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424665 wrote:
因小弟今年考上研究所...(恕刪)
開學潮又到了,很多人都想幫孩子或者是自己採買一台筆記型電腦.
一般人買電腦不外乎看價錢、規格,或者是先定出自己的堅持(EX.I5、獨顯)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看不到的部分需要注意.
這些部分不是個表格上勾勾"優" "劣" 就可以檢單選擇的.
1.你真的需要筆記型電腦嗎?
如果今天要採購時在想的是,有一天我可能會把電腦帶出門使用.是為了"有一天我可以帶出門"才買筆電.
那麼我跟你說,這台筆電真正帶出門的機會少之又少,帶著筆電在星巴克優雅的喝著咖啡打著明天要交的報告?
別鬧了....
在家接著ADSL喝著7-11的咖啡打GAME才是你未來可能做的事情.
實際點,一台2萬元左右的14吋低階筆電,拿來買桌上型電腦,可是可以買到I5、中高等級顯卡、22吋螢幕.
如果只是想買台設備在外面可以上上FB、玩玩推特,那買台9900的平板吧,那東西你帶出門的機會才真正大.
在星巴克拿著7吋平板邊喝咖啡邊跟朋友玩FB豈不是更有閒情逸致?
除非你真得有需要在外面使用電腦或是其他非得用筆電不可的"需求"才來採購這台電腦.
所以..請以實際的需求取向來買.
2.我要獨顯!
恩....如果看了第一點你覺得你真的有帶出門的需求,那...OK.我們接下來看.
現在內顯的技術跟你上次買電腦(可能是4~5年前)已經有大幅度的進步.
I3、I5的內顯已經可以拿來打賽車遊戲,況且對於一個不玩遊戲的人,已經綽綽有餘了.
獨顯效能高沒錯,不過相對的他溫度也高,你的電腦風扇、電池續航、你的荷包都會有顯著的下降.
有疑慮?帶個免安裝的遊戲用隨身碟去跑看看就知道了,在順發、燦坤可能會比較為難店員.
不過沒關係,我換別家就是了,電腦這東西只要哪敢開價錢都不會差太多.
3.XX便宜又大碗,OO又貴又沒效能.
同樣是I3~I5沒有獨顯,某些廠牌可以做到I3沒有獨顯一台40000出頭,有些I5獨顯可以賣你19990.
背後的差異是在??!!
業務都會跟你說用料不一樣,這是商務機種!
多商務兩個字就要你多掏2萬塊大洋出來買?
舉例來說好了,某家姓沛的機種可以從鍵盤倒水下去、請亞洲車神騎車壓過去、讓人高馬大的阿豆阿站上去、....等
就差沒有拿去果汁機打而已,很心動?
你真得有這需求嗎?
一台學齡小小朋友的電腦大概用個3~5年就可以準備換新了.
買台2萬元有找的國民機綽綽有餘.
又或者今天你是個研究者、重度電腦使用者、需要帶著電腦在外面跑的業務.
一台便宜的筆電可能經不起你這樣每天帶來帶去,每天開合數十次.
在充滿粉塵、毛削的地方使用,或者是你的電腦對你來說非常的重要.
一台便宜的機器2年不到就開始出現轉軸無力,散熱不良,機器小問題不斷.
對你來說,獨顯、價格對你來說都不是重點,耐操、耐用、穩定才是選購的重點.
其實總歸一句,依照需求去選擇你要的電腦.
除了帳面上可以筆的CPU、GPU、價錢、硬碟大小、記憶體之外.
記得更重要的是這台機器的體質.以及你真的需要這台機器嗎?
對了....說到thinkpad...預算夠還是要買X跟T系列....EDGE....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