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沒必要呀,個人還是以...(恕刪) 如果你指的是燃油車技術,我承認對岸還是差一些,但如果你指的是電動車領域的話,抱歉除了特斯拉,那些你口中的百年大廠都已不是對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合資車一直在降價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歐美要對中國電動車設關稅的原因,擔心競爭擔心市場被饞食,西方國家有優勢的時候就說自由貿易經濟,現在玩不贏中國,就搞個產能過剩當藉口,我也是服了洋大人。
KoKod1126 wrote:如果你指的是燃油車技術,我承認對岸還是差一些,但如果你指的是電動車領域的話,抱歉除了特斯拉,那些你口中的百年大廠都已不是對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合資車一直在降價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歐美要對中國電動車設關稅的原因,擔心競爭擔心市場被饞食,西方國家有優勢的時候就說自由貿易經濟,現在玩不贏中國,就搞個產能過剩當藉口,我也是服了洋大人。 tsla并没有完美护城河,电池还用了其他厂家的
CcCManCcC wrote:而且對岸在精工上面還不夠細膩就像我之前說的同樣買軸承修車日本製的軸承和對岸的軸承你會優先買哪牌的?我想大家心裡有個底其實就連大品牌也一堆人也想找歐洲廠製,而非中國廠製的車輛上一堆軸承就是連我的汽車,某個零件從歐洲cost down變中國製後大量新車漏油就發生了,超慘的 laifen,最近崛起的吹风机品牌,试试看,不输dyson。
KoKod1126 wrote:如果你指的是燃油車技...(恕刪) 我個人的確是燃油車派系一輛車子是多少東西組成的,不會只有馬達電池吧懸吊/車體/軸承/這些細部平常看不到的都不知道被大家遺忘去哪了其實對岸車最大優勢只有成本,開始走高級用料成本一拉高,那就沒得和百年大廠品比較了合資車降價原因也是最近對岸車子自己在打價格戰,不降怎賣XD至於歐美對對岸進行提高關稅,這也正常,本來就是保護自己企業國與國就是利益上的抗衡對岸如果汽車外銷不佳,內銷又無力的話那車廠也撐不久現在就是兩邊在比氣長的
風城小壞蛋 wrote:期待出現「價格死亡交...(恕刪) 燃油與電車目前幾大問題1.電池故障超級貴2.充電樁太少3.老舊住宅無法安裝充電樁4.電池燒起來是瞬間爆的,逃脫不易5.中古市場價格低到爆買車的理性派會考慮這些...車價死亡交叉意義不大,一個家庭一輛車,甚至這輛車要開10幾..20年到報廢要考慮的面向多的很
MG4電池解密,看完你會買MG4嗎?最近MG4的討論超級...https://m.youtube.com/watch?v=VP6LElim-l8先買先享受,沒錢可以看變化有待觀察中,未來整個的社會成本只會更高!
KoKod1126 wrote:如果你指的是燃油車技...(恕刪) 也不算是玩不贏中國,講難聽點當初如果特斯拉沒有開源專利,中國牌電動車也沒有現在的光景而是當初講好有錢大家賺、教你生產電池的技術,都給你做沒關係但是環境污染你承擔…電動車這玩意原本歐美菁英預計是要分20年割的韭菜,結果被中國這個二百五只花了2年時間就把它搞成白菜價…這還怎麼玩?一條產線開下去沒用個三五年這一代車的研發要怎麼回本?哪家公司願意這樣認賠?當然是沒人要玩了,大家回去玩內燃機吧,連蘋果都乾脆不玩了,反正他們還沒開實體產線你中國在自己家裡搞這種殺雞取卵式的內捲也就算了,還溢出來國外、而且共黨明確官宣就是要靠這種東西來血洗國際市場…歐美菁英們沒賺頭也就算了還要傻站著讓你用這種賠錢賣也沒關係的產品來打死他們國內企業?他們又不是傻子,當然關稅加起來,不然哪家民間企業擋得住這種舉國之力淹過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