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量產客製化筆電的第一步!

不支援藍芽 , 也沒有 DVI port , 和主流規格有點距離呦 !

大概是怕拿了石頭砸了自已的腳 , 所以要有所區隔吧 ?
gpu模組化可能不太容易
連作顯示卡的國內三大廠
都沒有人要出mxm的卡了
其它廠商能有多大意願
如果不用mxm的話
各廠作各廠的自有接口
那种東西的存活率更低

cpu,ram,hdd雖然目前都可以自行更換
但是你買的時候隨机付的就浪費啦
像偶買這台有獨顯的
結果它附512的ram
偶目前插的是1gx2
原來那條512
店家只回收1k
瞄的
硬碟現用7k100
原來那顆5400/80的
只能拿來外接
好家在是ide的
如果隨机附來的是sata
連外接盒都難找
自行更換是沒錯啦
差價損失誰負責

更別說wireless跟其他的一堆東西了
偶用nb的環境都有電源供應,網路線供應
wireless連用都用不到
或許其他用戶用得到
但為啥偶要買那個屁東西
無線傳輸會比有線來的穩又快嗎
天方夜譚
觸摸板用不習慣的大有人在
偶一向都是滑鼠萬萬歲
一台標榜獨顯可以玩game的nb
要觸摸板作啥
如果有人可以用觸摸板玩重度操作的game(ex:即時戰略,第一人稱射擊)
那他不是人而是神了
希望整個模組化後
可以讓客戶自己選
看是要空著不裝
或是個人比較偏好把觸摸板的空間拿來放獨立數字鍵

個人認為客製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除了cpu,ram,hdd外
mxm的vga卡也該端出來
bios的進階選項都該開一開
nb的bios跟dt比
真的是簡潔到不行
如果風氣成行的話
說不定連外殼都可以選
看要用鋁的還是cabon
如果像nokia的手机一樣可以換殼就更好了 ^^

樓主是聯強的員工嗎?
可以建議一下
搞些不是寬螢幕的机种嗎
基本上寬螢幕真的很難用
除了看電影外
"幾乎沒用"任何應用程式是預設支援16:10
game幾乎都是4:3
玩game不用全螢幕會很難過
用全螢幕又會失真也很難過
就算看a片也是4:3的
T_T
看來大家的想法都很接近...
不過跟我們當初與會時的結論有一點不同的是;無論是我們還是Intel或是代工業者...
我們相當程度的都認為這項商品在初期推展時最大的阻力是"品牌情結"和"保固"!

以品牌來說3C業者由通路商取得這項商品並組裝銷售出去...
客戶如果在兩年保固期內有任何問題就是經由3C業者代送回通路商...
簡單來講就是3C業者變成這台Notebook的"品牌".所以要負責後續的處理!(燦坤賣出去的就是燦坤牌...燦坤負責售後服務)
而目前3C業者只是"經銷商"...銷售出去的Notebook有問題只是"代送"回原廠...
甚至建議客人直接至直營維修站;實際上在處理的人還是原敞的服務團隊!
(賣出去的Acer筆電有問題;請找Acer...)
這兩者有截然不同的商品處理方式...連帶會影響客戶的選購意願...

其次是保固!
目前現階段採取的是零組件分開計算...不像一般NB大廠是一起看!
所以會有保固期計算的問題...
以本體來說還算簡單...但其他零組件就會有問題...畢竟沒有可能在CPU上貼銷售日期...
但萬一經銷商囤積很久才賣掉到時一定會產生問題(畢竟3年實在太長了...)
況且零組件模組化有些客人甚至會自行購買較便宜的零組件自行安裝...
萬一是客人自行購買的零組件有問題結果是得連帶負起協助送修的責任!
(沒賺到業績還要附出服務成本)
這點目前還在討論...希望能有更簡單計算的方式...

另外除了上面這兩樣外與會同仁一致認為現階段供客戶選擇的樣式實在太少...
以外觀來說目前只區分兩種螢幕尺寸共11種品項...而目前市面上一般桌上型電腦的選擇組合至少破百!
差距實在很大...
但代工廠商不可能做出太多近似的成品卻是現實...畢竟要開一個模組就已經是讓許多工程師焦頭爛額了!
未來可能只會朝著材質的方向走...
藍芽模組受限於規格未統一...實際上代工業者在開模時就已經想到了!
所以只有一兩款無法進行藍芽模組的安裝...其他幾乎都可以!
前提是要能符合該模組的規格...
至於顯卡的問題...現階段如果不需要獨立顯卡的客人只能選擇沒有獨顯的模組!
要高階顯卡的客人只好挑搭載高階顯卡的模組...
目前努力的方向是讓客人可以在同一個模組上選擇"要"還是"不要"...
至於讓客人自由選擇顯卡等級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毅力去跟各家廠商溝通...看運氣了!

講那麼多還是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和焦點集中...畢竟眾志成城嘛!
下面是今天組的另外一款同樣由ASUS代工的模組S62J

左側一覽...除了光碟機外幾乎所有的輸出入配置都在這...
由左而右撥接 寬頻 D-sub S-video USBx4 IEE1394及PCMCIA

右側為散熱出風口及光碟機空槽!

