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疑問]大家都討論sony,Acer,Asus的NB,那Dell的呢??

哈哈哈 先大笑個三聲
12吋跟14吋的機種比較重量
拿一台啥都要外接的機種 跟 內建的機種比重量
這好像有點爭議歐

再者
我想我買的筆電是"家用"的 不是"商務"機種
如果拿商務機種的價位 來比較 家用機種的 會不會太不公平了點
商務機種有加上一些保密用晶片 還有fingerprinter之類的設備
價位當然高啊

要比較 就拿相同等級的東西來比
就好像 你拿一般等級的牛排店 跟 王品牛排來比較
兩者的基本條件 會不會差太多了一點呢

重視度的問題 我只能說 dell的行銷手腕太過保守啦

至於無敵鐵金剛呢 是還不至於啦
東西總是會有壞的時候啊
只是時間長短 跟 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來斷定

至少我在這次選購筆電 我可是有認真做功課歐
所以 我才會決定在Dell下單啊
因為我是窮苦的上班族啊
況且 加上老婆大人的那台(雖然摳摳夠買一台較好的VAIO 但是老婆大人要的 不敢少啊)
所以有著情況的考量 才會去找"美國冰箱""美國冷氣"來用嚕 ^^
小弟在某面板廠上班,Dell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之一,
如果您考量的是Panel的品質,可以以Dell為目標,
我們只把最高等級的出給Dell....
沒辦法,不給他最好的,他就不給飯吃
Dell在台灣的優惠感覺不像美國一樣
有時Dell USA都會出現超優值的折扣
台灣就沒有

johnlin0623 wrote:
哈哈哈 先大笑個三聲
12吋跟14吋的機種比較重量
拿一台啥都要外接的機種 跟 內建的機種比重量
這好像有點爭議歐

再者
我想我買的筆電是"家用"的 不是"商務"機種
如果拿商務機種的價位 來比較 家用機種的 會不會太不公平了點
商務機種有加上一些保密用晶片 還有fingerprinter之類的設備
價位當然高啊



是阿 你確實得大聲笑笑Dell
別牌14" 的非商用機種 不論價格、重量上
都可以和Dell標榜"商用"的頂級機種直接正面拼鬥了
那請問Dell家用的機種賣個P?→又重 又貴
甚至小狗機這類促銷機種都可能直接侵蝕Dell的商務機市佔!

講白一點
Dell在台灣市場的策略就是倒貨→歐美賣不好的/將停產的貨款
才會想在台灣低價出清

至於你痛恨MIC....的組裝品質
等你拿到Dell實機 再自己細細品味吧
它開模的精確度、用料的講究
還是無法和日系品牌的嚴格要求匹敵
即使兩台NB都同樣是在中國生產
我也非常期待大大的開箱報告
前一次好像是有其他大大分享過
dell 700m
那是dell上一輪全球賣的非常好的一款
也是inspiron的家用機種

也有大大分享過x1
雖然有人覺得x1賣太貴..
但是x1的定位是和x41和sony tx一樣的
所以我覺得是降價和促銷不夠靈活....本身定價還ok吧
dell 在台灣定價一直都不過活吧
網路上的大降價也很少..幅度也不比美國本土..所以才會吃鱉吧
看完各位大大的建議
我想我還是不要分享好了 省的說完 又被轟
小弟只是覺得 要比較 拿同樣的東西出來比
這樣才是正確的比較方式

你拿12吋非all in one的機種 跟 14吋all in one機種比較
本來重量差就較為不公平

我想我也只是好意提供另一個選擇性
並無誰好 誰不好的意味 在前面的回文中
我也有提到個人對於VAIO的觀感 只因經濟因素的無奈
既然某位大大覺得Dell 不值幾個P

