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裕隆集團的親兒子是誰?
N7
2. N7因為誰重新推出99.9萬版本?
MG4
3. 誰漲價之後,N7就能跟著漲?即便不跟漲,也能獨佔最容易入手的純電車地位?
MG4
4. MG4是誰生產的?能進口台灣嗎?
上海汽車集團
陸製成車不能整車進口,只能以零件進來組裝
5. 誰更希望MG4在台灣銷售?誰更希望進來台灣的零件都是大陸製?
裕隆集團...嗎?認真???
難道不是上海汽車集團更希望?
6. MG4零件國產化,都是和泰集團得利,裕隆集團要吃大虧了?
集團可不是叫假的,什麼都能生產,看看裕隆集團版圖


只是品質要看良心
7. 同規零件台製化,成本變高,成車變貴。如果成本變高,有什麼方法維持車價不變?
用台製零件偷工減料降成本,或跟上汽重新談判供應的陸製零件降價
8. 車價變高,害車賣不好,責任可以推給誰?
推給上汽集團
因為陸製換台製是政府規定,上汽不讓利幫忙車價維持不變,害車價墊高,我也沒辦法
9. 政府要搞自製率,裕隆集團不知道嗎?
集團大成這樣,有可能不知道嗎?
10. 要跟政府演戲,裕隆出面的話會激怒上汽...推誰出來當黑臉好?
和泰集團,就你了
11. MG4銷量若不高,裕隆真的有差嗎?
血統最純的MG4只賣了兩個月,而且一個月還只配250台產能,有差嗎?
MG的金雞母是HS,而HS已符合自製率規定。
12. 但是MG台灣(台灣英倫摩里斯公司)不就很可憐?被裕隆集團跟政府耍著玩,還要背負MG4漲價或銷量降低的鍋?
是嗎?MG台灣公司是英國的?是上汽的?還是...裕隆集團的?


13. MG4到底是什麼?
給上汽的交代
給N7的作陪
陸製轉台製這場大戲的下台階
替政策出爐背黑鍋的
保障台灣各汽車產業公司利益的祭品
一台在歐洲大賣且得獎無數的劃時代純電車
預言接下來發生的事
1. MG4漲價,N7得利
2. MG4國產化後供應鏈效率獲得優化,每月產能提高
說真的,N7跟MG4的客群不一樣,如果只能買一台車,喜歡MG4低重心的人,不可能去買N7那種SUV。
那這樣搞MG4有什麼好處?對台灣消費者可能沒好處,但對台灣汽車業者絕對沒有壞處。
透過獻祭小小的MG4,立委、企業、政府一起演這齣戲,王世堅、和泰集團、經濟部站出來當黑臉給人罵,30分鐘拍板政策出爐
換來跟上汽更多談判籌碼,換來本地業主更多的利益,我看不出這些演員裡面有任何輸家,頂多被大家痛罵一下
如果接下來立院沒有因此教訓經濟部,那就100%可以確定這套劇本,是台灣那些大人們的共識
陸製變台製,消費者就必然只能接受
1. MG: 品質不變,因此成本要變高(漲價)
2. MG: 成本不變,因此品質要降低(不漲價)
MG4的TA客群,想買的人還是會買,因為MG4同型車再上去都是140萬以上,沒競品。
希望裕隆集團上演這齣護台製大戲
車也讓你有理由漲了,也給你的親兒子N7讓路了
好處該拿都拿到了,至少要負起道義責任維持好MG4的品質
要對得起那些買HS/ZS/MG4支持你們的車主
電池車的剛性很重要,不要學日本一樣偷鋼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