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這幾天使用心得:
本身有SteamDeck LCD版,這台SD除了拿來玩天際線2外(用SD玩到40萬人口),最多的是拿來玩暗黑2獄火重生,SD玩D2R真的是綽綽有餘。
D2R在SD下可以穩定跑FSP60,完全不LAG,但SD就真的是老了,已經自行換過一次電池,但跑複雜場景時,風扇音量有時還是會很大聲。
10/17日上ASUS官網訂購這台ROG XBOX Ally X後,10/18就收到了。
有幾點分享:
一、因為剛上市,新機開機後要更新很多東西,除了Win11系統本身的更新外(可以更新到最新的Win11 25H2),還有ROG介面系統的驅動等的更新,還有實體的韌體跟驅動會更新,所有大大小小的更新跑完,大概需要花2到3個小時吧。
二、所有大大小小的更新跑完後,這台就是完美的3A遊戲PC掌機,雖然我只是還拿來玩D2R為主(笑,效能真的過剩了),但拿來玩我的天際線2的四十萬人存檔,就可以跑得動了,本來的SD玩到40萬人口時,FPS完全都在5以下,現在則可以順利玩(還沒時間調教天際線2在這台新機的圖形設定)
三、這台ROG XBOX Ally X介面,因為是Win Base掌機,所以把各大遊戲平台的介面都整進來了,除了XBO本家的介面外,Steam、EPIC、GOG、UBI、EA、Battle.net都有整進來,而且各大平台下載完成後的遊戲,他會全部把它收納進去Ally的遊戲庫介面內,真的是一整個方便啊。
四、這台主機的外放喇叭,真的是享受,我從SD改玩這台,真的是有感的提升檔次,休眠的話,ASUS應該是有針對這台主機去做優化,沒有人家說的休眠後睡死的狀況發生,表現跟原有的SteamDesk上的休眠一樣優秀。
五、不過SD玩習慣了,SD有內建的左右觸碰板可以當滑鼠使用,這台沒有觸碰板,所以還是要再熟悉一下。
六、雖然面板也算有感提升從SD的720P,提升到ROG XBOX的1080P,但還是一樣,如果遊戲內沒有設計遊戲內字型大小的設定,那用這台七寸的面板來玩遊戲,眼睛還是會有點吃力(不好意思,我已經是快五十的大叔了,已經進化到內建老花眼了)。
七、我上班都在電腦前,下班回家後是不想摸電腦的人,家裡只有平板跟手機,家裡是沒有一台標準的Win Base電腦供使用,所以買這台在家臨時有需要使用到電腦時,還是可以應急當電腦使用,還蠻方便的。
八、再來分享遊戲相容性,這台就是Win Base主機,所以你桌機可以跑的遊戲不管是哪個平台的遊戲,這台都可以跑,唯一考量的(除了七寸螢幕字型大小問題外),遊戲有沒有針對遊戲手把來支援跟優化,是唯一考量的點,舉例,目前我玩的D2R跟D4還有天際線二,遊戲本身就已經有支援手把,所以體感上就很好,D3跟天際線一的話沒有針對手把來優化,所以D3跟天際線一可以玩,但體感上體驗應該就比較差,如果該遊戲只支援鍵盤、滑鼠,不支援遊戲手把的話,那肯定體感上一定不會太好。
九、再來分享主機本身的手感,由於是跟XBOX聯名推出,所以手把上的設計跟優化,真的是大大的加分,跟SD來比,雖然比較重,但雙手握上後,一整個體感真的只能讚嘆XBOX式的手把設計,兩支手放上去後,完全不會有負擔,實際體感上是真的不會顯重,是我手上所有掌機中體感最好的。
附註:掌機我有PS Portal,SD、Switch、Switch2。
十、這台主機有內建NPU,支援到50 tops的算力,如果日後微軟若有機會下放Auto SR到這台主機時,那這台主機的表現應該會更優秀,這也是同樣相關CPU跟相關規格,我只買這台,沒買MSI Claw A8那台(A8一樣使用Z2 Extreme,但沒有NPU),雖然MSI那台A8螢幕比較大(八寸螢幕)。
最後建議,如果不是想用掌機跑3A大作的話,如果已經有SD的話,是不用急著買這台啦,如果想要隨時玩3A,或放家裡當臨時電腦用,或深度Steam玩家想隨時玩Steam遊戲,這台真的是可以列入考慮。
以上分享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