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BamBam wrote:
確保自己的權益不會有 "損失慘重" 發生才是正確的管理方法
所以,注重誠信而不CONFIRM的旅館,為了確保自己的權益不會有"損失慘重"的情況再度發生,
他們就用消極的方法根本拒絕台灣旅客訂房.就這麼簡單. :-)
記得有一年年底,和友人到大陸自助旅行.因為所有行程和旅費都由友人集中控管,所以我只當個閒人就好.
該友人因在香港有商務朋友,所以也幫忙訂了12/24的旅館到香港過聖誕.
話說因為我太閒了,所以就一直提醒友人要去CONFIRM赴港機位.結果友人總回答我,別擔心,他會留意的.結果到了上飛機前一天晚上他還跟我說他忘了,但別擔心,我們不是WAITING的票子,一定能上得了飛機.....
第二天到了機場,當然不是那麼一回事.劃位櫃枱就說,現在旺季,你們三天前就應該CONFIRM,而且你們又這麼晚劃位,早就沒位子囉~我當場囧rz連哭都哭不出來.....還好友人真的算蠻冷靜負責的,拼命問問到了可以轉晚了一個多小時的另一家公司的班機,直到踏上飛機後我們的心才稍微平靜下來(那架飛機上還有德國蟑螂咧,難怪會有位子)....
到了香港也很慘,那位香港朋友家人在澳洲,他也卡時間要飛去澳洲過節,因為我們晚了一個多小時所以不能接機,而把旅館訂房相關資料交待他的秘書聯絡.人家秘書就一直在等我們的電話怕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不能安心準備過節....直到24號晚上7~8點我們才check in安頓下來,但已經沒心情去一些有慶祝活動的地方人擠人了~
出外旅遊,特別是出國,對,你當然可以不事先confirm.而許多大公司避免損失的最簡單做法就是,直接取消你的預訂,就這麼簡單.像我上述的例子,我真的自己要檢討.友人偷懶沒去confirm機位,我自己拿起電話打一下也不要5分鐘;但沒confirm的結果卻是讓自己掃興外加影響其他2個不相干的人過節的心情~
至於回歸到退貨問題和消費者道德上,國外有一些大賣場年假過後特別忙碌,因為就是有人聖誕彩燈買回去用一用,過完節就拿來退....但這種人的比率很低,一般消費者也會認為那就是丟臉的奧客行為.如果你買一包薯片,吃到最後一口才發現袋子裡有個風乾多時還有洋芋片油味的小強腳,那你去退費甚至要求賠償相信大家都還能接受.但如果只是消費意識過度膨脹到不合理的程度,就算廠商願意給你退,但其他消費者還是會鄙視這種行徑吧.就算你在美國買一雙鞋子,都穿過磨損了經常也仍然可退,但說出來大家的反應比較多的應該會是那家廠商值得信任或客服不錯,而不是該消費者做的好吧~ 至於商家要不要用這種方法來贏得口碑,是要以大多數消費者的觀感而定,而不是以少數奧客的行為來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