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才是真正引進車輛國產最必須要搞好的事情,希望這輛英皮中骨的車可以活下去,不要再像之前裕X引進國外一堆牌子的車,最後都變孤兒車主。有競爭是好事,現在台灣國產車仗著稅制保護,引擎變速箱落後國外一兩個世代,安全及輔助配備進步牛速,還配一些一天到晚死當的爛車機,已經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地步。未來是電動車的世代,國產燃油車再不進步,應該也會逐漸被埋沒在歷史的洪流裡吧。
不期待, 也不認為會有起色之前中華已經引進過新達, 裕隆也導入過吉利的熊貓, 甚至太子也國產化過奇瑞等等中國車但是售價都是高高掛,都是指導價翻好多倍賣, 擺明就是要來坑台灣人的, 還好都已經收攤下市了而且現行的中華車zinger 菱利已經都跟大陸車無異了(關鍵組件都是大陸進口的,品質還比前期型的車還要更差其實有在去殺肉場的人應該都有看過熊貓跟勝榮的報廢車吧, 甚至不到10年就報廢了除非跟中國指導價相差不大的價格才有競爭力, 開個幾年報廢也好, 如果是要來坑台灣人的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