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I 在今年 CES 全球消費性電子大展中,正式發表旗下首款遊戲掌機『CLAW』,除搭載最高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外,更將配置最高 1TB 2230 NVMe M.2 SSD 儲存裝置與 32GB 記憶體等硬體規格,其機身尺寸為 294 X 117 X 21.2mm、機身本體重量則為 675g,其機身大小與重量比起 ROG Ally 或 Steam Deck LCD 要來得稍大且稍重一點。此外,MSI CLAW 具備 7 吋 IPS 等級觸控顯示螢幕,具備 120Hz 螢幕更新率與最高 500 尼特亮度表現,規格與 ROG Ally 相同,同時更帶來 53Wh 大容量的充電式鋰電池,能提供最高約 2 小時的續航力表現,根據現場負責人員表示,MSI CLAW 將提供 Intel Core UItra 5 與 Intel Core Ultra 7 兩款處理器機型,均搭載 1TB SSD 儲存裝置,其售價分別為 699 美元與 799 美元(未稅),折合台幣約為 21,000 元與 24,000 元,目前台灣上市日期與售價則未定。

雖然尚未推出真正的市售版,但從展示的外包裝盒其實不難看出 MSI 已經做足了 CLAW 上市前的準備,以黑色為基底的包裝配色搭配實體的產品圖片與產品名稱,看起來就充滿電競風格元素。

MSI CLAW 帶給我的第一眼感覺,是有種結合 Steam Deck 與 ROG Ally 之感,但仔細研究一下整體來說更偏向 ROG Ally 的機身結構設計,尤其是加上類比搖桿與按鍵配置後,其 7 吋的觸控顯示螢幕,擁有 1080P 解析度、500 尼特亮度、120Hz 螢幕更新率與 IPS 等級面板,實際的遊戲畫面視覺感則也與 ROG Ally 相近,但我目前還沒看過 Steam Deck OLED,因此無法提供心得比較給各位,還請多多包涵!
- 搖桿與按鍵(左側)
- 搖桿與按鍵(右側)
- 握柄
- 機身頂部
- 右側板機鍵
- 左側板機鍵
- 專用擴充底座
- 主機放置槽
- 右側 I/O
- 後側 I/O
- 主機背側
- 巨集鍵/輔助鍵(右)
- 巨集鍵/輔助鍵(左)
- 主機內部構造
- 充電式鋰電池
- 散熱模組
下方的充電式鋰電池以目前的遊戲掌機來說,採用 53Wh 電池容量算是目前最大的容量配置,最長能提供 2 小時高效能模式下的遊戲時間,這部分也有待之後的實測數據分享,但以目前的內部硬體配置來看,內建的 NVMe M.2 2230 SSD 是位於右散熱風扇的下方,如果要自行更換或升級容量,看來是要原廠的服務中心才能進行,不過 MSI 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我們,未來正式上市後或許會有改動的可能,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MSI Center M
- 效能模式選擇

布萊恩在現場也實際遊玩 UBISOFT《刺客教條:幻象》這款 3A 遊戲大作,以及內建模擬器的手遊版《音速小子》,首先在操作手感方面,我覺得與 ROG Ally 遊戲掌機在伯仲之間,操作性與舒適度都很不錯,機身溫度的部分,在《刺客教條:幻象》遊戲時,能感受到機身溫度有所提升,但不到燙手的感覺,或許也跟遊玩時間不長有關,1080p 觸控顯示螢幕的畫質與色彩表現相當棒,遊戲的流暢度表現也相當出色,而當下為極限效能模式與自動散熱,不過由於現場的聲音較為吵雜,實在也無法為各位提供散熱風扇噪音的聽感,至於可以不用額外下載安裝模擬器就能玩手遊的設計,我自己算是相當喜歡。
在初次體驗 MSI CLAW 遊戲掌機的心得,我自己覺得雖然機身尺寸還是有點大,但整體的握持手感、操作性、效能表現、畫面品質等部分都相當有水準,這也跟這款遊戲掌機較晚推出,能夠針對消費者的反饋做出的更新與優化,但以目前的設計來看,無法針對內建 SSD 儲存裝置進行更新,算是讓人有點小小的疑慮,雖然可透過 MicroSD 記憶卡進行容量擴充,但面對競爭對手提供 DIY 額外的樂趣,身為同樣以電競系列產品在市場立足的 MSI 來說,似乎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可惜,最後則是 Intel 全新 Core Ultra 系列處理器與 NGPU 的效能加持,加上獨家的散熱系統與 MSI Center M 軟體,只要台灣的售價定位有競爭力,相信還是會為遊戲掌機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