕時,就有做過研究比較,發現 16:9 可以節省很多成本,但是使用者看起來會很不舒服,蘋果電腦是很在乎使用者舒適度的!...(恕刪) 抱歉, 這段話我真的看的覺得有點矛盾..十幾年前大部分的電腦也都是4:3吧?十幾年後水果有一直堅持4:3嗎?這裡完全看不出來所謂的"蘋果電腦是很在乎使用者舒適度的!"在乎在哪裡........請加油! 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事實吧.
帥朱 wrote:16:9的螢幕....... 我本身用3d軟體時 左右兩側可以放很多指令 .... 不會壓縮到圖的比例 ..... 其實這是因為 3D 跟大部分的繪圖軟體是已經設計給 16:10 的螢幕了,文書處理軟體的菜單大部分都還是上下,因為是設計給以前的 4:3 螢幕用的。現在 4:3 已經少見了,希望將來 OS 跟應用軟體的菜單都會變成左右的設計不然螢幕已經夠扁了,還要被菜單佔掉一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