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知道EEE PC要出來了,所以順勢將手上的工人舍出清了~~
就是在等EEE PC啦~~全新的破盤價~~只有享受這種新品但是破盤價的歷史性的一刻到來,才是爽快~~
言歸正傳,談談我要說的部份吧~~
EEE PC目前最強的部份就在於,它敢用脫褲子的成本價賣給你來衝量,別家不敢。
你看從古自今的NB演變史,儘管規格如何進化,但是"新品售價"也從沒低於台幣一萬元(含可用的OS、甚至OFFICE等的軟體AP在內)
很多人說,啊那倒不如買中古的NB等等的話~~那都是馬後砲而已! 你若是在該中古品變成中古品之前的新品價能夠買得下手的話,那就不會還拿EEE PC來比了。
中古價比較較宜,誰都知道,但是誰去定義該網拍中的中古價? 有人用5000元的中古價買到了一台比EEE PC規格好的二手NB,也可以大聲地說如何如何地比EEE PC划算等等的話! 誰不知道? 對吧! 那麼,當EEE PC半年、一年後的中古價不是更便宜了,對吧? 那喜歡買中古貨的人,更高興了! 等半年、一年後的中古EEE PC不是更便宜了?
由此可知,EEE PC的訂價,開啟了小型NB的新紀元,即使別家廠商不願看到這種台灣人特別在行的"自相殘殺、甚至斷手斷腳"壓低長期利潤的生意手法,但是華碩還是做了! 那麼,既然微軟事前擋不了,只好事後也順勢推出US$3的什麼學生專屬授權版啦! 低價電腦的特別專用的Bundle價!
這樣一來,得利的就只會是消費者,因為這種價格一下降後,就會一直下去,競爭者若不跟進的話,勢必接不到訂單(短期內的小型NB訂單將往華碩跑),所以不但競爭者會將現有的MODEL降價求售,甚至也會接著做出與EEE PC"差不多"的價格的小台NB來迎戰,而這種趨勢才是重點,會使得小型NB的利潤空間下降,受影響的只會是廠商,消費者永遠是最大的贏家。
大家可以想像,以往NB新品推出時的價格太貴,大家都想等降價時再去買,但是何時才會是最低的買點? 抱歉! 一旦低到一定的程度,廠商寧可規格加強,維持良好的售價也不會持續以舊的規格但是"低到脫褲子的破盤價"來讓用戶買,所以NB的最低價行情維持在台幣19900元已經差不多了。
近一、二年,二線廠開始利用大陸的產能,加上率先砍殺自已利潤的方式又將NB的最低價行情往16990元、甚至14990元的END USER價跑,例如大眾電腦的EVEREX系列、倫飛的12"系列,甚至更多連OS都不附給你了的白牌NB,已經讓END USER嘗到了甜頭,瞭解目前NB的最低價已經是16990、14990這種行情了。
而華碩身為大廠,又帶頭將小型NB往台幣一萬元的底線來探,而微軟又擋不住,INTEL甚至還是首要支持者,競爭者亦抗議無效的情況下,消費者以後就是最大的發言者!! 有錢是大爺!
這種台灣人自砍利潤的戲碼在電子業界不斷上演,所以產業不外移也不行囉~~
NB利潤搞到保五、保六還沒停止,現在只不過是戰線延伸到了以往利潤最好的小型NB方面而已~~大家等著看競爭者的同級品出來吧~~
先預告了! VIA近期內也會推出由各品牌廠貼牌後的NANO BOOK,到時掛什麼品牌不重要,由誰代工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型NB的價格已經破盤了,大家不用再去考慮以往高價(甚至天價的日系小型NB),由台廠領軍的NB大廠殺紅眼的進入小型NB(修正一下,稱為小型可攜式裝置)真正進入戰國時代的開始,消費者可把眼睛睜大了~~早買早享受,晚買更划算~~
至於網上ASUS NB版開了多到不行的主題,討論產品本身價格啦! 規格啦! 相容性啦等等的東西,根本不是我在乎的,因為我只在乎---超低的破盤價!! 而且,這次是華碩帶頭的殺出破盤! 即使EEE PC賣三、四十萬台或是三、四百萬台才算賣得好或不好,都不算什麼! 因為比華碩更沒名氣的競爭者品牌只會一個接一個的推出類似的產品,而且價格也會朝向這個範圍,這才是明年度消費者值得等待,甚至出脫目前手中的愛機,另尋更多元、經濟、方便機種的原因。
hitman177 wrote:
小弟最近剛好也在想這個問題.
以往超小型NB的高價格.
剛好能夠與一般NB的使用者群分割開來.
