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罷免失敗後,反中這個神主牌好像沒有那麼神了(喔,大環境已經開始不一樣囉),所以,G50才能順利推出來,G50的出現,個人認為不單單是一個新車款,更是給了MG這個品牌,打了一個大大的強心針,這代表MG沒死,目前只是在蟄伏中,未來可期,所以,只要將來政治氛圍一變,MG就有機會和其他車廠站在同一起跑點上,而當消費者看到MG是有未來的,自然就會願意買單。
台灣目前對汽車自製率的規範,並非以法律形式存在,而是經濟部透過行政命令與政策指導來實施,屬於行政法規或行政措施的位階,將來若要改變行政命令,同樣不用透過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單方面就可以決定,所以,當自製率這個幌子將來被徹底廢止,就是台灣消費者與車市徹底擺脫政治干預的日子,如果執政者沒有私心,要保護國產汽車業,就該一視同仁,讓大家都在同一起跑點上,而不是為誰量身訂做,台灣人沒那麼傻,不是任何政黨可以玩弄的。
longcent wrote:你太有自信了吧?
之前MG賣的哪麼好,除了MG的車本身條件夠以外(台灣人很會算,還不買爆),最重要的就是車主的信心,因為當時沒人會懷疑這個品牌的未來性。但當汽車自製率一出來,就讓消費者的信心崩盤了,我靠!反中還反到車市!?這品牌被執政者這麼針對,還有未來嗎?再加上現在的執政者,骨子裡就是台皮日骨,所以,只要整個大環境及政治氛圍不變,對MG這個品牌就是非常不利。
但大罷免失敗後,反中這個神主牌好像沒有那麼神了(喔,大環境已經開始不一樣囉),所以,G50才能順利推出來,G50的出現,個人認為不單單是一個新車款,更是給了MG這個品牌,打了一個大大的強心針,這代表MG沒死,目前只是在蟄伏中,未來可期,所以,只要將來政治氛圍一變,MG就有機會和其他車廠站在同一起跑點上,而當消費者看到MG是有未來的,自然就會願意買單。
台灣目前對汽車自製率的規範,並非以法律形式存在,而是經濟部透過行政命令與政策指導來實施,屬於行政法規或行政措施的位階,將來若要改變行政命令,同樣不用透過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單方面就可以決定,所以,當自製率這個幌子將來被徹底廢止,就是台灣消費者與車市徹底擺脫政治干預的日子,如果執政者沒有私心,要保護國產汽車業,就該一視同仁,讓大家都在同一起跑點上,而不是為誰量身訂做,台灣人沒那麼傻,不是任何政黨可以玩弄的。
前幾天經過中山高楊梅附近,那有個地方可以看到中華汽車廠區,在一個鄰近高速公路的露天停車場上看見停滿了滿坑滿谷的MG新車,若有正常交車掛牌的話⋯銷售會追不上生產速度?尤其是中間又因為自製率這問題停滯了一段時間。
之前MG剛推出時會熱銷是因為當時其他國產品牌普遍還開高價,後來一看情勢不對也就跟著殺價,如今傳說CRV都可折價20萬的情況之下⋯之前MG一下子就拿出底牌的策略如今就反而無招可用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