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從中國大陸車主的觀點看爲什麽MG4在大陸賣不掉

小弟斗膽分析下:
首先從中國大陸的取向來看,大家都嘲笑的新三件套就不説了,用戶最在意的往往是配置,内飾豪華感和空間。
MG4還是從誕生初期,他就是為歐洲開發的,在這三樣都不占優勢。
大部分用戶不用試駕,只要坐進車内就會體會到差距,内飾感覺上的差距。往往到這裏很多用戶就會排除MG4了。

MG4在中國大陸的競品主要有VW的ID3,BYD的海豚,AION的Y
在中國大陸的品牌概念上VW是要大於MG,BYD和AION的。

1:需要買外國品牌的用戶自然會選擇ID3

2:對於内飾有追求的用戶,比較了BYD的海豚后會有多少會再看一眼MG4呢

3:對於車内空間的需求,同樣價位的AION Y,是中國大陸大部分網約車的選擇,巨大的車内空間和後備箱,對於家庭只有一輛車的用戶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至於動力總成,底盤,用料,結構設計等等這些,往往都排在最後,也難怪MG4在歐洲大賣,而在中國大陸銷量慘淡。

在我看來,如果不是MG4是電動車,而且正好在中國大陸本地生產并且現在是電動車熱潮,MG也許都不會把這個車在中國大陸賣,例如MG3就是一輛純出口的車。
其實從後續的操作也可以看出,MG基本放棄了MG4在中國的銷售,在中國大陸年度改款的MG4已經將其他所有配置都砍了只留下一個減配的冠軍版,而海外不但有了大電機77kwh電池的長續航版,也多了很多新的配置和配色。也許未來有一天,MG豐富了電動車系列后,MG4在中國大陸停止銷售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從選車的角度,如果你對於内飾沒有追求,對於空間沒有變態的需求(MG4的空間也是非常大的),并且在乎駕駛品質,MG4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2024-07-03 11:39 發佈
kamuiyay wrote:
所以從選車的角度,如果你對於内飾沒有追求,對於空間沒有變態的需求(MG4的空間也是非常大的),并且在乎駕駛品質,MG4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不是阿!!有甚麼需求都不重要,重要是這個價格在台灣除了他們自己家但完全不同取向車格的N7外
其他要選也沒得選
所以不是不錯選擇
是唯一選擇
台灣人汽車鎖國政策真是苦了百姓
featheringer

稅金這樣抽誰傻了才開放…稅金擺在那的前提下,開放不開放都一樣,台灣人一樣沒有便宜車可以買,至少絕對不用想要對岸那種便宜的程度

2024-07-04 14:35
Dr.Corgi

國際談判講求互相,你開放我就開放;你來談你想進的,我談我想進的,然後大家回家算帳,看划不划得來,如果你有利、我有利,自然就開放,不是台灣不開放,是中共根本不想來談

2024-07-05 0:48
kamuiyay wrote:
AION Y

簡言之,就是陸廠眾多車輛中有更好的選擇,但是在台灣就沒有了
台灣人喜歡新鮮感,過一陣子就自然現出原形。
那為什麼 不從歐洲車主的觀點看爲什麽MG4在歐洲賣得掉
SHIH-PLUS

你是歐洲人嗎? 怎麼能判斷買油電CC就好?(用來爬山?馬力夠?不會晃?價錢一樣?)都說了youtue有解答,自行爬囉!

2024-07-05 15:34
SHIH-PLUS

你要不要探討MG4在大陸跟屎一樣賣不好?一樣youtue有解答,跟分析歐洲為何賣比較好,是同一系列的影片,自行爬囉!都引門了,不要什麼資訊都要別人餵!

2024-07-05 15:39
MG就是上汽用來打外銷的品牌
MG4就是完全以歐洲人為出發點設計的車子

看看大陸人自己怎麼說

mg這牌在中國 上汽本來就沒推
簷前淚滴

因為是假洋鬼子的原故嗎?[不知]

2024-07-04 12:14
從MG4正式上市前車商規劃的銷售目標數量看,車商原本即沒太大的企圖心要像當初 HS 上是前那般衝量。

果不其然,MG4開出的價格雖說算是市場的相對低價,但卻也不符多數消費者所預期的低。
一來車商抓的是利潤,二來市場上暫時仍無競品。
不過,這都只是在臺灣車市的相對比較而言罷了。

換成對岸市場,那樣的競爭環境,恐怕連長年在臺灣車市撈足啃飽的和泰汽車這種作法若換到對岸市場參與當地競爭,恐怕也將被打成趴趴熊。

簡單說就是,臺灣車商的日子過太爽,爽太久了沒了競爭力到現在只能在島內互打、互咬。要是真正開放汽車市場的話可能沒有一個能打的,所以,繼續保護政策~~到天荒地老。
emeryville

哎,車商來到台灣都會學壞啦,看看售價名列世界前茅的特斯拉就知道。

2024-07-03 14:12
灰翼

你說的台灣車商充其量也就只是代理商。產品設計根本不握手上,自然沒有成本話語權。再者,龍頭就日本持股,日本人要賺錢哪管你怎麼想。至少台灣現在還有一家真正本土車商,就是Luxgen,N7不就是價格破壞者?

2024-07-09 9:57
kamuiyay wrote:
至於動力總成,底盤,用料,結構設計等等這些,往往都排在最後,也難怪MG4在歐洲大賣

不過說實在以歐洲來說
ID.3和BYD在歐洲都打不贏MG4,只能說歐洲和中國的消費者在意的東西非常的不同
而對於台灣來說,重點這兩台車也沒有打算要進
唯一聽說是ID.4有機會今年引進台灣(歐洲銷量小贏MG4)


不過ID.4對岸只賣60幾萬台幣,假如對照MG4,台灣到時候開價110萬左右應該有機會跟MG4一拚高下
knift

浦燒肉丸子 中國的三倍價,也太盤了吧!

2024-07-04 15:12
DED
DED

knift VAG在台灣一直都是盤子價,除了清倉降30W的時候

2024-07-09 8:38
現在我在台灣賣一台賺的錢,可以抵大陸10台
也算是找到家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