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真的看不下去了,所謂的筆電大廠請誠實的告訴消費者你們筆電的散熱能力


ProperGeezer wrote:
醫生本來就不能推薦藥...(恕刪)


我開始覺得你是律師了
基本上我辨不贏律師我不想浪費這樣的時間
我會用行動和科學的事實來證明我說的
文字陷阱我已經不想在跳了
網軍來了
胖哥 你又要忙了
沒關係
關關難過 關關過
胖哥加油!!

地瓜超人 wrote:
我開始覺得你是律師了...(恕刪)
他們繼續說就算囉

我們繼續買我們的MSI

胖哥你繼續賣你的MSI

他們覺得“如此”就算了

至於觀念,有散熱問題到你店裡處理的話再“輔導”就好了

(前提是MSI的服務和CP值不變的情況下)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其實我幾乎可以確定那位網友不是網軍
在台灣要當品牌的網軍其實很可憐
錢少就算了
資源更是少頂多就是有機器可以測可以玩
很多細部的規格
甚至一些原廠的數據資料都沒有
很多人憑的就只是一個對品牌的熱忱

最近各家筆電的銷售都不理想
大家的壓力都很大
應該也沒有網軍有精神來跟我辨這些吧
網軍也沒有甚麼不好
重點是原廠給的教育資源
他們就只有辦法學到那麼多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

地瓜超人 wrote:
我並沒有逃避任何你的...(恕刪)

『任何一個人標榜哪一家散熱絕對比哪一家好的人,立論都是無法成立的,因為任何一家都中槍過!』

kmh56789 wrote:
『任何一個人標榜哪一...(恕刪)


這樣的說法如果成立的話
任何一家的汽車都有撞死人過
那不就每一家的汽車安全性都一樣嗎
真的是太好笑了
不知道怎麼會有人去相信這樣的論調
地瓜超人 wrote:
這樣的說法如果成立的話
任何一家的汽車都有撞死人過
那不就每一家的汽車安全性都一樣嗎
真的是太好笑了
不知道怎麼會有人去相信這樣的論調


汽車安全性是測試『耐撞能力』還是『撞死人能力』?

要是測試的是『撞死人能力』,那確實每一家汽車廠都一樣呀,誰家車廠的車不撞死人?

又在混淆邏輯了...

ProperGeezer wrote:
汽車安全性是測試『耐...(恕刪)


講的真是好阿
那這樣就表示能夠用科學的方式量化的部份是可以比較的
微星的筆電目前也確實是保養速度最快速且最容易的
這要證明真的太容易了

在來導管目前個家的技術能力也都差不多
粗細和數量就是導管效率的代表
這也非常容易能夠證明

在來散熱的能力就是跟風扇的排風量和散熱片的表面積有關
風扇的部份同尺寸的話其實只要看電壓和電流的總合就知道風扇的強弱了
如果不同尺寸越大的出風量越多
越厚的產生的風壓越強
這些要證明也都非常的容易阿

就你的說法"我的結論是『任何一廠都有中槍的記錄,所以很難講誰好誰不好』"
這不就只是在用不良率或是產品設計不良的產品來模糊焦點嗎
明明就是非常容易科學量化的東西

我這樣講好了微星的機器平均拆風扇保養不用5分鐘
其他的品牌就我的經驗來說平均都在10-15分鐘以上
且要拆到c蓋的部份就有超過7成以上的使用者無法自己完成
如果還要把螢幕給拆卸下來那麼有能力自行保養的就更少了
要那樣去設計機構有誠意的廠商就永久免費清灰塵阿

在來目前一台筆電有用到3隻以上的導管的廠商也是微星的比率最高
且導管的粗細也有一定的優勢

散熱片的表面積這個部份平均值微星也有相對的優勢

風扇的厚度來微星的平均厚度也是比較厚的
尺寸上同等級的也算是比較大的了
在加上gt680使用的是12V/0.5A的
功率比2個5V/0.5A的還要高了

那麼多有實際科學數字能夠證明了
確還是這樣用耍賴皮的方式在那邊說每一間廠商都有中槍的技錄要模糊焦點
看你回了那麼多篇的文章了也大約了解了你的邏輯了
故意放一個汽車撞死人的比喻誘你入甕
你比我想像的要容易太多了

汽車安全性是測試『耐撞能力』這可是你說的阿
筆電上面的散熱一樣有很多是有辦法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的
不是用這樣的言語爭論產生的結論算數的

你也已經盡力了我真的也
用數據 證明
跟寫論文一樣

感覺用關刀在揮蚊子

胖哥 辛苦了!!

