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註:本篇改寫與節選自筆者於medium發表的文章,想說轉到mobile01上較有機會被注意,給其他想挑觸控筆電的人一些參考)
 
這邊要談的屬於比較進階的部分,對只會在Windows上使用觸控筆電的人來說看看就好;但對由於某些原因(如程式開發),需要執行其他作業系統,像是各類Linux發行版的人來說,或許可以參考我的經驗與作法。
 
關於Linux的簡介,以及如何在裝有Windows的電腦上使用Linux的各類方式,有興趣的話請看這篇的完整版,這裡以筆者新買的Pavilion x360(2020版)為白老鼠,直接跳到「將Linux安裝在隨身碟上開機」的過程補充與測試結果。
 

隨身碟安裝Linux的過程補充

至於隨身碟安裝的詳細過程,由於前人之述備矣,網路上中文的教學文數量不少(但建議看近幾年的,安裝程式的截圖與新版作業系統會比較相似),這邊只挑一篇作者想法與我比較相似的:帶著走的開發環境 — 把 Ubuntu 裝到 USB,並依個人經驗稍作補充:
  1. USB隨身碟除了(2020年可以買支援USB 3.1/3.2的),也建議容量稍微加大(64G以上,方便安裝應用程式)與體積盡量縮小(建議挑微型隨身碟中較快的,插在筆電時比較不突兀;反之不建議行動硬碟,體積過大)。 如個人挑的是體積最小的款式使用時機身只會稍微突出,筆電拿起來不太影響手感,更不容易不小心撞掉隨身碟而當機。
  2. UNetbootin還可以自動下載選取的Linux版本,也可以另外下載使用清單中沒有的映象檔,製作安裝用的Live USB很方便。
  3. 不拔掉裝有 Windows 的硬碟也是可以安裝,只是在過程中選擇安裝位置時,一定要從磁碟分割數量、硬碟大小與已用空間等磁碟資訊確認沒有選錯
  4. 安裝過程一切看似順利,到最後卻顯示失敗的話(尤其重複好幾次都是如此),有可能是因該隨身碟的分割表格式設為MBR而非GPT,既使忽略失敗訊息仍無法開機進入Linux畫面,這時需要轉換格式後重新安裝(如在Windows下執行DiskPart)
  5. efi partition在Windows下也能看到(還無法完全隱藏),裡面的檔案沒事不要亂動,可能會影響開機(甚至得重裝)!
  6. 承上,如果改天隨身碟要整隻格式化,efi partition會無法輕易刪除,一樣需要用DiskPart處理掉
  7. 因為Ubuntu等Linux發行版的時鐘,預設是依照UTC(接近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比台灣(+8時區)晚8小時,從Linux重開機到Windows時間會跑掉,故長時間使用雙系統的話必然要處理好這「時差」問題。

如何切換雙系統開機?以Pavilion x360與Ubuntu為例

假設Ubuntu已經確實安裝在隨身碟上,但由於現在電腦多半有Secure Boot(安全開機)的安全限制,其他完整的作業系統除非有特別支援(如Ubuntu最新版20.04 LTS),會「因有安全疑慮」不能直接開機,得關閉Secure boot(各類電腦方法不同,得個別看操作說明)。
如果還是不能開機,則需要到UEFI/BIOS檢查開機啟動順序(也因電腦操作方法各異),將名稱含EFI、隨身碟品牌名稱的選項往前移動,大部分的電腦到這邊應該都能順利以隨身碟開機,成功進到Linux畫面(我現在使用的桌電GA-Z97-HD3主機板,和之前的SP4,都是插隨身碟後就能進Ubuntu,倒是前者從Ubuntu關機要進Windows前得先多重開機一次,原因不明......)。
若依然出狀況,像我現在用的Pavilion x360插隨身碟後會閃過一行字後無限重開機("System BootOrder not found. Initializing default. Reset System."),不強制關機會進入迴圈。 其實我當下並未查詢該錯誤訊息,而是反覆研究系統開機排序,意外發現開機後若先進入開機選單(和UEFI/BIOS的開機順序設定不同,是指當下開機的設備選擇),選擇用隨身碟的啟動管理員(boot manager)開機,就可順利進Ubuntu畫面。
 
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Pavilion x360(2020版)剛開機按"esc"鍵會出現啟動選項,再按F9可以選擇該次以哪個裝置開機
 
因應這個情況,我將UEFI的預設開機順序中Windows的啟動管理員移到最前面(預設就是進Windows,避免如段首出現的錯誤);等需要用Ubuntu時,再插入隨身碟,進入開機選單再選用隨身碟Ubuntu的啟動管理員開機,形成每次Ubuntu開機的例行公事(進Windows無論是否有插隨身碟則無需動作)。
 
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因此之後開機時,會選有ubuntu字樣的選項按enter(這邊不知為何出現二個,但選任一個都可以),就可以用Ubuntu了
 

Linux的硬體相容性:觸控行不行?

