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的這邊真的很多業內的在亂洗腦
電競筆電經常就是看規格在亂推
有些筆電不要說cpu的溫度偏高功耗跑不上去
有些筆電在玩遊戲不到一小時之後連gpu顯示卡的溫度都會超過85度c
這樣的筆電跟本就是過熱不好的筆電
一般來說大部份的筆電在原廠的狀況下
大多長時間功耗都只有45w甚至有一些機器還不到
拿i5-8300H或是i5-9300H來說好了
要跑到滿速的功號都是在60W以上的
長時間功耗大多是只有28秒
玩遊戲可能載入完就超過28秒了
所以電競遊戲方面的使用最主要是長時間功耗的表現
不論是i5-8300H或是i5-9300H都是4C8T的CPU
在相同的45W功耗限制下可以比6C12T的i7處理器有更高的運作時脈
雖然i7的在45w的整體效能表現之下會比i5的高一些(跑r20可以證明)
但是i5的表現因為時脈比較高其實大多數的電競遊戲是不輸的甚至更好一些
因為睿頻時間內i7的處理器功耗會拉的更高讓溫度升的更高
壓回45w之後還要讓扇強轉才有辦法把熱散掉
風扇更吵反而讓遊戲的體驗變差,這樣真的值得嗎
基本上i7的標準電壓處理器是有可能搭配高頻DRAM使用的
但是幾乎所有的筆電都沒有辦法裝上去就能使用的
也只有少數的筆電是能在專業的設定下正常使用高頻DRAM來增加遊戲的體驗感受
如果沒有能力處理高頻DRAM的話,i7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其實intel的i5-8300H或是i5-9300H在電壓優化調整之後
功耗大多還是在45w以上,我們這邊的時測大約還是要在52w以上才能跑滿(r15/20的運作壓力)
在電競遊戲的應用方面通常不會到那麼的高負載,有不少遊戲可能只會到40-42w而已
這樣就是已經能夠跑滿了,甚至不需要要到45w的功耗
i5的處理器一般能調降的電壓是沒有i7的來的多的
一般i5的大多是能調整80-120為主
i7的大多可以調整到120-160甚至更多一些
原本i7的能效比就會比i5要來的高一些
在優化調整之後因為能調降的幅度又更大一些
在加上一應能跑滿45w的功耗牆限制,因此效能的提升是比i5更大的
在遊戲應用的體驗上面差距就會更大了,如果在加上高頻DRAM的幫助
遊戲體驗就是會有明顯的差距了
散熱加強處理可以讓運作的溫度降低
風扇的轉速就不用那麼的高,使用時C面的溫度也不會那麼高
整體的使用體驗就會更好,在I7的處理器方面
還可以將睿頻功耗限縮的低一些,讓溫度不會拉的那麼高
反正睿頻功耗跟真正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沒有甚麼差
就開遊戲那短時候有一些差距而已,整體遊戲應用方面調降反而更好
透過上面的說明希望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怎麼選擇電競遊戲筆電
當然每一台筆電的散熱設計還是有差距的
散熱好的遊戲體驗肯定是會比較好的
那些散熱設計比較差的講真的還是避開會比較好
SMH642800 wrote:
那請問一下大師,目...(恕刪)
ACER的平價機種基本上都是成本高度要求為第一
你這一台因為是I5-9300H加上GTX1650的
基本上發熱量是比較低的,新款的散熱確實也已經比較好
溫度表現應該是會比過去的要好
GTX1650的功耗跟GTX1050TI的功耗雖然一樣都是50W
但是效能高了35%左右,晶片面積更大讓熱傳瓶頸比較小
所以大多數搭GTX1650的機器溫度會比搭GTX1050TI要低

就我的了解散熱應該是改成這樣
會比過去的I5-1050TI好相當的多
算是可以買的了吧

不過捷元的5-9300H+GTX1650的會更好
除非價格更低不然我是覺得捷元的比較好
RAM還是終保,SSD和硬碟還是搭5年保的代理商公司貨的產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