地瓜超人 wrote:
我這樣講好了微星的機器平均拆風扇保養不用5分鐘
其他的品牌就我的經驗來說平均都在10-15分鐘以上
且要拆到c蓋的部份就有超過7成以上的使用者無法自己完成

這個叫『科學量化』?你是按照哪一份資料得出,其他廠牌拆風扇保養的時間平均在10-15分鐘以上?統計資料在哪裡?還是憑你的印象派?

你這個『科學根據』讓我想到英國一個有名的案子叫 Howard v Ogden ,單純憑印象派到了法院,保證夠你受的,還科學根據咧?前面的網友不就有指出你的科學根據一點都不科學嗎?

ASUS U80V 要換CPU的話,大概也就是五分鐘而已,也低於你講的平均值呀!

老話一句,談科學,統計報告在哪裡?

地瓜超人 wrote:
在來目前一台筆電有用到3隻以上的導管的廠商也是微星的比率最高
且導管的粗細也有一定的優勢

這或許是真的,目前有三支導管的廠商以微星最高,但是你的Casuation跳躍得太快,你無法證明別人用一支導管的散熱效果,就是比你用三支導管差。如果有,請提供統計數據,不然又是印象派。

導管的數量與散熱率高低,不見得有絕對的因果關係,至少你沒有證明過這個因果關係!如果你有實驗數據,請提供!

地瓜超人 wrote:
風扇的厚度來微星的平均厚度也是比較厚的
尺寸上同等級的也算是比較大的了
在加上gt680使用的是12V/0.5A的
功率比2個5V/0.5A的還要高了

單純舉GT680能證明什麼?邏輯上特稱命題不能代表全稱,這是基本常識你不知道嗎?

要來這套,我也會呀!華碩U80V只有一根導管,風扇小得跟鬼一樣,抱歉耶,天殺的不熱,神機喔!
(以此就能夠證明華碩的筆電都很低溫神奇,有說服力嗎?)

你要證明微星的散熱率優於其他廠商,行!請證明以下的內容,那就絕對夠科學,而不是假科學:

1. 微星每一個尺寸的筆電的平均工作溫度是幾度?
2. 別廠的每一個尺寸的筆電的平均工作溫度又是幾度?

兩個數據做出來,你的論證就會成立!

地瓜超人 wrote:
在來散熱的能力就是跟風扇的排風量和散熱片的表面積有關
風扇的部份同尺寸的話其實只要看電壓和電流的總合就知道風扇的強弱了
如果不同尺寸越大的出風量越多
越厚的產生的風壓越強

但是你忘記了一件事情,同樣是4300cc的引擎,法拉利就是馬力比別人的大!

意思是,就算你微星散熱器出風量大於別人,不見得就表示你散熱比人家好,有可能你流體力學設計比人家差很多,所以你需要更大的散熱裝置。如果你要證明微星散熱優於別人,你不單純是要證明微星的散熱裝置比別人大,同時還需要證明微星的流體力學設計是否優於別廠,請問你的流體力學報告在哪裡?

地瓜超人 wrote:
汽車安全性是測試『耐撞能力』這可是你說的阿
筆電上面的散熱一樣有很多是有辦法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的
不是用這樣的言語爭論產生的結論算數的

是的,但是你的科學結論根本就不科學,在Causation上大有問題...

按小弟長年在歐洲幫台廠打歐盟專利官司的經驗來說,你這點結論上了法庭,保證有你受的!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