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G 4在台灣的銷售目標是第一個月250台。

才250 ? 應該產能和進口料的問題
大陸電動(新能源)車普及率,應該是世界最高,充電樁應該也是最多,在大陸買車,通常是先要有抽到牌照,才能買新車,而新能源車是直接可以領牌,加上售價,電動(新能源)車已成為廝殺最強悍市場,特斯拉算是國外強勢品牌,都已經節節敗退,日韓系電動車在大陸,算是弱勢品牌。

MG 4訂價在百萬上下,將會成為熱銷強勢車種,六都公有停車場不斷擴大充電設備,台灣非都市很多是透天厝,安裝充電樁,幾萬元就可以搞定,充電樁大多是台達電生產製造,安全規範沒有疑慮。

現在台灣電動車多數超過150萬,多數車種200萬上下,德系車300-700萬之間居多,百萬元售價將產生很大市場破壞力!

家庭用電進線容量多數是雙線單相75A(安培)/小時起,家庭充電樁多數是32A或最高40A。除非家裡有使用瞬熱(40-50A)式熱水器,用電安全應無問題。也無需向台電申請容量提高。

大樓(廈)進線,新的標準,應該可以得到三相380V(工廠進線標準),這可以做到超級快充,電流量可以得到最低及安全。
Dr.Corgi

你是不是對電動車產業不熟?講一堆亂七八糟的鬼話,啥充電樁大多是台達電做的,市佔率十幾趴而已!誰跟你說電表就代表進線容量?大樓三百八根本不是超級快充,差遠了!而且在台灣各大品牌都沒賣380v充電樁!唉

2024-06-02 19:07
如果我是編劇的話

我會設定說那番話的用意是給納智捷有台階下。
說不定內部規劃是要訂出盤子粉碎價,考量納智捷正面臨生死關頭,還是把那張牌蓋住,向董事長報告離譜的價格。
翔仲科技

企業生存及未來,不會是"編劇"這角色可決定

2024-06-02 18:50
臺灣車商的尿性不意外,都會很矯情的說“壓力很大”

怪了,又沒有人逼你非進這部車來賣?!想開高售價直接講,不需如此假掰。。
摘星子 wrote:
「在定價策略上其實成本一直上漲,壓力很大」
電動車要定價120萬以內是非常困難,特斯拉換電池費用再加一些,就可以買台MG或n7,這些車會不賣爆....

2014前,有多少人會看好特斯拉,含德國人..現在呢?
yacm

卡西歐比勞力士?

2024-06-03 8:30
Fa1con

實測連蓋拉多都電爆,還在卡西歐[鬱卒]

2024-06-03 9:07
裕隆集團的哪一部車是便宜的?
摘星子 wrote:
看來價格不會很便宜。...(恕刪)
裕隆集團還有日產與納智捷要顧,日後也有吉利
摘星子 wrote:
MG Taiwan董事長錢經武則低調地說,「第一個月目標250台。」

月中發表
第一個月目標250台
所以是一個月500台
陳昭文也在會後坦言,還在觀察台灣消費者對於純電車輛的接受度,「在定價策略上其實成本一直上漲,壓力很大」

這句話就是打預防針了,
期望有低價電動車的,可能要失望了
Fa1con

我覺得也是這樣...電動車難走量,裕隆不可能佛。反正下禮拜就開獎了

2024-06-03 0:29
kimisu

車商也都虎爛,89.5萬MG HS放消息說沒賺錢,結果去年中華汽車賺超過一個股本,台灣賣車,賣零件,維修保養是爆利!

2024-06-03 9:19
納智捷都把CRV打到哭了
MG目標只有250台?
太謙虛了吧
250台 狗不拉屎都可以達標了耶
emeryville

CRV主要是被MG打趴的

2024-06-03 9:23
bear242

本田粉不會被中國車吸引,它是被自己的訂價打趴的。

2024-06-03 9:47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