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Corolla Cross 在配備、空間利用、安全性各方面條件考慮下算是相對均衡的一部車,更別提那口碑佳、在國內首屈一指的原廠後勤支援了,這點在國內市場上是根本找不到能完全抗衡的對手,因此,就算價格偏高,每個月仍有很多消費者爭相入主成為車主;也因此,和泰能夠享有較其他車廠豐厚的利潤與高股價。
1. 預算型買家會買
2. 預算充裕但期望更經濟稅率與使用成本的中產階級會買
3. 尋找家裡的第二部甚至第三部代步車、買菜車的客群會買,畢竟日常生活很實用,而家裡人若開主要車輛外出了,剩下的 Corolla Cross 仍可勝任輕旅行、購物、輕度載貨等多用途
特別是過去最讓人疑慮的鋁罐車撞擊安全的部份,在 Corolla Cross 與 12代 Corolla (國內偏要加個莫名其妙副名的 Altis,怪哉) 這兩部新一代的車似乎有了改善,比較少見有令人觸目驚心的事件了;取而代之的是隔壁樓的 Honda FIT ,賣得貴就算了,連後座都直接潰縮的案例實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可以看到,國內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重視用車安全;但,仍是有為數不少的人購車時品牌信仰為依歸完全沒在怕車子一撞就變成無尾熊的。

而本帖的主題 MG 品牌,先鋒 HS 車型在臺灣汽車市場已經打響了亮眼的第一砲,讓那些騎勁戰只會冷言酸語的中國車黑們黔驢技窮之外,很快就要引進第二台車型到臺灣市場。不論是 ZS、VS 、大S或是小S,凡是質精價優的產品我們都歡迎引進,特別是 MG7,讓消費者多個選擇!
雲仁城 wrote:
CC一個月3000多臺的銷量難道是因為它外表特別帥氣......?
MG 2022 在印度新上市的車種Astor,其實就是ZS , 最頂規 1.5升自然進氣換算臺幣48萬. 最頂規1.3升Turbo換算臺幣65萬. 6氣囊, 完整level2 adas, 全景天窗,有後座出風口. (有沒有環景或盲點不知道)
臺版若能端出類似, 或略高點的價格.能給出完整level2 ,環景盲點別閹割,家庭買家最在乎的安全性到位.
品牌妥善率的疑慮??跟進澳洲ZS 8年的保固.
有長保固,誰還會去擔心中國品牌的妥善率.
CUV(CC HRV kicks Venue)一個月5000臺以上的大餅.就看誰有誠意拿出CP值就能拿下.
機車界有萬年老三SYM,推出一款高cp值的全新迪爵,當初在大家都賣到7萬多時開出6萬的價格.就一舉打翻萬年老大光陽.搞到光陽每個車系如今都降價快一萬還搶不回市場龍頭地位.
在低價格的區間帶,沒有什麼客戶的萬年忠誠度.
車界只是看哪家廠商願意突破現況, 而不是同流合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