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6a4108caa21cc9fc488c19c9308b87b3.jpg)
入手小橘(ZS)至今也快滿一年了,剛好搭上活動,順便分享一下心得。
PS:文章中的對比都對於一代的Colt Plus,畢竟也只開過小可

大學剛畢業,第一時間不是考慮買車,而是想要圓夢入手了貓魯GSX-R600
真正開始長時間開車,則是Mitsubishi Colt Plus(一代),是老婆剛出社會時購入的代步車,當時剛出社會,在岳父的建議之下,買它是因為省油、小車大空間,以及最重要的價格便宜。
小可陪著我們走過了從單身到結婚的過程,一直以來都扮演好他稱職的角色,陪著我們從兩人四處各地的探險出遊,到帶著兩個小蘿蔔頭的環島之旅等等,而一路走來小可也14歲了(20萬公里)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601f8b7804342afb47c25b96bae48917.jpg)
而直到前年夏天有漏冷媒的情況出現,開始讓我們在心中考慮換車這件事,而他也努力地陪伴我們直到去年!!!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c33608b600912d1a0772df2d9ba82268.jpg)
某天上班路上冷氣傳出臭味,入場檢查時,發現冷氣系統完全掛掉,順帶有方向機漏油等等問題出現,更換一套下來,對比殘值來說, CP值不是那麼的高,這時才正視換車這項問題,就在這樣的契機下,踏上了換車之路!! (你說貓魯呢?? 恩,在結婚前我將夢想放手了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578d572a8e8f61ea168078917a23927e.jpg)
換車時考量以SUV/CUV為主,再者Colt Plus 那個年代的主被動安全配備不多,所以條件要有ACC、自動煞停、盲點偵測,最好有Level 2,帶著家人出門,會開始希望有更高的安全保障,當然正確的行車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在小可還沒出事前,心中就有想要換車的念想,不過養著兩個小孩還背著房貸的情況下,車價相對來說還是一筆負擔,直到2023年底價格破壞者MG HS的來台,各車廠為了因應殺手的出現,紛紛端出牛肉,在追求高CP的時代,真的是一大殺招。
MG 這品牌對我來說有點熟悉但又陌生,熟悉的是小時候就看過MG,不過是在勇者特急的機器人動畫當中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a8bbab06746da63b4c31eafed970f0ef.jpg)
但對於汽車歷史,恕小弟沒有研究,拜請谷哥大神後,了解是英國創立的品牌,在幾經轉手後,現被中國上汽集團收購後,以外銷市場為主。
坦白說,一開始對「中國品牌」有不好的映象(EX:Tobe),但在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各車評人的介紹,聽說不如親身經歷,找個空閒的周末前往展廳看車。
起初想購入的車型是MG HS 1.5T,外型上符合當下主流,大滿配的配件以及完整的主被動安全,1500的排氣量和小可在同級距的稅金,最主要的是價格,相比市場上的同級距和規格的產品幾乎都是破百萬的售價,真的會讓人忽視「中國品牌」的這個標籤。
可惜,在試乘過後,家中的車庫雖說停的下HS,但是下車卻成了件麻煩的事情,而且尺寸上和小可比較起來大不少,老婆覺得開起來和小可比起頗有壓力,就轉向MG ZS。
ZS相較HS起來,車格小了一號,行李廂空間也比較小(448/463)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ce0a88b75df0978b33544f025b610544.jpg)
但目前小孩已經過了需要嬰兒推車的年紀,在行李廂的空間上並沒有需求到那麼多,配備上從1.5T轉為1.5NA,外型上也相對的保守,可是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上一樣都沒有少,連360環景也有(就是有給,畫質就.....),電尾門從標配變成選配,當然價格也從91.5降至74.9,中途當然也去看過COROLLA CROSS/YARIS CROSS等等,最後還是下訂MG ZS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bddb5466681ec928d55026c6212394e0.jpg)
使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和老婆都會用車的情況下,以下分享一下心得。
在內裝方面,門板皮質包覆面積大,前座座椅支撐性不錯,小弟身材(185CM/90KG)坐起來不會特別小,標準坐姿後座空間對小朋友來說還可以,頭部因有全景天窗,所以感受上壓迫感不大,但是副駕有點高,還不能調整高低(HS也是如此),後座冷氣出風口,對後排有小孩的家庭非常友善,最少不用前座冷死人,後座汗直流的狀況!!
