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汽車:若扣除防疫險虧損 上半年EPS達4.45元

53歲老車廠引進英國「潮車」 中華車轉型1000天,做了什麼?

去年中華汽車每股賺7.67元創新高,配5.5元現金股利,今年若扣除防疫險虧損,上半年EPS達4.45元。

現在開始組裝中國進口零組件並交售 MG 潮車,並推出中華eMOVING白牌電動車「勁炫125」。

一家車廠半年本業賺超過半個資本額,可見在台灣,只要簡化上線的車款車種,減少研發以及自製零組件,一年就有可能賺一個資本額回來 --- > 因為台灣車價被保護得好好的,是半個寡頭市場。
2022-10-08 17:07 發佈
MG還沒開始賣,所以還沒貢獻獲利
台灣的汽車廠如果要賺錢應該學和泰就好
不要想著自己開發,只要搞些電子設備做特仕車就好
至於什麼純國產車......看到納在前面被台灣人當殺父仇人在罵......傻了才去開發
好賺的就國產化,難賺的就進口,保養就灌水
看看人家的EPS就知道誰會賺
風城小壞蛋

納智捷的問題是「高層只想賣車」,售後維修服務爛尾,中華汽車至少沒這樣!

2022-10-09 0:31
你要看眼科了
賺的有一半是轉投資的收益
又不是本業賺4.多
Lahtinen wrote:
53歲老車廠引進英國...(恕刪)

高調怪三菱的手法,讓我想到納智捷虧損怪「水野」?

希望中華汽車經得起這些高層折騰。
Lahtinen wrote:
53歲老車廠引進英國(恕刪)

事實上確實三菱國外母廠不是這麼給力
雖美其名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但說起來三菱在國外根本是雷諾的孫公司
中華在需要生存下發展出了各種應變做法,畢竟一家企業需要養的人非常多,同時也有對投資人的責任
我是覺得對本土產業和就業人口多想想吧
風城小壞蛋

三菱無力開發新車,但過去成熟熱賣的車型導入就可以了,成本絕對優勢,但這麼多年,技術沒吃透,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2022-10-11 23:07
ctes940008

賓士東亞小車給Nissan代工

2022-10-14 1:02
路霸2001 wrote:
事實上確實三菱國外母(恕刪)

難怪台灣要發展電動車,硬體只是軟體的平台,學 Tesla 把車當 smartphone 賣,又當 office 軟體在榨取。
不同的是硬體 framework 可以賣 8 ~10 年,產品夠單一,看看中華經營的模式,一年可以賺回一個資本額。
這兩車的車頭。。。

mg頭燈下半部那四撇,特別像上一代c咖。
車頭水箱罩像瑪莎。
尾燈像X1。
排檔桿兩側各三個按鈕的造型比例,像瑪莎葉子板呼吸鰓。(好像沒有車評提到這點)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