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的時候,在親戚的誘惑下,我爸終於萌生想把家中03年Camry換掉的想法
真的是好車一部,內裝個人感覺不輸現在的車,就是加速慢了點,開起來有些像船(過彎不注意會軟腳),19年間沒出過大問題,也可能是因為里程才8萬初頭,平常真的太少開😂
壹、購車名單
扯遠了我爸到現在50歲初頭,也是人生能換台好車的年紀了,購車預算自然能比較高,大概300上下,當時的名單有:
1.GLC 2023

(網路抓圖)
老一輩的人,認為賓士就是人生的頂點
有這個選項算是想圓個夢,尤其新世代的內裝真的滿讚的,內外都很讚
但新款的好像明年才會進來,雖然有聽到已經開始接單了,不過售價肯定破300萬
還沒選配東西
放棄原因:
1.開名車心裡還是有壓力
2.養車成本相對高
3.平常真的很少開,買來其實有點浪費
3.省下來的價差能出去玩、投資
2.Model Y

(網路抓圖)
當初沒考慮Model 3 因為乘坐感真的很爛
目前家中有一台狗狗肉,我爸很喜歡電驅帶來的加速體驗,因此本來就有在關注電驅這塊
本來預計200萬上下就衝了,但上個月突然開賣,開價230萬,還要加EAP,直接近250萬
後來還是有去實際看車,我爸看到實車有點疑慮,怎麼關個門,車門後照鏡感覺快掉了😂
扎實度還輸家裡老車的感覺,內裝質感真的極簡,沒有好壞
雖然家裡不能充電,但離最近的充電站只要5分鐘,超充站也是5分鐘
台北以外的房子都有地方設充電樁,充電不成問題
放棄原因:
1.CP值主觀認為偏低,這樣的價格,能拿來說嘴的只有輔助駕駛與電驅,同時也是這品牌組大的價值 (也可以說回歸開車的本質,各自解讀囉)
2.家裡是機械式車位,車重老實講有點超過
3.公差沒特別注意,但那個扎實度...
3.HS Phev

(網路抓圖)
一開始完全不認識的品牌
但試著去暸解,其實是很不錯的
有各廠牌的影子,百萬預算,一次滿足,真香?
選擇原因:
1.外觀內裝剛好很對我爸的胃口
2.有電驅模式
3.價格合理(這是對比台灣的市場,不要扯對岸賣多少)
4.是休旅車(老了開起來比較輕輕鬆)
5.平常里程不長,能當電動車開
6.我的慫恿,因為已經看1年多的車,始終沒決定
其他還有考慮過:
1.Rav4 ,人生還能換幾台車,還要再一台是頭又大、太多人開不愛
2.XC60(我個人也愛),嫌棄是半大陸品牌,但買HS,這操作我看不懂、10幾年前妥善率很差
3.Sportage,其實是訂車後才知道有這台,身為同級距的車,真的也不輸甚至更好,但聽說訂車等更久
4. 3 Touring(我個人也愛),有空間有操控,但考慮到這年紀也開不快,且不是休旅車
車款調性、價格落差很大沒錯,但找到喜歡的車比較重要
錢能多花,但不能花錯
貳、訂車與試駕
實際到現場去看,一開始是內湖所還在裝潢,有天從宜蘭回來,路過就順便去看看一切都很好,業務也熱心介紹,
後來私訊業務,說想試車後再訂是否能預約試車時間
被已讀就沒聯絡了,反正不缺一張單吧?
9/24再三確認需求、評價、國外車主反應,覺得就是這台了,就直接線上訂車先訂起來放
9/27到中和所轉正式訂單,付現有送東西喔!送我們出門


10月底去試車(發現大家都先訂車起來放,試車不喜歡再退好像變各品牌的常態)

試車當天下週六下午,現場真還是很多人,我們的業務還在跟客人忙著介紹
最後晚了20分中左右才開始試車,只能說人氣真的不錯

試乘車在外充電中
試車感想(先說我是後座乘客,開車是我爸,下面感想是綜合版)
1.加速:就是比較出來的,跟舊車比好太多了,尤其在EV模式,也是衝的出去的那種
2.座椅:感覺現在的車都比較硬挺一點,不難坐,但材質做起來好像會聚熱,下車時摸椅背蠻熱的,如果有通風椅,車子絕對躺著賣爆
另外現在的車,前座椅的皮質都不包到後面來了,有點可惜
3.避震:試車前就知道媒體的評價,但實際上路後,發現就算是直線,後座竟然還有明顯的左右晃動,上下晃動沒特別感覺,我寧願是後者表現不好,心裡想可能這就是休旅車的命吧,也可能是胎壓問題,或太久沒坐後座,算是這台車難得的缺點
舊車頂多過彎軟腳,後座乘客還是睡得很安穩(多位親戚、朋友認證)
4.音響:沒話說,Bose就是香,沒細聽但很不錯
5.隔音:舊車也有小天窗,但好像是久了,風大會漏風很吵,本來想下台車不要天窗,結果選一台更大的,但隔天出乎意料的好,而且試車那天下雨,連雨滴聲都不大
6.環景:這真的很實用,但畫質打了一巴掌,這時請想起他的價格再打自己一巴掌,與避震一起等外場出解決方案囉
其他:
1.現在的車開起來都看不到車頭,大家都怎麼抓距離呀?
2.充電孔還在傳統規格,至少給一個TypeC當轉換期吧?小扣分
3.行李箱掛勾勒?這樣如果有湯湯水水要掛哪?以後要買小包溫箱?小扣分
3.試車當天不管老少,都有很多組來,其中有一組中年人在看車一直洗人家臉,業務整個超尷尬,啊你都來看了還一直用嫌棄的態度講不就是大陸組裝車,嫌東嫌西,這台才賣多少錢?但也就是一台車,東西好還管他哪國的?有些車廠還越做越退步,還不是賣爆?愛嫌又愛看,心理那關過不去是嗎?

參、等車過程
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等車過程,最後下訂Phev 外白內白舊車內裝是米白,看習慣了,都停地下室,保存應該不難
選配電子後視鏡、隔熱紙用vkool最貴的那組、腳踏墊、後箱防水墊
業務說大概年底或農曆年前「有機會」交車
中間只有問過兩次業務車的狀況(因為一直卡第一階段),前天剛好問舊車報廢的問題
順便問了一下情況,業務說白內裝生產有點狀況,所以會晚一點
但今天業務又說原廠告知我家的單大概這月底能交車?
我心中也是問號,不是說生產有狀況,我家也沒很早訂車呀?
還是白內裝其實選的人不多?
其實如果從交車時間開始算,大家也才等一個月多
中華是說備料1800台,也沒說料都在台灣了,說不定是下訂包了這個量
原廠那邊才慢慢出貨到台灣
姑姑今年3月訂了一台Venue,也是到7月交車,現在等車應該是普遍狀況
我跟我爸都很想趕快摸到車,雖然對舊車很不捨
只能慢慢等囉
以上分享給大家,不想在臉書社團發是因為怕被認出來~
APP訂單不在我這,看之後要不要補


更新:

今天訂單終於跳下個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