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k309 wrote:
硬碟效能看你在不在乎...(恕刪)
大大的被賣場的行銷手段騙了喔!
SATA在現階段對硬碟傳輸效能並沒有優勢, 常用的5400或7200rpm硬碟最大傳輸速度也不過30~40MB/s, 還沒用到傳統ATA100的一半頻寬, 換個150MB/s的SATA介面只是畫蛇添足. 硬碟現階段的表現差異主要還是在機械性能, 尤其是轉速. 想要快的買7200rpm就行了, 不用擔心介面問題.
hanawa.babe wrote:
大大的被賣場的行銷手...(恕刪)
SATA (Serial ATA)
傳統的 parallel ATA 規格在 1980 年代出現的時候,就己經將 PC 的標準儲存介面定義為 3 Mbytes/秒。最新一代的介面,Ultra ATA-133,己經更進一步的將傳輸速率提昇至 133 Mbytes/秒。然而,當 ATA 在經歷過一段輝煌的記錄後,此規格對目前的開發人員來講面臨了某些嚴重的設計問題,包括需要 5 伏特訊號的需求、過多接腳數目以及嚴重的排線問題。
Serial ATA 的規格就是設計來克服上述的限制,同時可以允許儲存介面隨著 PC 平台的成長規模而增長。Serial ATA 和現行的作業系統及驅動程式相容,因此可以取代 parallel ATA,同時提供有效的平台供未來發展。它降低伏特數及減少接腳數,並且可以使用較細且簡易的排線。此外,Serial ATA 提供您更快速的 150 Mbytes/秒 傳輸速率。在下一代的 Serial ATA 介面中,速率將增加一倍。
Parallel ATA Serial ATA
頻寬 100/133 MB/s 150/300/600 MB/s
工作電壓 5V 250mV
Pin腳數 40 7
排線長度限制 18 inch (45.72cm) 1 meter (100cm)
排線 寬 薄,窄
機構通風性 差 佳
點對點傳輸 否 是
1.第一代的SATA速度僅150MB/s
2.由於目前受限於硬體因素(最大因素),一般電腦速度不可能到達150MB/s(ATA-133也無法到達133MB/s),兩者實際速度的差異會因個人電腦配備不同而有差異,除非SATA硬碟使用萬轉暴龍不然速度差異不會很明顯。
我想說的是~轉速雖然高~但是平寬不夠大~無法發揮功效~舉個例子來說~
我有一個蓄水池~但是水管很小~流出的水很少
我有一個小池塘~但是水管很大~流出的水很多
這樣比喻不知道合不合理~
http://www1.us.dell.com/content/products/compare.aspx/precn_m?c=us&cs=04&l=en&s=bsd&~ck=mn
(可以到台灣官網打免付費電話問另外也可以自行增減配備)
NVIDIA Quadro® FX Go1400 256MB OpenGL workstation graphics 15.4” WUXGA超廣視角(1920 x 1200解析度)
另外還有一台HP的
http://h50025.www5.hp.com/hpcom/tw_tw/11_28_366_3959summary.html
這台也不錯我有一個客戶是用這台
ATI Mobility FireGL V5000 含128-MB視訊記憶體; 15.4” WUXGA超廣視角(1920 x 1200解析度和16M色
以上這兩台都是不錯的選擇提供您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