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製率消息一出 中華車2204應聲跌停

Jasper888 wrote:
果然是夜路走多了.....(恕刪)


中國製造的歐美車,MG4、Model 3、Model Y、Volvo EX30,賣回歐洲,銷量都很好

反之,中國比亞迪進軍歐洲就受挫

因為歐洲人認為品牌講究歷史,不是幾個錢幾句話就能改變






英國Jaguar Land Rover也被印度塔塔集團收購

但很難想像有誰會認為Jaguar Land Rover因此變成印度車
在別樓看到,這些車製程本來就符合「」法規。放消息出來讓股價跌的,是內線要進場,之後一定漲回來,通殺一堆不知道重要資訊的散戶
這有點好笑, 自製率的定義是什麼也沒說
假設一台車有一千個零件
要破解的方法是就拿一堆小零件在台灣開模生產或採購
例如: 各式螺絲, 小塑膠件...等
這樣算起來也是自製率提升
但大零件及開模貴的還是從對岸採購進來
除非有明定何種零件的自製率,否則要破解根本不難
emeryville

早就定義好了,是用價格算的,政府沒那麼白痴,本來就要打壓大陸車,哪會留下漏洞讓你鑽?

2024-08-01 8:30
Fa1con

關鍵零組件台灣有供應鏈?想換就能換?設計驗證呢?做不做?

2024-08-01 12:40
來源:『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8984

擷取重點:
------------------------------------------
以往自製率的計算方式多分為兩大類,以零組件數量比例計算,或者以零組件價值比例計算,至於產發署所提出的「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經詢問產發署確認屬於後者,是以新車供應鏈端的零組件採購成本來做比例計算。
------------------------------------------
零組件是通用的, 要求跟台灣供應商採購一定比例是正確的, 既然是組裝當然可以向台灣供應商買零件


frogman200z wrote:
7/30 經濟部發布...(恕刪)
它們的高層不是說它們沒賺錢嗎 ? 他們要民眾給他們多點不是 ? 沒想到咱們的政府卻真的不客氣要他們多拿出錢出來給上游供應鏈,仔細想想確實是蠻可憐的。只能說這也還真的是另一種一想不到的德政呢。
emeryville

你可以等著看,政府把鍋砸了,沒賺錢的收一收,國內供應商也沒飯吃,然後喜迎第三地生產的中國車進口。

2024-08-01 8:33
明顯圖利和泰Toyota,其他家車廠市場有限,開模具根本不划算
政策實施怎可能不事先跟產業溝通
這政策明顯是 政府得名 集團得利

大集團借政府力殺掉較小企業
g50 plus本來媒體預估百萬內,現在自製率規定出來也已經預估到110萬,反正都是消費者買單有差嗎?政府還多了稅收,在台灣消費者永遠是弱勢團體,!
我想政府提高自製率,也是希望東西能本地生產製造,增加就業機會,出發點是好的。
國產車的零件自製率提高,零件台灣製造的成份更高,製造出來的東西不是更好嗎?

零件自製率的提升、要製造便宜的零件或是便宜的汽車是製造廠商自己要解決的問題。
再說,國產車的自製率提升並不難,我想製造商有很多方法。

至於擔心買不起車,是你的問題,建議可移民中國去當地賺人民幣買人民幣計價的便宜車,不想移民可以買廠商製造訂價過高而賣不出去的新古車也是會便宜。
tpachung

缺工嗎?移工的問題我知道,廠商想要便宜的勞力成本想到的方法。我認為多多少少還是有創造就業這種事,因為本地人可以去做賺更多錢的工作,就業市場就是這樣子。

2024-08-01 12:53
tpachung

有些人就是覺得移工搶了他的工作,不應該開放移工。廠商或是有些人覺得移工的薪水要脫勾本地勞工薪水,各有各的立場。我是不贊成脫勾,我覺得這樣廠商才會比較願意顧用本勞,這是我的看法。

2024-08-01 12:5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