屬於比較小眾的市場.
由於小弟玩超小型NB多年及多台的經驗,從以前的SUB-NOTEBOOK或是TABLET至現在的UMPC的稱呼,事實上我都將它們歸成小型NB的產品線啦~~(WINTEL架構)
非常高興能夠看到小型NB有如此的"破盤價",我一點也不在乎自已目前甚至還沒入手EEE PC。而是因為EEE PC的到來,使得其他家也得會普遍跟著降價(至少不用在以為小台就有空間一定要賣超)的效應才是我在乎的。
這樣一來,不管買不買EEE PC的人,只要有小型NB或小型TABLET需求的人,都可以有參考價格的目標~~
低價萬歲~~
所以...對於這一類的文章相當的有興趣
P.S.我手頭上的工人舍正是跟Nanoitx買的,現在用的相當的好
------------------------------------------------好了,該切入主題了
市場的定價是跟策略有關係的,
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提高相對的毛利率,
這一個一萬元以下的破盤行情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
與其不論對手有沒有跟進,光是自己的一些高價機種的銷售額一定會減低。
再加上,如果市場跟隨者的價位與品質比自己銷售的水平還高的話,
Asus一直在建立的"皇家"形象會因為低價的EEE PC而落入平民化。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公司會選擇一個副品牌來操作這一個新的市場。
而Asus等於用EEE PC來創造一個副品牌
這個例子有一點像是Civic跟Honda的品牌操作法
相對而言,對於工人舍的品牌設定
在初期的行銷方面,我覺得是相當成功的
光是日本品牌、台灣設計、大陸代工的類uniquo模式
再切入適當的價位
只是後來因為面對市場聲音,而將價格與配備提升
以前的優勢也因為市場的操作可能慢慢的沒有那麼物超所值了
而這也是我會選擇跟Nanoitx買二手機的原因,而沒有考慮新機種
(2.5吋的硬碟、內建藍牙、除了速度慢的CPU外,定位是相當正確的)
Asus本身在操作EEE PC的部分,我覺得應該給marketing記上相當成功的一筆
在目前使用PDA與NB的族群當中,設計出這一個新定價與新OS的新市場
再利用199USD的價位將產品訂在Sub-Sub NB的位階
(對不起用Sub-sub NB來定位EEE PC,因為我想不出更好的詞)
在一些文宣資料上一再強調他的新定位
後來又因為廣大群眾的要求,準備推出XP的OS
把整個產品線從199拉到399USD,Linux到WinXP
可以說是補足了NB的低階產品線。
以Asus而言,這個操作是正確的
畢竟,以目前華碩在市場的定位與排名(簡單來說,是高不成低不就啊)
要在全球NB市場將名次快速提升是相當困難的
高價市場,重要的是品質與服務
雖然華碩在幾年來的成長是大家看的見的,但是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空間
但是近年來面對IBM(現在的聯想),SONY延伸低階產品線的攻勢
還有Dell一直給人的超值形象
Asus的空間已經被壓縮了,再加上Acer、代工品牌、白牌、甚至貼牌廠商的攻擊。
不得不跳脫這個紅海市場,新設一個新的藍海市場
不管有OS、沒有OS、甚至擺明了你自己可以灌OS
明確的定位、大小通吃的客戶群再加上漂亮的定價
......
這樣的一個領頭羊是會在NB市場留下一定的份額的
這樣的操作模式,讓微軟也不得不去推出一個3USD的bundle版
(說實在的,在某些區域,如果這定價再高上去,我想....也沒有人會買這種版本吧)
換句話說,微軟也想利用這樣的一個新興市場來補足wince與Vista之間的市場
而成熟度高的XP是目前最方便操作的市場
對於Nanotix的這個議題
我的結論是
華碩自己創立了一個新的產品線與價格帶,補足了目前在PDA市場與NB市場間的空缺
而且可以以自己的品牌來銷售,並建立更高的知名度
至於低價NB或小型NB的市場
會有一段陣痛期與整合期
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絕對的好處.....
