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SI Claw 入手三天的簡單分享


peaceman
wrote:
請問在steam d...(恕刪)

基本上分好幾種類型
一種手機用arm cpu,比如羅技g-cloud用的是高通720的晶片,系統是基於安卓11,可以玩手遊跟nvidia 月租gforec now , 續航長
一種手機用arm cpu 大陸一般通常是白牌低價品,系統是安卓系統,可以玩手遊或者模擬機,續航長
一種amd晶片,有著低功耗以及較高效能的apu,比如華碩的ally、 聯想的legion,用的是windows系統 續航一般
一種是特製amd晶片,就是只能玩steam遊戲的steam deck,用的是Linux系統修改,續航長
一種是intel新款晶片,能耗以及效能比不上amd目前只有Msi一家使用,用的是windows系統 續航一般
如果任天堂switch也算一種那他的系統是自己的 cpu是Nvidia的

各家各有所長intel有thunderbolt,amd有較高效能以及較低的能耗,stream deck就簡化的系統只能相容steam但免去多餘的能耗,g-cloud就只能跟gforec now綁死一定要連上網玩雲端遊戲
使用兩天心得
1.claw效能真的不怎樣,從桌機轉掌機要有先用720p玩再看1080p的心裡準備
2.一般65w雙孔的充電頭只能獨插掌機,另一孔插其他裝置就不充掌機電了
3.ultra 7的egpu還不是很理想,我是接在akitio的tb3外接盒,顯卡1070ti,還是無法停掉intel iris內顯,接上egpu,內顯佔用變很快拉滿100%,比不外接更快非常奇怪,有待之後研究。
4.msi算用行銷包裝,100w充電頭是原本盒裝內附的,xbox會員是掌機登入自帶會送,耳機隔音效果不錯...所以只有耳機跟那個布偶(應該之後送的)是多的
5.智能調節模式挺智障的,每次開遊戲先斷網再斷藍牙,應該有什麼地方需要設定
6.thunderbolt好像是整合在apu裡面,找不到相關的驅動,如果照目前egpu半死的狀況,那真的觀望了
7.如果要用送的100w可以買0.15米美規梅花三孔,原廠送的是1.2米(我沒解開)的梅花線,我是以方便攜帶以及收折,原廠的線加頭加起來實在太大捆了
8.後台好像不會針對遊戲做休眠的動作,一般按下電源鍵進入登入頁面應該是休眠狀態,但是系統功耗是滿的背景還在跑遊戲,不知道是微軟還是微星的問題

這是我這兩天的心得。
sam79106s

斷網藍芽這個之前我也有遇到 , 不過5月多有一版MSI Center M 更新後就正常了

2024-07-15 9:20
35W 單顆CPU 真的效能上本來就會有限制,要跑3A順跑真的宅在家用桌機跑就好
微軟Win 11 後,TB4驅動都是用微軟系統內建的,所以預設開啟裝置管理員會找不到,但裝置管理員下用連接找USB下還是可以看到,而且TB4設備我記得也會有相容性的問題。
然後微軟作業系統應該是叫什麼現代待命模式,反正有跑程式就不會正常休眠,除非去電源選項設定把休眠開出來。
MSI 的快捷介面點睡眠也可以進休眠
我是覺得
1.沒有針對掌機做特殊優化處理,msi center m 只有簡單的開關設定,沒有針對電池充電上限以及全系統電池耗能優化,希望後續能加強,掌機的關鍵軟體別用筆電思維。

2.開了效能跟省電模式以我目前感受到的效果,只有燈光以及最大功耗20w~40w,實際遊戲fps差異感受不太到,我遊戲是FF7 reborn。

3.至於thunderbolt這我幾年前用過,所以才有tb3顯卡外接盒這玩意,甚至桌上型的我也買thunderbolt 3 pcie卡,我不認同整合在cpu內是好方案,我比較中意用thunderbolt專屬主控晶片下去管理,目前usb4的晶片很多,價錢從低螃蟹到高的intel都有,thunderbolt上只有頻寬是否給足問題功耗是外部供電了,rog ally專用的外接顯卡就是amd cpu以及intel thunderbolt主控晶片。

