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澳洲莫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運用一個壓電薄膜,來將機械性壓力轉變成電力,而這個原理如果應用在筆電中的話,未來將可能只要靠打字,就能為筆電供給所需的電力。”
看來,能無限使用的電器快出現了...
不過,感覺用這種方式充電應該不能用在太耗電的機制
不然供需應該會不平衡
讓我想到當兵時有人帶的手搖式充電手電筒
原文來源:打字就能供電的筆電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了
taros78 wrote:
>而這個原理如...(恕刪)
同意一半.未必要很樂觀,或很悲觀.
的確未必可以供電給筆電使用.不過如果最後商品化,成品降到很低,而且比太陽能發電還低(指鍵盤,如 logitech 的 k750), 至少可以有點回饋,不吃到電池的電,筆電在外頭應該可以撐久一些.
所以一切取決於成本.這種設備用到keyboard 的製程裡,增加多少成本,合不合算.如果一切都ok,沒道理不用的,不是?
hhlin wrote:
同意一半.未必要很樂...(恕刪)
說實在, 這種在主要操作上作機械能式的發電意義真的不大
專對這個例子的話, 壓電材料的基本是壓力與電能的變換
一般看到的鍵盤行程的部份, 不是對鍵盤導通點施壓, 因此該部份並不是壓電材料用到
壓電材能用的部份, 是鍵盤行程已經壓到底後, 對那個底還持續施壓的部份
(正確說, 是壓下到底之後的那片東西的部份)
要用到鍵盤行程的話, 還是該用傳統線圈式, 但有高成本與增加阻力的問題
而鍵盤是最重要的人機介面之一,
要在這邊節電不如提高打字效率與舒適度, 增加電腦的整體使用效率有益
在這邊為了發一點電而使打字效率降低 (或改變按壓用力度的習慣) 的話, 整體看來反而不利
既有打字操作下作低電量的話是可行, 但這樣的電量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影響.
就少一個基本的微小鍵盤待機電力吧, 有人敲時自動 Wake-u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