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horse wrote:35%自製率達不到因為電池和馬達占比成本太大 車電、內裝、車身件、底盤件加一加還是能超過35%。沒有做不到,只有值不值得做的問題。當初月產能規劃250台就缺乏規模效應,未來得把MG5 EV跟Cyberster也拉進來共線才有辦法賺錢。我想中華車頭洗下去了不幹也得幹,畢竟日產跟三菱現在完全靠不住,不是MG有多性感而是中華車已經沒退路。有浮木不抓就等著滅頂,資本的世界很殘酷…
twlucifer wrote:希望MG能卷死TOYOTA想看TOYOTA在台灣吃土的一天把台灣人吃得死死的 TOYOTA從N年前油電車貨物稅減免,以環保之名獨家圖利TOYOTA集團,就合理懷疑有官商連結了!至於怎麼連結的?金流怎麼走?交給其他人去研究。不分藍綠白一堆立委議員搞不好都有拿到好處。遇到MG平價的純電車可更環保卻刻意擋住,這下又不用在意環保了!早就連結了,吃相太難看而已!
twlucifer wrote:希望MG能卷死TOYOTA想看TOYOTA在台灣吃土的一天 和泰一年的營業額可是五千多億全台二手車十步一店,市場一年也只做到三千多億新車銷的比二手車還猛。沒人能讓豐田吃土的...除非他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