Linux的硬體支援度其實不低,只要不是太新(如一年內)或少見的,安裝好後通常電腦必須的硬體(CPU、記憶體、顯示卡等),至少可以開機進主畫面使用(完整支援度則是另一回事……)。
至於較新穎或冷門的硬體,就得看是否已有驅動程式,除了知名廠商可能會主動提供檔案安裝,或事先宣稱對Linux的支援性;也可能有熱心社群自發製作的補丁,或是網路討論有提到某款機種實際測試的情形;如果網路上都沒有,就只能在新機上賭賭看運氣了……。
廠商方系統Ubuntu來說,官網有專區列出確定可以支援的筆電列表,電腦的主動支援以戴爾(Dell)聯想(Lenovo)惠普(HP)為大宗(官網各有提供相關引導),只要是名列其中的機種(以商務機為主),基本可直接使用含觸控的完整功能。
社群方以我之前用的SP4為例,由於規格相對另類,在Linux上預設只能當一般筆電使用,想「解鎖」的話需要如專門社群提供Surface系列的改版核心(Linux Surface),Ubuntu以外的常見發行版也可使用,依Wiki指示操作即可支援多數硬體使用,如我之前測試能順利使用觸控螢幕與手寫筆
最後是現在的Pavilion x360的經驗,其實因為我這台是10nm最新機種,網路上能參考的討論只有14nm或更舊款,當初只因幾篇有提到舊款觸控螢幕可以用,才決定「賭一把」自己買來測試,結果大致是成功的!
 
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成功在Pavilion x360上使用Ubuntu,且支援觸控(可用手寫筆點擊登入畫面)
 

Pavilion x360測試:體驗和在Windows上差不多,已知指紋辨識不支援

順利開機進之前裝好用過一段時間的Ubuntu後,我便先後用手指觸控與手寫筆點擊登入帳戶皆有反應,能進到輸入密碼的畫面,且登入後點選各圖示也沒有問題,甚至開啟相當於Ubuntu小畫家的KolourPaint測試書畫也很正常。
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手指直接觸控塗鴉OK
 
觸控翻轉筆電也可以玩Linux平板:用隨身碟建立Ubuntu雙系統與觸控手寫測試
平板模式寫字"test"OK!
 
除了觸控手寫沒問題外,相關Pavilion x360主打的機身翻轉竟然也能像在Windows一樣,螢幕旋轉角度超過180度時自動停用鍵盤以免誤觸,等於帳篷、直立或平板模式也完美支援! 此外,前置鏡頭在Ubuntu上也能使用
然而,後來仔細檢查其他各項硬體設定後,還是發現有些Pavilion x360的功能目前在Ubuntu無法或不正常運作,例如目前指紋辨識器無法使用,只能以傳統密碼輸入驗證帳號,且「靜音」功能鍵無法在開啟時亮燈,還有具備額外按鍵的滑鼠只能使用基本功能(左右中鍵與滾輪以外無作用,這其實不算電腦的問題,只是順道提及),除此之外使用上並無問題,就和在Windows上操作差不多。
 

總結:使用前先查資料,不然得親手測試

考量Linux在所有作業系統的市占率仍偏低,如近一年統計約佔2. 18%(還不分發行版),比Mac近10%還低;如果還考量到發行版的分化,最熱門的Ubuntu也才將近1%,在作業系統生態圈根本是「稀有動物」,因此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若Windows那般齊全,很多時候只得靠自己查找資料或親手測試(再解決不了大概也只能當無解......)。
最簡明的結論:珍惜生命遠離Linux(X)要入坑的話必須勤爬資料,以本文主題來說,要善用機種名稱與"ubuntu"、”linux”、"touchscreen"等關鍵字去搜尋(通常是英文資料),才容易判斷想找的機種是否有支援,不然只能靠實機親測(通常得自己買,或能厚臉皮拿Live USB去賣場測試?)。
 