光是從Gigabyte U60產品線的降價
(根本是最差勁的操作手法,Marketing的人要打屁股)
可以看出端倪
goodway wrote: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公司會選擇一個副品牌來操作這一個新的市場。
而Asus等於用EEE PC來創造一個副品牌
呵呵,很高興看到你將小弟工人舍那台用得很順手,這也是小弟近一、二年來換機的"原則"。
我從SONY VAIO UX開始,後換工人舍,再換EEE PC(還沒入手),就是抱持著"貨暢其流"的原則來玩的,所以無論哪一台,小台NB這一塊的確無法取代我們平常工作或在家裏一用就用七、八個小時的大台NB的。
既然如此,那麼東西總是新的好吧! 所以若是以買UX新品的錢來說,可以買兩台的工人舍SH系列、或是買四台EEE PC LINUX版的錢了。
所以,光是從價格這件事來說,就值得還沒買SONY UX、或是FUJITSU U1010的人深思自已是否真要再一頭裁進四、五萬元以上的小台機器,而使用率(每日平均使用時間)卻比不上我們手上那台平實、卻又常用的大台NB了。
本來EEE PC就不是做為個人第一台用的,所以購入成本不能太高,在外上網也好,讀取資料也好,若是折合下來的單位成本太高的話,那會是一種經濟負擔。許多人甚至會為了省下這種經濟負擔,而將平常的第一台大台NB整天背在身上省錢但是形成了對自已身體的荷重負擔。所以,光是機子小台、重量體積小方便攜帶這一點,從以前就一直是各家小台NB、UMPC廠的訴求重點,講得再白一點,若是體積能夠大的話,大家會選擇NB,體積小的話,那即使文件的格式不同,但是為了攜帶使用方便,還是選擇一台PDA或是PDA手機算了。
所以,EEE PC創造出來的取代效應,第一波是取代同類型的產品,例如U60(其實U60是華宇做的,技嘉是貼牌的),或是一些日系的小台機子,包括工人舍在內。但是大家各取所需,所以這裏不特別強調喜好問題。
第二波取代的是像電子字典、PDA類的,因為這類型產品的"連網能力"差,也不像PDA手機至少平常還可以打電話及接電話用,所以純PDA的市場我看是愈來愈困難了~~PDA手機因為還有打電話及連網的優勢,所以暫時還不會被目前那麼低階的EEE PC取代。
但是別忘了,EEE PC的產品策略是從先前的$199喊起,然後"順應"市場需要不斷地推出更高階的產品,所以目前一開賣就已跳至$239,甚至$399了,那麼,再推出XP版的EEE PC,甚至內建WWAN的高階EEE PC也是指日可待的了。(不然它目前預留的MINI PCI-E插槽是做什麼的? 是吧!
想想這個場景,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時,一台灌XP、內建3.5G HSDPA上網模組的EEE PC出來後,直接就可以上網、打SKYPE PHONE出來後,那市場上又會有哪些產品會受到影響? 價格戰又會開打了~~
有趣的還不是EEE PC本身這台產品的話題,而是已經看到了眾家競爭者也看到了這一塊的市場而加緊研發、或是即將推出的"類似產品",一點都不想讓華碩秋風掃落葉地在這段時間佔儘市場。
如果華碩說的目前訂單已接了三百萬台的消息屬實的話,那想想許多競爭者公司光是靠這一個產品線已經可以開一間公司好好地來經營、衝市場了,也不會像華碩一樣要顧及自家其他NB產品線的生意而對EEE PC的價格再三研究以降低負面影響。
所以,我預期小台NB這一塊的市場從現在起會有更多的產品會即將出來,價格水平都會在與EEE PC差不多的破盤價附近,由其是各家一線代工大廠例如仁寶、英業達等也會與抬面上的品牌大廠合作代工更多的小台NB,所以當HP、DELL等品牌都相繼推出類似EEE PC這種價位的產品時,那消費者就能真正花比日系SONY UX, FUJITSU U1010, 或是像華宇(技嘉)的U60,工人舍的SA/SH系列 等等更低的價格來買小台NB或UMPC了。
所以以後帶小台NB出門的人會愈來愈多,已經不是高價的代名詞了~~(PS.我的高價是指高於台幣二萬元以上)
kaoru4f wrote:
小吐槽一下
Ci...(恕刪)
這個部分我沒有引用得很清楚,
...說起來我算是老人一個了....(援用十年前以前的例子來說明)
補充一下
早期HONDA系列為南陽代理的時候,當初只有出喜美一款車子
至於Accord則是美國款的先進口後再國產化
國產化的Accord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而這個例子是在十幾年前
大部分的台灣人誤以為"喜美"是一種品牌,甚至把車頭的那個H符號都誤認正確名字叫做"喜美"
那時,沒有幾個人記得"civic"這幾個字
而大眾對於對Honda則是認為另一種品牌,甚至以為HONDA是喜美的副品牌或者車型
也因此
三門喜美也在後來用CV3的品牌操作了一陣子
在同時,光陽跟三陽都生產Honda的機車
所以即使是HONDA當初在台灣也用多品牌的方式行銷
而這也是我引用這個例子的原因
但是現在看來是不好的例子
因為時代太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