從小可的傳統儀表,跳到 MG ZS 的全數位儀表+10.1 吋中控螢幕,近期的車輛標準配置,資訊在儀表上都可以查閱,有從傳統手機升級智慧型的感覺,科技持續的再進步,不過在未來如果需要維修也是高貴了不少。雖說車機系統支援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但是自己還是習慣使用手機操作導航,比較可惜的大概就是小孩沒有YouTube可以看了

MG Pilot是MG車系的ADAS 系統,包含ACC(Stop & Go) 主動式車距巡航、LKA 車道維持輔助、AEB 主動煞車、BSD 盲點偵測、TJA 後方來車警示等等,這些配備讓我在高速公路、都市慢車道都能多一層保障,尤其是 ACC+LKA的組合在高速公路長途開車時真的減少很多疲勞,但是還是這都是輔助駕駛,路上行車還是要全神貫注。
1.5L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 CVT 變速箱,好像也不能要求太多,一開始不太習慣變速箱的邏輯,後續在社團的分享當中,去調整自自己習慣的模式下,市區開起來很輕快,起步不拖泥帶水。高速行駛穩定,以及出乎意料的隔音,比起小可真的好太多太多,小可真的是隔音不夠音響湊,尤其底盤給人的穩定質感不像是這個價位的車款,可以說不追求熱血,但舒服順暢。
油耗可能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目前行駛21000多公里(近一年)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bae0a27b9d81cb37a93139b38ec1fec0.jpg)
市區8成高速2成平均油耗約10km/L,市區約8-9km/L,高速長途可以達15-16km/L,油耗其實明顯增加,但是因車重差異,還算是可以接受,這裡要提一下油燈的缺點,行車電腦其實會根據你當下用車情況去估算剩餘油耗,But.........他會直接輛油燈,完全不知道還剩多少行駛里程.......以至於顯示油量不足就會去加油,相較之前會頻繁的跑加油站,加油量大約都在30-35L(油箱45L)之間,另類的油量焦慮吧XD。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ee2291cd5edafc688a32d1f99c7727f5.jpg)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43996e5b18631f342f9fc47426b8e17f.jpg)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2b6d6050a55151fe927bd6f24f56d049.jpg)
![[天生出眾]MG ZS](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f3c8ca5a7db1ce47f0c8872bb370d6d9.jpg)
以下是自己的感想
優點:
高CP質、單一售價、主被動安全齊全、完整Level 2、大天窗
料件淘寶幾乎都有
缺點:
迴轉半徑稍大、油耗、油燈顯示邏輯、後座照明不足、無前車雷達
MG目前在市場上有不少討論,當然作為車市的震撼彈,所帶來的引響是大的。以至於某些政策的快速執行。 當然口碑來說比不上T牌H牌等等,但口碑是需要時間累計的,以我目前實際接觸的服務中心來說,體驗是正面的,有問題回饋,服務中心都還會先致電了解狀況,進廠保養流程都還算專業,希望他們能持續維持水準,甚至進一步拓展服務據點,近期的大會師才結束,期待維持這種活動,可以讓車主交流同樂。
回頭看我從 Colt Plus 換到 MG ZS,其實不只是車輛的升級,更像是生活風格的一種轉變。從單純的「代步工具」,到現在的「家庭生活夥伴」,ZS 承載的不只是物理空間,更是我們一家人出遊、成長的載體。 而加入了社群,當中的大家有問題都會熱請的討論分享,並且給予建議,讓我重拾了過去DIY的熱情。
也許 MG 還不是台灣市場上的主流選擇,不妨去展間看車試乘看看,畢竟看車試乘不用錢XD。
DIY區後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