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原來筆電的故障率都很高~

Alen Hsu wrote:
這個統計應該有點問題?照理說是量越大的維修率越低,應該越多問題在工廠端都解決了才是,如果hp維修率那麼高,將近1/4,我想他過不了三年後就該倒閉了,光維修成本及換料就吃掉所有的利潤了,怎麼可能還成長那麼多?世界第一大跟第二大的NB廠家,不良率卻最高?!好像不太可能吧,這個數據會不會是某個xx機構作的啊?只從數量上來統計,忘了把分子除以分母。 更何況 hp ,acer, dell, asus還不都從臺灣前五大oem/odm代工生產的,品質應該都差不多吧,不良率應該也都差不多吧



大大有點誤會這篇文章的意思了

這篇文章並不是討論「產品設計不良」,應該是討論經過消費者使用後的「耐用度」
兩個有些微差異

設計不良確實是在工廠端就應該解決
大多數人認知的「不良率」是指工廠出貨時的QC統計,並不是長久使用後的耐用狀況

耐用度顯示的是正常設計、品管QC通過之下,所使用的零件品質,
也就是很多人會抱怨「一過保固就故障」的類似狀況
這應該才是文章統計數字的重點


這篇文章已經明確指出了統計的數量(9個品牌,每個品牌至少1000台,總計超過3萬台)
你認為哪個是分子,哪個是分母??
統計1000台筆電有250台發生故障,要不要扯上市占率?要不要扯上出貨量?

這不是細部的研究分析(分析廠牌、型號、用料、使用環境、故障原因.....)
只是一個很基本的,不論型號與使用狀況,消費者直接感受到的「產品耐不耐用」



另外,網路查到的:
SquareTrade成立於1999年,為美國最大獨立保固提供商,在廠商所提供的產品保固之外,銷售額外加值保固。SquareTrade與超過1萬家零售企業合作,包括eBay、BestBuy等。


根據文章的統計方式,我個人認為整個數據應該是SquareTrade由自己的客戶的維修狀況所統計的


以小弟從事NB工作的經驗,這份報告的研究結果確實是蠻有可信度的,事實上只有DELL的產品才有在研發設計階段就考慮到每個零組件的未來使用壽命,雖然前陣子DELL所發生的事件連帶使的我對它的產品形像破碎。至於HP會得到這樣的結果我想也是理所當然的了。當然現在幾乎所有的NB都是國內廠商研發製造,所以其實國產的品質也不會差到那裡去,如果要說國產的NB確實有那裡比較差的,那應該是買國產的筆電碰到剛買來就常出問題或者不穩定的機王的機率,比外商公司的NB出包機率高。若是從國產筆電的價格和外商的比,那麼或許勉強可以接受一下。
筆電的故障率很高,這本來就是事實。

經常在各個版面遊走的人絕對都可以舉出數不完的新機組裝瑕疵、零件瑕疵、故障案例。

還沒遇過的人,不用鐵齒,遇上個一次就知道這篇報導在表達什麼了。

當然,原本就設定一台筆電只用一年就要換機的人,您可以不需在意故障率高不高的問題。

筆電的保固期,低階的通常一年,中階以上多半二年,高價機種三年保固;亦有廠家提供延長保固方案,多保一年費用大概3000元。在購買新機時,保固期的長短也應列入整體價值考量。

看到這則新聞個人認為還是買一台桌上型比較耐用

未來考慮想買筆電的話可能就以低價為需求
3C產品,
運氣比什麼都重要~~~~~~
而且使用的人,
使用環境也很重要,
單看故障率是不準的,
(再說~~~價位高低也是會影響產品的用料的)
我的Blog zoomike.com
anakin07250938 wrote:
樓上的大大也沒必要這...(恕刪)


HP該檢討 +1

先前公司購入同一批同一型號筆電 三台,結果 三台LCD全部出問題(只是發生時間早晚..而已)
重點是這三台都在使用不到半年開始陸陸續續出現接觸不良LCD無法顯示的問題
可以說故障率 100% ...=.=||
我怎么不会觉得?哦!原来我一直用ThinkPAD...
小弟是買聯強的筆電,可能不是買很大牌子,買的第二年就因螢幕故障送修還好是固內不用花錢,可是第三年就鍵

盤就二鍵故障,送原廠時說因過保換鍵盤要6000多,以至讓小弟後來付檢測費後送到台中專門修筆電的公司修,

費用約2600,但是沒多久又壞了CPU的風扇,又花了1200多 小弟目前是用第四年,覺得筆電固障率還不會很高

,是讓人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不是貓~~我是喵https://www.facebook.com/jinecherng
古有明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當筆電的價格越來越低, 但這些筆電品牌+代工廠還能賺錢的時候, 應該就是很值得消費者思考的, 大家在買NB時, 都在比誰的CP值最高, 看起來同樣的規格, 卻要養的起整個供應鏈, 大家應該會覺得很困難吧. 小弟使用多年的3C產品, 只有一個感想:"貴的不見得好, 便宜的一定有問題". 此外, 在NB產業界做的應該會知道, 不同的機種跟不同的客戶是不同組工程師做的, 同一家公司工程師能力本來就不會一樣, QC team本來就不可能做到完美的把關, 所以小弟以前買NB會先透過管道打聽某台想買的NB是哪組人做的, 再決定要不要買.... 所以每一種廠牌的機種, 都有可能有設計不良的產品,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設計產品也是如此, 能力強的工程師跟Team本來就不多, 這就是為什麼鴻X想要到處挖人, 卻不見得挖得到真正強的工程師. 強的工程師在每一家公司都是寶啊, 除非老闆頭殼壞掉才會讓這種人被挖... 所以, 小弟個人覺得, NB品牌不會代表一切, 看是誰做得比較實際, 既然想買很便宜的電腦, 就要有心理準備用不久...^_^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