CPU的散熱模組...

另外這邊是HD和無線網卡的所在...

安裝完成的模樣...用的是希捷80G 5400rpm/SATA的HD...

快吃飯了!所以妹妹來問我要吃什麼...
另外一提...這台機器她也會組!

開始灌OS!
SATA無需安裝驅動即可安裝OS...想必會讓很多人更放心!

這台機器出貨時的大致規格如下-
14.1吋鏡面寬螢幕(可是我老覺得是4:3) 含電池2.4kg
Intel Duo core T2400(1.83G)
1G DDRII 667(512x2)
80G SATA/5400rpm
Nvida 7300/128mb

價格不到38000(不含OS)!
敬請期待下一台本人最喜歡的模組...如果有時間的話...

新三民主義:鄉民,公民,庶民
請問一下這種let top要在哪裡訂購阿??找不到相關的網頁!
請問 你是 順x的員工嗎?
客製化NB好像是 順X 有賣....
而且~~~ 有看到 順X 的條碼
好像還沒結過帳????
請問 3D 效能如何 散熱OK嗎?
bloodfirmament wrote:
下面是今天組的另外一款同樣由ASUS代工的模組S62J
(圖恕刪)
左側一覽...除了光碟機外幾乎所有的輸出入配置都在這...
由左而右撥接 寬頻 D-sub S-video USBx4 IEE1394及PCMCIA
(圖恕刪)
右側為散熱出風口及光碟機空槽!....(恕刪)

你的左右側似乎搞錯囉~因為機器是翻過來的喔..


客製化的nb國外做很多
本身用過的兩台也都是國外線上訂的,國內的倒是沒買過,因不符個人需求
而且是很多大廠本身就有提供這些服務,且在保固方面應該是沒你講的問題
就跟你買他們品牌nb一樣,當然如果帶進來台灣保固可能就比較麻煩囉~
但國內我就很少看過有這種客製的服務,只記得很久前好像有而已
另外可客製化的部分,一般的不說 (因現行機種大部分可自換,ex:cpu,ram,hd..)
較重要的 lcd panel gpu 幾乎都可選擇 (我比較關心這兩個)
有些甚至可以選擇外殼顏色及殼上面的圖案

我想MA可客製部分初期還比不上國外品牌nb吧
但優勢我覺得是價錢及方便取得(購得)吧
至於保固及維修的方面就要看你們怎麼弄再說了
當然是希望越多機種可以選擇,不過初期看來好像還不多
期待推出更多機種,到時候我再來交觀
我想請教的是,樓主貼的這台機型,算是符合Intel提出的CBB規格嗎?

另外獨顯晶片的採用與否,也會影響MB晶片組的決定
像Dell網站上的Latitude D820,如果是IGP,就是採用945GM
如果是要配Nvidia Quadro 繪圖晶片,就必須換成945PM
而獨顯晶片的發熱量,與一般IGP相比,散熱設計上是否會有需要加強的部分?
還是現階段都套同一散熱方式?

仔細想想,NB這種東西要像PC一樣作客製化真難.....在友站看過自行更換高解析度面板的討論串
才知道不只BIOS,電壓、接口等都要改,
如果要將面板也列入客製化選項,那廠商的備料大概會是很大的問題.....

如果作得起來,將S-IPS面板也列入客製化選項,對敗家魔人來說應該爽度更會大增吧~
一個人的夢,兩個人的境;醒來一個人,一個人悲泣
大大能不能提供S96J的效能、溫度等資料,讓小弟參考一下吧。

謝謝~~
其實這種概念,日本早就有了
舉例來說,日本NEC的電腦有所謂的G系列
就是可以在網站上選購你想要的等級配備,還有保固也可以自由搭配
所以可以依個人的需求來增強自己的電腦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玩玩看
我上次試了一下,發現我手上的NEC NB的等級竟然要賣30萬日幣哩!

http://www.necdirect.jp/psp/PA121/DIRECT1K/ENTPND/h/?tab=N1K_Z_TOP
國外很多這樣的服務
以下以 Alienware 為例子
Aurora™ mALX
底價$4,499.00 不要懷疑 是這個價格

可選擇有
RAM 1G OR 2G
HDD 單一各 100G OR 120G
兩個 100G *2 OR 120G *2 別懷疑 他可以跑 RAID 0 或 1

最恐怖的 顯示卡
Dual 256MB NVidia® GeForce™ Go 7900 GTX SLI Enabled
Dual 512MB NVidia® GeForce™ Go 7900 GTX SLI Enabled

網路
Internal 802.11b/g WiFi Card
External 802.11a/b/g


主要是這幾項當妳無聊全選的話 妳會看到 5500多元 恐怖

http://www.alienware.com/Configurator_Pages/aurora_m_alx.aspx?SysCode=PC-LT-AURORA-M-ALX&SubCode=SKU-DEFAULT
這是選擇配備的網址
上面還有
Estimated Time To:
Process Your Order* 2 day(s)
Obtain Items 14 day(s)
Build Your System 7 day(s)
Total Time: (up to) 23 day(s)

要花23天才好 暈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