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要買第八代CPU的筆電,還是第七代CPU筆電?

謝謝各位提供的資訊.
上週到資訊展去看了一下,目前比較傾向Acer Swift 3(有MX150顯卡機種).
或者ASUS相當的規格的NB
家中的"大朋友"明年上大學,NB的主要目的以上課用為主,打"劍參"是課餘.
Adobe的AE是Best,但不到Must.
所以"重量"也是考慮的項目之一.
透過各位的資訊才了解,除了一般的NB CPU之外,還有字尾是HQ的CPU..........
t-car wrote:
相關評測報導 8 代 U 系列 Core i5/i7 把核心數量直接翻了一番,全採用四核心八線程設計,緩存也提升到了與前代標準電壓 HQ 系列處理器相同的 6MB/8MB,甚至連 Core i5 也有了超線程技術,完全是徹底放開了來升級。但 TDP 維持在 15W,不過根據得到的消息來看,英特爾這一次大大放寬了筆記本成品的 TDP 限制,允許筆記本廠商在 10~25W 之間自由適配,所以很有可能出現雖然大家都是同款處理器,但不同機型間性能差別卻十分明顯的情況。Core i5 8250U 的規格是默認 1.6GHz,四核最高睿頻 2.6GHz,單核最高可達 3.4GHz,比起四核但只有四線程的 Core i5 7300HQ,多核應用表現是最大看點。因為核心數量的增多,8 代 U 系處理器的默認頻率都明顯變低,但在睿頻上一點兒也沒妥協,最高的 Core i7 8650U 默認只有 1.9GHz,但單核最高可以飈到 4.2GHz 去,四核睿頻雖然沒有披露,但 3.2GHz 是保守估計,這個規格已經不輸 Core i7 7700HQ


個人就是買了八代後體驗和測試"不如規格上預期"後,看了各種跑分才意識到...八代 U 系列現在普遍的問題。
目前很多廠牌八代的散熱結構直接沿用七代,而這樣的結果是待機溫度動不動就達60、70 度間 。

這就算了,問題是在於廠商為了各種原因而進行的 TDP 限制,讓八代通常都只能運行在 10~15瓦左右 (甚至我手上這台,原廠設定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 是 44w ,但經過各種測試後無論何時最高都不允許超過 22w ,就算我用上液金+拆殼風散直吹溫度不超過65度也一樣),不提降壓以求同TDP限制下更高效的運作情形,四核八線程的 i7 8550 u多核渲染測試的 Chinebench R15 跑出來的成績大約只比四核四線程的i5 7700HQ 多 5%,比上四核八線程的 i7 7700HQ 僅只有其 70% 的成績,而日常狀況比起單核吃滿...更多的是多核一起運算->碰到TDP牆降時脈...... 理論上的規格終究只是理論。

畢竟目前測試中,八代U 單核運作全滿的狀態 TDP 可能高達 20 瓦,何況現在有四顆...
而有拿到工程版機型不限制TDP的媒體測試,拉高超過 40 瓦限制後一秒就衝上100度直接撞到溫度牆限制,這應該不是能靠改散散熱機構能解決的(在其可攜帶的定位下),就只能依靠明年推出的新製程才有可能克服。

當然,低壓 U 和標壓 HQ 本來就是不同應用場合的產品,拿來比對是不恰當的(標壓就別談攜帶性了...),但偏偏廠商行銷就愛拿這套來唬弄消費者...
各位的回覆對久没碰PC的我,真的是很高深的"回覆".
如果是買Intel "U"系列的NB,我會選擇八代,故不急著馬上決定.
NB除了CPU本身原有的"效能"之外,CPU及GPU的散熱若不佳時,廠商
似乎會以降低CPU的效能(封印?)來設計整體NB,對嗎?

akirachin wrote:
各位的回覆對久沒碰 ...(恕刪)

是的,目前這些限制是寫在 BIOS 中的,據媒體報導說這些限制也是為了避免維修率過高 (CPU撐得住高溫不代表排線、電路板或其他元件在長時間同樣溫度下都可以沒事)。
效能這種東西最好還是直接看符合自己使用場景的分數來做決定,先用現有的硬體跑完、再去看看目標機種的跑分,大概能多少評估下這個購買是否能符合預期。
intel 的 tb本就不能當真實時脈去看。
tb的最高頻率 有時候指的是單核心 或是雙核心。
而不是所有核心。
更何況還有主機板TDP的限制,筆電更是牽扯到散熱問題。

i7 8550u目前的效能也不過跟7300hq在同級別(略高)。

R15約在 8550u是564分(4c8t) 7300HQ是541分。(4c4t)

千萬別看媒體報導就高潮。

真實的使用感受7300hq肯定會比8550U順暢。
但續航力方面8550U肯定更優秀。

假如需要剪輯影片,修圖等等,推薦找hq、hk系列的cpu。 標壓版本。 效能最接近桌電。
假如需求WORLD EXCEL等等文書處理 推薦選擇u系列。 低壓版本 tdp低續航力就更高。


vestigesxu wrote:
intel 的 tb...(恕刪)


比較想知道MSI I7 HQ的CPU 顯卡1060 可以剪4K影片嗎?!

目前考慮Acer的Swift 3(八代CPU版),或者同樣硬體規格的ASUS Zenbook,
Mobile01有開箱及跑分,小叮噹任意門,不知這台Swift 3的BIOS是否有被封印?
另外,若要測試NB的效能,不知要用那個軟體(免安裝版)?一般店家是否願意
配合跑分?
謝謝
店家是否能夠讓您測試筆電效能,這個不能肯定的跟您說。
這多少還是要看店家,或是您可以找找看是否有認識的朋友。

燒機程式的話,可以使用AIDA64來進行。
搭配HWMonitor,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目前的cpu時脈、溫度、功耗等等。

再用官方公布的數據來判斷,此台機器散熱如何,是否有設置功耗牆。
再去判斷這顆8550U是否能發揮完整的效能。

這兩個程式都有提供.ZIP的免安裝檔,AIDA64使用教學可以上網找一下。
關鍵字搜尋AIDA64燒機,hwm直接打開就能用了,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4k影片的剪輯通常時下主流的cpu都能做,差別只在剪輯的預覽畫質,跟輸出速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