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要如何開始? Sharp的手機似乎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定位,但談起Sharp的電腦似乎人們對它並不是那麼熟悉,筆者在買這台筆電之前,心中就是存在著這種疑問,呀?
Sharp ?!
(另外,我沒有好一點的相機,只能用我已經停產的兩百萬古懂相機照幾張破相片給大家看,請大家見諒呀~~~~還有這是本人第一次寫這方面的文章,請大家指教...也請大家見笑了)
今天的主角,是13.3吋,Sharp PC-M4000 ,在日本的代號是MW70J,在日本賣的相當不錯的一台精緻秀氣型的筆電(很受日本女孩歡迎的一個機種)。
規格:
CPU Intel Pentium M 740, 1.73 GHz, 2MB L2 Cache, 533 MHz FSB
記憶體: 512MB (基本) / 最大 1536MB 支援雙通道
螢幕: SHARP 13.3" WXGA TFT LCD, 300 cd/m2 (比我以前桌上型的LCD還亮)
硬碟: 富士 4200 RPM, Ultra ATA intertace (算是靜音的硬碟了)
光碟設備: CD-R/RW & DVD-ROM (不支援燒錄DVD...殘念)
輸出入設備:
USB 2.0 x 2, stereo headphone out,
mic-in, LAN, modem, VGA out
Modem 56kbps, V.92 standard
網路設備:
LAN Wireless: IEEE802.11b/g, Wired: 100BASE-TX/10BASE-T
支援PCMCIA Type II x 1, CardBus port
電池效能: 6小時以上 (這點應該還蠻吸引人的)
重量: 1.7 公斤 (比同等級輕上半公斤左右)
↑ 從螢幕尚未打開時的外觀可以看出,鋁鎂合金的簡單的線條,沒有複雜的裝飾,就連Sharp的幾個字母都是平平版版的印上去來說,走的是一種銀色簡約的風格...
↑ 側面看來似乎也是極簡,從左到右依序是,電源,影像輸出,散熱單元,安全鎖,麥克風輸入,音源輸出,音源的上面是PCMCIA插槽,一樣的銀色色系,就連一般音源輸入輸出的插槽應有的綠色或紅色都以黑色來替代,可以顯見SHARP所要表現出來的一種色調上的和諧。(其實覺得Sony也應該跟進,要不整台都是黑色系,差槽卻是大紅大綠,這點我沒辦法接受)另外,高效能的散熱似乎沒有讓金屬本體感受到強烈的炙熱感,且散熱恐是朝左手邊的方向,並不會影響到一般人使用滑鼠的習慣,風扇也是在機體溫度到某種程度時也才會啟動。
↑ 另外一個側邊是,就是光碟機,雙USB插槽,LAN插槽,可以看到的是,光碟機上通常會有的一些DVD/RW的白色字體,或是一些簡單的面版線條也在這邊都看不到了,Sharp又一次顯現出極簡風。
這張照片是從正面的照片,完全一氣呵成的簡潔,沒有眾多的功能鍵,有的只是幾個電腦必備的五個指式燈和一個SD卡的插槽,它們從左而右是,電源、電池顯示、無線設備、硬碟指示燈、光碟機指示燈。
↑ 底部,似乎跟一般的筆電一樣,沒啥太大的區別,姨? Made in Japan的照不出來?!哈~
↑ 電池打開後就是這樣,裡面也不含糊,還是同一顏色,整整齊齊,乾乾靜靜。
↑ 接下來就是打開螢幕的樣子了,霧面處理過的金屬表面所散發出的銀色光茫,似乎在此時,才給人們感受到Sharp的匠心獨具之處。十三吋完美接合的鋁製邊框,和機身所輝映出來的是一股大和文化所帶來精緻璀璨的美感,(好像有點誇張,可惜相機照不出來.........哀..)
↑ 觸控面版特寫....嗚...有點糢糊....但是可以知道的是~ 藍藍的天空已經充份的告訴了我們面版按紐的反射程度。
↑ 這是最受爭議的一張了, 愛吃蘋果的人一定不陌生,這就是模仿PowerBook所做的PC 版的按紐,就連其旁邊的揚聲器孔的也是仿效Powerbook,所以也有人叫這台是PC中的Powerbook,只是比較小...這樣講許多蘋果使用者不以為然...哈
↑ Sharp最引以自豪的省電模式按紐。共有三種模式。
↑ 調整個項設定的按紐,上面的每一項都可以再加以微調,筆者覺得最重要的還是CPU的電壓,如果是在沒有AC電源的情形之下,如果只是要使用一些簡單的應用軟體,像是上網或是MSN之類,如此一來,可以有效能的應用電源,讓CPU不必做高效能的待命狀態。
整體來說,筆者非常滿意這台電腦,1.7公斤,13.3吋的寬螢幕,未來感銀色的簡約風,電源的管理,高效能的散熱、長效的電池時數、高亮度和清析度的螢幕,這都是筆者都是給予高度讚賞的。
自從買了這台筆電之後,我對於sharp這個標誌所代表的意義,似乎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止是高品質的手機和螢幕製造商了...
Sharp在日本有出高達二十多種機型的筆電,光這點就足夠讓人
但對於要燒DVD或是玩game的人,本人是不支持買這台電腦。
Cnet的介紹影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