那我省省了 省的又被筆戰
繼續潛水去

我覺的每個人想法和意見本來就不一定相同~
自然會有認同你的人和不認同你的人~
至於c/p高與否並不是很重要~
重要是自己用的高興與否比較重要~
我還是很期待你的入手報告希望能看到你分享出來~
講到DELL,我個人以後絕對不會買他的東西了。
話說小弟的第一台電腦室Compaq的M700,老婆用M300。
在一次的機會看到學長買了一台DELL的機種,對他的螢幕讚不絕口,
一般的銀幕,白色的部分都會有點類似燈管老化氾黃,而DELL的銀幕是比較偏青色的白,就是色溫比較高的感覺,因此對名聲遠播的DELL印象深刻。
後來,兩年前的八月,因為M700已經老化到一定程度,當時有個學弟剛買電腦,是用電話訂購的方式訂購了三台DELL Latitude D600商用電腦,當他聽到我也要買電腦,於是就跟我講他剛剛買,又介紹他剛電話訂購的SALES給我,因為我們實驗室另外也有學弟要買電腦,於是我們一次訂了三台,在當時個規格真是棒!14吋螢幕解析度1400x10xx,這可是15吋才有的規格,那時候已經搶先採用,CPU Cen- 1.4 or 1.5(忘了) 藍芽, ATI獨立32M顯示卡,802.11b/g,該有的都有,平均一台五萬六,在當時同樣配備的HP也要超過六萬三以上。當時以這個實惠的價格買到這麼好的配備,心裡真的很高興。
買來之後,就開始他的使用過程,用了一陣子之後,發現他的上蓋邊緣逐漸的掉漆,沒多久,邊緣處漸漸的可以看到底部的金屬,可以證明他的上蓋是合金的(這該高興嗎),過了一陣子,發現他的上蓋關起來很不順,不過用大力一點還是可以開關,不過情況越來越糟,過了一陣子,有一次在開蓋的時候,啪一聲,發現右邊的蓋子開關斷掉,於是好奇的我把關節的地方打開來看,天啊~~不可逆反應,竟然在包住卡損的"底座機殼"斷掉,打電話去問說是人為因素,要自己花錢修理,真的OOXX,想說算了,還有一邊可以撐,撐到年底在來買新的,可是,果然用料不好絕對不會是一處,沒多久,另外一邊也越來越緊,最後也斷掉了,壞調的地方一模一樣,是底座殼的地"崩"掉,換句話說,要換的話要整個筆電的下半部(類似PC的機殼)整個換掉,筆記型電腦又不是PC,那不就整個東西都要拆下來重新放上去喔。雖然還在保固內,想到DELL的維修天價,算了!念在他的銀幕還是很棒的情況下,後面自己鎖個架子,放在家裡當PC了。

經過這次經歷,我對DELL的組裝跟機構已經完全失望,因為拆開關節來看,他的套桶看起來很廉價,很像家裡鐵門在用的那種方式,一不小心就會變形卡住。而且斷掉的地方,如果是銀幕卡筍的部分就算了,竟然是底座的部分。這麼不起眼但是重要的地方竟然這麼脆弱,唉~~
所以,COST DOWN下加上行銷的費用這麼大,只能用亮眼的外表來加分了。
一些重要卻不起眼的機構,勘用就好,反正用個一兩年你就會想換。
所以結論:如果你要不錯的螢幕,便宜的價格下有超值的配備,DELL一定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如果你注重細節的設計與耐用度,考慮一下。

PS 因為是上班時候偷打的,回去有空再把一些用不到兩年就出現的問題照片貼上來吧!
個人使用經驗
小弟於去年來到美國...第一台LAPTOP就是各位大大所說的700m....為何呢?

因為小弟在當地認識一位之前在台灣DELL工作的主管...他推薦我的...但他強調...在台灣買DELL....盡量不要挑非商務機種...因為台灣DELL不重視這塊市場...所以不備料維修...但在美國...無所謂...都有料件可以修...
當時是第一手拿到....(這表示沒COUPON可以用...)但牙一咬...想著...只要它好用...也值得阿...拿到後.....感想是.....

Pro:
鏡面真的很不錯....
售後服務很棒...美國...台灣不知道...

Con:
1.體積雖小....但是..."好沉"阿........加上有點大的ADAPTER....真是有點"甜蜜的負擔"
2.容易掉漆....
3.電池不夠力
4.有點不是很美....真的...有點小廉價感...別打我...個人感受
5.最大的缺點:
過了3禮拜(而已喔)....dell竟然提供coupon.....當場少了35%.....然後你看到別人花比少的錢...規格比你好的同一台機器....那...真是....
不要小看這種感覺...真是讓人不舒服....
當下就決定不要再買dell laptop了....
Conclusion:
小弟個人感覺是: 在這邊,,dell主打的是便宜及售後服務..若是我在台灣...套一句我朋友的話...在台灣賣這麼貴......而且售後服務又沒有美國這麼好(美國是派人在你指定時間,到你指定地點幫你修)...最大的兩大優點都沒了...沒理由在台灣買dell阿...

最後,再用了大約一年後...就上yellow page賣掉啦.....幸好我動作快...賣掉隔天...dell又推出新coupon....只要用我賣掉的價格加上150就有cpu更快...硬碟更大的新版 700m.....(買我二手機的那個人大概超吐血的吧...)

總之...買東西是一個感覺....若你喜歡...那就買囉....大廠...若以market share來說. ..dell卻是大廠..但不重視台灣市場的"美國"大廠是你想要的嗎?..
不贅言..."福氣啦"....

純粹個人體驗分享....Peace

沒廣告當然就沒知名度啊
沒知名度當然就賣不好啊
不然SONY的DC如何搶下台灣第一的市場,都是靠行銷啊

Dell四個字給我的感覺很穩重,雖然我沒用過它的東西XD
不過還是很期待樓主的開箱報告
NB因為多了重量這個因素,所以價格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也沒什麼好比較的 自己合用就好了
不然如果只看C/P值,日系的大概都可以拿去丟了,只有國產的能買了
一樣的錢、一樣的SIZE、一樣的重量、國產品牌規格硬是好上許多
但還是有人會去買日系的啊 畢竟 一樣的錢就能買到VAIO 感覺不是很爽嗎

電腦規格夠用就好 買再好的 半年後還是變成屁
再說明年NAPA就要出了 到時效能不知會如何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