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型: M40 - Lowest Version (PM730 - 1.6mhz, 60Gb harddisk, GForce 6600GO 128mb)
主要用途: BT, 睇戲, 打GAME, 聽歌, EXCEL
次要用途: Photoshop
使用心得: Desktop replacement, 唔會出街用, 因屋企細冇地方所以買NB
GOOD: 快, 靚, 散熱好, 16:10 畫面做文件一左一右一齊做好方便, DISPLAY CARD 速度快, CSV SCREEN夠清
BAD: 解像度得 1280 x 800 (放在 15.4"畫面上差少少,如有更高效果會更好)...找不到適合的USB風扇底盤........其他未諗到
機型:C1-MAH
(香港機末代機,好處是不用中文化直接原廠是中文XP,壞處是比日規機種少了藍芽,不過還好我都沒有再用藍芽,不然會覺得有所缺憾)
主要用途: 上網、MSN
次要用途:文書、打報告、做報表
當初為何會選購的原因....
從VAIO SRX7換到U50到現在C1,其實我愛用小機子,不喜歡重量太重,又可以收在我的小包包裡面,效能不用太快,因為我的工作上面根本不需要NB所以不擔心NB的效能只要能用用起來爽就好,當初用SRX,SRX真的一台不錯的機子但是老實說,1.2KG我背久了,竟然還會覺得重,所以後來換了U50,U系列真的很輕巧放在袋子裡面感受不到什麼重量,但是要帶的配件太多,所以後來想說不用常用到NB就賣掉了~
結果沒到多久突然需要用到NB帶著做報表、PPT之類的,所以才又買了一台C1,九百多克的重量又該有都有(當然沒有光碟機拉),想說買台精典機種要用就拿來用,不用就當收藏,不過老實說C1真的很慢RAM也加到最大,感覺也沒有差別,真的要不是我只重外表不重效能,全美達的CPU真的很爛,不過聽說跑WIN2000很順暢,但我真的不喜歡用WIN2000
下次打算換機的品牌跟機型:
VAIO。想有錢買一台X505來收藏
用過VAIO根本不會想去買其他品牌
現在連桌上型都有二台VAIO在服役,所以要換其他品牌真的也覺得用不下去的心情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機型: T30 (現役工作機)
主要用途:文書處理 上網
次要用途:上網 文書處理 玩電動
當初為何會選購的原因....因為上一台是IBM R30....用起來覺得很爽
下次打算換機的品牌跟機型: 很想還是耐操的IBM小黑,但是很擔心聯想讓小黑"連想都不要想了"
, 所以還在猶豫中....如果實在不行,也許轉投SONY或 Toshiba的懷抱吧
玩樂機品牌 : Apple
機型 : Powerbook 12' 1GHz SuperDrive
主要用途: 跑繪圖和3D
當初為何會購買: 因為Mac OS 實在太棒了
過去使用Laptop的歷史:
第一台 公司發的Acer 486機種...重達三公斤多,而且毛病多多,令人痛不欲生
第二台 自己買的TwinHead Pentuim 忘了型號(印象裏是倫飛在做超薄機種之前的那台).... 並沒有遇到別人說的"兩顆頭讓你兩個頭大"的問題, 反而紮實地用了三年....才壽終正寢
第三台 IBM ThinkPad R30......因為工作認識了Hank...讓我擁有第一台小黑後,從此對小黑愈陷愈深
第四台 雜牌平板電腦....用沒多久在借給大學同學一陣子後就壞了...但製造廠已經倒了,迄今找不到可以修理的人 (經驗是.... 千萬別貪小便宜,買三線廠的東西)
去年三月初買的 HP nc6000 ,當初買時Ram加成1GBCPU換成Dothan2.0G
到目前使用很穩定, 開機時間常常一開就是一個多月掛著下載沒關機, 也不曾
熱當過.
去年十月買的IBM X31 I27, 買後有點後悔它的硬碟時常運作到一半會發出"
喀"的聲音, 發出聲音的同時電腦會停頓大約八秒不動, 之後才恢復過來, 但是
硬碟又沒到不能運轉的地步沒辦法要求維修, 只好先把Ram加到2GB避免硬碟
頻繁讀取, 一般使用是尚可但溫度實在是太高, 平常開機約使用四小時機器底部
表面就有近40度, 右側排氣孔吹出來的熱風是燙的, 到目前為止連續開機下載有
十幾次的熱當記錄, 其實這臺本來就不適合長時間使用畢竟是輕薄型的, 所以又
再買了臺notebook.是這個月才買的ASUS A2428PDR, 雖然是展示機但有開
發票而且擺在櫥窗內很少人想把它拿出來(3.2kg), 想說一樣有兩年原廠保固嘛,
所以買下來了, 寒稅刷卡26800有找,CPU P42.8G Ram 512MB ,是否長時間
連續使用否會熱當還不清楚, 因為今早才從貨運送來的

, 爬過文發現有人有使用過熱而故障的記錄, 而實際使用過後發覺華碩這款可
以免開機聽CD音樂, 有人也使用這款notebook聽音樂的話記得別把它丟在通
風不良的角落, 因為它聽音樂雖然沒開機不過光碟機跟主機本身還是有一點溫度
在上升, 如果再加上正在充電中的話本身溫度也是不小的.
買了三臺都是不同廠牌的電腦, 是因為我對品牌沒有特別喜好, 不過在使用過華碩
的機器之後感覺它設計上有很多方便的功能, 例如說使用到一半想暫時離開一陣子
卻不想關閉電腦時可以直接用熱鍵關閉螢幕, 不像其他都得把螢幕闔上才行, 而且
nc6000的螢幕開關做成一個小小突起的開關, 像我現在使用久了這樣的開關會有
一點秀逗, 即使螢幕闔上了它螢幕還是偷偷的給我亮, 不知道亮給誰看的. 其他華
碩還有所謂的PowerGear的功能也不錯, 國產品就是符合國人的特殊胃口, 呵呵~
當然像是IBM 系特有的一點紅也是不錯啦不過滑鼠還是好用一點點, 以及蠻體貼
的LCD鍵盤燈也都是不錯得設計, 只可惜X31都是CN製, 雖然剛開始我對那個地區
製造的沒什麼意見, 不過自從使用過之後發現它的高溫跟不耐久....
CN製還是少了些料跟用心
機型:iBook 14吋 combo drive
主要用途:保險業務 製作傳單 簡報
次要用途:ipod 聽音樂 看dvd 上網
當初為何會選購的原因:
第一台notebook是在五年前藍天的3220,這台真的是沒話說,雖然機體散熱真的比較差
但是很穩定,從來沒有熱當的情形歐!托他的福,我的碩士論文靠他就做出來了~
其實在剛上博士班的時候(大約兩年前吧)
就很想要跳到Mac的陣營了,但是由於當時research需要使用.NET Framework來實作,加上當時與指導教授在修改論文的時候都是word來word去的,因此在評估了很久之後發現轉移後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太大所以就做罷了。在這個時候我的藍天也功成身退。
第二台則是Acer 的c100,這台除了螢幕太小即開機比較慢以外,沒有什麼比較大的缺點
之後由於在今年二月轉換跑道成為保險業務員,在這時就重新評估轉換的可能性,也開始思考並找出如果我轉換平台的可能性,之後把一些問題克服之後了,就採購ibook了~
未來想要換的機種 Apple PB 1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