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YC這麼多很正常啊~因為ZS的售價是先出來的,和泰看完同級距競品的價格答案後,才精算出YC的價格的。回頭看看kicks/hrv的8字頭起跳價,再回來看YC 71萬的起跳價~就會讓人感覺71好像改過的!豐田跟本田/日產同級距起跳價不會差這麼多!若當初發表順序反過來,也許YC的定價就會比現在價格多個3萬5萬塊,那現在YC的月販售1500台可能變成1100台,中間差距的台數再流到其它車款,那差距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誇張了~
新品牌在保值及妥善,都還要時間驗證。而ZS這類車的定位,通常不會是人生中最後一台車。考慮到未來人生升級可能隨時脫手,有些人目前選擇較穩健的老品牌,也是合理的。身為拓荒者的HS,歷經這幾年考驗累積出的信用,將會持續增加HS的銷量,同時帶動ZS的銷量。簡單的說就是因為有HS在前面拓荒,ZS才能累積這些銷量,ZS多少有吃到HS累積的信任紅利,否則銷量照理會更保守。只要HS跟ZS在未來幾年不要出什麼品質問題,品質穩定的形象建立起來,ZS自然會繼續蠶食豐田跟日產的客群,因為這些日本人競品都實在是太摳門了。
很多喜歡拿yc來比的整天在那講價格 用最低的又用折價又用舊換新阿你就直接規格表列出來 和ZS同級配備的話相對應的競品價格要多少不就好了==沒記錯的話 ZS當初設定的目標就是單月 500台 目前看來都有達標但我覺得目標可以再設高一些 例如700或甚至800就是了畢竟全世界好幾個國家在賣的東西 該全民公測的都測了 品質也不可能差到哪去唯一能期望的效應就是順便教訓一下台灣那些既得利益者 把消費者當智障當提款機的廠商...妥善率不錯是不錯 但那些低規高賣 配備拔來拔去 在那小改款 真的車市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