4.休眠問題那就是軟體開發角度問題,關鍵的msi center是否可以設計給以產品取向簡單化需求的玩家,目前看起來沒有,我是買來方便不是買來研究的。

5.早期thunderbolt 3的主控晶片清一色intel自家的,目前是因為對usb聯盟開放等同thunderbolt 3的usb4才有其他廠商。
j62u6

reborn!?應該是remake吧

2024-03-20 16:58
f051770

打錯了 是的 remake

2024-03-20 17:10
更正一下:有購入msi claw請記得要去官網登記

之前以為是已經內附在盒裝內

看來會多送一次序號跟變壓器玩偶到10號截止登記
登記日期到3/10

龍耀賀新春-登錄送LUCKY中龍玩偶

https://account.msi.com/zh-Hant/promotions/redeem/nb_2024_feb_Lucky_tw


購買日期在二月底前

Claw電競掌機早鳥活動-登錄送PD變壓器+Game Pass 三個月序號

https://account.msi.com/zh-Hant/promotions/redeem/nb_2024_feb_Claw_tw

發票日期至2024年年底
抽獎時間:2024年4月下旬
購買發票時間: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發票補登截止時間: 2024年4月10日23:59止,逾期恕不受理

龍耀20-微星龍年季季抽大獎
https://account.msi.com/zh-Hant/promotions/redeem/nb_2024_feb_dragon20_tw
可惜實測性能很慘 筆電版可能好一點 掌機性能比起ROG ALLY 還慘 同低瓦數的情況下 後面的塑膠殼 也真的滿讓人詬病

本來有一點期待 結果不如其他舊的WIN掌機
蜂蜜蛋捲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新版 Ally X 補上續航短版後,無法找到買這台的理由 [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4-10-06 1:26
rock10523

Ally X還補上ram 24g目前其他家沒有一台是24g ram光這點就贏了 因為使用內顯會切割ram 3A遊戲會顯存不足 16g ram狀況下 光著提升從不可玩變可玩就贏對方不少

2024-10-06 15:28
雖然看起來很樸素,不過我實際使用,是主機工藝做得不錯的一台
我認為MSI還是很厲害

看過拆機,在散熱上面有點兩極,CPU核心散熱並不差,可惜RAM跟一些東西沒包到,溫度帶來電阻其實是不容小覷,就是家用筆電的DRAM可以很輕鬆到50度以上,雖然他有內對流,但沒貼個散熱金屬片確實還是有點可惜

效能,目前遊戲掌機都還算不怎麼理想,主要還是帶出門的時間

不過我想最大問題還是INTEL塞了這麼多的實體核心,有沒有辦法像真的ARM那樣省電
目前借用一陣子後發現是不可能,總之看來跟Steam Deck或者Ally用電表現有點接近
但這是客氣的說,其實某些狀況比較差一點,主要問題還是沒做硬體客製化,常常壓不到10W以下,所以你如果要玩小遊戲,不拖重要常效還是選擇全新的Steam Desk OLED,但反過來說高效能25W模式下反而又比AMD微妙的省電,而且有大電池,如果你要高效能遊戲,可能就買這款不錯,但我猜高效能反而省電主因,很可能是某些特效開不起來,這讓整個負載低下來,未來驅動更新若能支援,或許反而是負效果。

簡單說,以省電而論,不開特效就找SD OLED或Ally,但若要全開就這個MSI

MSI這款反向是軟體客製化為主,例如NPU的一些設定,但MSI不是做軟體起家,可能無法養一個好團隊長遠針對掌機
就看看未來有沒有發展
有競爭還是好事

其實我更期待強悍版本的ARM,即便Win遊戲有限,但它進步很快,而且其實就雙系統就可以了,多個Android,就看對岸有沒有創意去做,畢竟以前都對岸在嘗試這種奇葩的路線為主
sam79106s

可惜現在WoA 還是有轉譯層降效能的缺陷 , 期待未來了

2024-07-15 9:21
rock10523

全開特效算了吧⋯掌機能不差畫面玩就不錯了 那性能不如筆電或桌機獨顯 在那全開⋯

2024-10-06 15:30
看起來不錯喔
這種手把不可拆的設計,蘑菇頭飄移怎麼辦??
只能送修?
f051770

保內送修 保外自己修 類模組化的構造 不難

2024-06-03 2:58
下一代 Claw 8 AI+已經在Computex放出消息了,
螢幕變更為8吋,
電池提升為80wh(同ROG Ally X),
額外增加一個 Thunderbolt 4(變成兩個?),
規格由Intel Core Ultra Meteor Lake提升為 Luna Lake,
AI運算能力大增,GPU性能不知能否追上 Z1 extreme?

各位怎麼看,Claw 8 AI+ or ROG Ally X?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