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板電腦和二合一電腦很流行,不過我發現有個怪怪的現象: 平板電腦或二合一平板的螢幕都以16:10 / 3:2 / 4:3比例為主,10~13吋都有, 不過反觀一般筆記型電腦,除了Apple的筆電之外,其他廠牌就(幾乎)都是用16:9螢幕。 既然現在面板供應不是大問題,那為何廠商不太願意推出不是用16:9螢幕的一般筆記型電腦? 是廠商不願意做? 還是消費者不買單? 還是其他原因? ======== PS: 以上所述都以台灣市場為主,希望國外應該還有廠商在做...
Kannushi Link wrote:最近平板電腦和二合一...(恕刪) 平板很多時候要直立使用,所以會使用偏方正的螢幕同樣尺寸的螢幕,切16:9比16:10面積來的小所以面板廠一樣生產一塊基板可以切割出比較多塊16:9面板,成本比較低
4:3是因為以前CRT映像管螢幕做不出寬螢幕當液晶面板出現寬螢幕,4:3面板幾乎是瞬間被淘汰二合一平板都是3:2居多,因為人體工學,做16:9,垂直拿體驗可能不會太好至於筆電16:9應該是成本問題依據液晶基板的尺寸,16:9可以比16:10多切好幾片再來是採購成本,因為現在的廠商很多零件是共用的當全部的13吋螢幕都採購16:9,價格一定比較低假如另外推出一台16:10螢幕,首先螢幕成本比較高,加上採購量不夠多,螢幕成本可能又更高搞到最後,就會發現同樣配備的筆電,16:10硬是比16:9貴2000~3000元,荷包考量下,消費者更不買單
16/9確實是成本考量問題。16/10切10片,16/9可以多切出……其次是「量」的問題再其次,其實是「面板蟑螂」的問題以前大家都是4/3用得好好的,16/10出來的時候,斗大的廣告:「看影片沒黑邊」。不久,16/9的出來了,這群死蟑螂又在喊:「看影片沒黑邊」。幾年前,21/9的面板出來了,這群死蟑螂又上台喊了:「看影片沒黑邊」。43/的影片,以前的心有千千結、彩雲飛,拿到16/10,16/9的面板播放,會沒黑邊。1998年的「火焰之舞」拿到16/10的面板上會沒有黑邊?甚至拿到16/9的螢幕也會沒黑邊。這群死蟑螂,在他們的裝糞的腦袋裡永遠只有一個:「看影片沒黑邊」。現在,只有Apple不跟16/9妥協,仍然維持他家的16/10。16/10我可以接受,確實這種比例的螢幕真的比較好用。尤其在17吋以下的筆電螢幕,可視範圍高不少。我佩服Apple的勇氣,我佩服他們堅持的精神。以差不多解析度來講:1366x768 VS 1280x800,後者是比較好用,而且好用很多。唯獨桌電螢幕,我不會一再堅持16/10,因為面板高度到達35公分以上時,確實要考量頭部上下擺動的問題。只是,筆電螢幕做成16/9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現在筆電用的是16/9的螢幕,其實廠商一直想生產21/9的螢幕,因為這樣廠商可以賺更多。這就是先丟21/9的桌電螢幕試水溫的情況。21/9的螢幕還不是廠商的終極目的,他們的下一步是42/9,因為21/9切一片,42/9可以切兩片。42/9如果是最後的決戰點,那就錯了;廠商的計劃書裡已經埋藏著84/9的比例方案。84/9怎樣用呢?比方寬度是8490,高度就是900,這樣的螢幕很有看頭啊,細細的、長長的,跟彩帶差不多,這種螢幕稱為「彩帶螢幕。」彩帶螢幕的下一步稱為「棒球棍螢幕」,比例是168/9,這時,大約是這樣:寬度1680,高度90。廠商:「我是廠商,要買不買隨你便。」面板廠,歡迎你們作細一點,越細越好。也請Apple本著初衷,不妥協,這樣我們才有真正的好物可用。
Chayah wrote:16/9確實是成本考...(恕刪) 螢幕比例除了成本考量更重要的是考量人眼垂直水平視覺比例的差異單純成本考量就可以要買不買隨便你嗎?全亞洲有多少面板廠及面板產能?多到賣不出去!!21:9大概只有大尺寸或特殊應用或電影工業或醫療用比較可能用到做NB?系統廠和面板廠同時傻了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