(備註:本文屬於HP Pavilion x360 14-dw0058TU (2020) 筆電開箱系列文)
2020-07-19 15:59 發佈
以前也常把用了幾年的Windows Platform PC
改裝Linux platform來玩玩
有Ubuntu, Linxmint
一開始覺得Ubuntu超好安裝好用
後來朋友介紹Linxmint,感覺也不錯
對目前的需求只要上網、Youtube、打打簡單文件
其實需求都夠了~~~~

現在分享的文章愈來愈少了
好文章,幫你加分~~~
我的建議比較簡單
樓主既然會使用Linux,那何必只將Linux放隨身碟,效率絕對不如電腦的固態硬碟。
直接使用Gparted來切出固態硬碟內沒使用的空間30GB來安裝Linux一定綽綽有餘,效能也更好,還能和Windows共享資料。

我是10年前老筆電,現在工作上的需求已經足夠不必升級(文書,簡報,統計,上網,偶而剪剪片子)
因此選用了能最小耗費記憶體的Lubuntu,用LxQt桌面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切回Windows開機了(除了報稅,要用讀卡機,Linux對讀卡機的支援可是重傷)

所有的操作(點擊之後程式反應的靈活度)Windows好像拖車拖不動(硬體舊沒辦法),所以操作體驗上也回不去了。

我的剪片軟體Openshot


我目前使用的版本資訊,我的CPU = Intel Centrino SU-4100雙核心 1.3GHz,超級落後的


我現在的Lubuntu桌面(最近Lubuntu被 It's Foss的網站批得一文不名,貶得離譜,可是我還是試了就回不去了,我愛用台灣PCMan洪前輩的貢獻...)


謝謝您的教學,希望對於想要試Linux的人是個明燈,也希望大家像您一樣愛用Linux!
cremaster4471 wrote:
我的建議比較簡單樓主(恕刪)
嗯,因為我想在不同電腦上執行同一套作業系統,才會選用迷你且快速的隨身碟,以減低與固態硬碟的差距,且實際上用起來很順,感覺不到硬碟慢的問題(執行Ubuntu的桌電是4代i5+16G RAM)
 
像我之前寫程式時,因為舊的筆電效能不夠,為了之後方便轉移到新筆電使用,必須裝在隨身碟上先在桌電用,等舊筆電掛了換新時,直接插上原本的隨身碟就能用到已經設定好的Ubuntu:無價
若要能大量使用者
得要有夠吸引人的軟體
0931779549 wrote:
若要能大量使用者得要(恕刪)
同意,Linux平板是非常小眾的用法,甚至本質上只是能觸控的作業系統而已,對觸控優化的設計不多,當作附加功能比較適合;
然而,以Ubuntu來說它的應用程式數量其實也不少,如這篇所列舉的,其實也支援觸控甚至手寫筆的操作(如繪圖程式)!
其實用LINUX久了就習慣了。
一周前撿便宜買了新筆電(Fujitsu UH-X),就把Linux Mint安裝在nvme的外接USB
使用上都很ok, 只是一開始安裝要特別注意Win10的Bitlocker.....
Ubuntu基本上應該可以bypass Secure Boot & Fastboot.....
問題在於Bitlocker, 只要WIndow Boot Manager偵測到異常
就會要你輸入修復金鑰.....最好關掉系統的加密功能....
省得麻煩, 到目前為止, 一切OK~
反倒是10多年沒用Windows很不習慣.....
kazami2004 wrote:
其實用LINUX久了(恕刪)
其實這台在USB LINUX使用上,遇到Bitlocker與WIndow Boot Manager的機會不多,除非LINUX當掉重開時,或開機設定有變動或錯誤(隨身碟或電腦)才可能出現
 
畢竟最大優點是可以在不同電腦硬體上切換使用,插上去就是透過隨身碟開機,不經過電腦原本的開機管理程式
cdmyhome wrote:
其實這台在USB LINUX...(恕刪)

樓主這台我是不清楚,不過後來測試後我發現主要是因為使用windows網路帳號登入,Win10會自動啟用Bitlocker
當我把登入模式切換成本機帳號以後,這個問題就完全消失,grub也正常運作。
供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