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自從大XX大XX之後,我們似乎很少再看到或聽到哪裡同路人這五個字,畢竟風頭過了,該工作還是得工作,該試車還是得繼續吹風淋雨曬太陽,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位主角就是命運相當多揣的G50 Plus。雖然在簡報時有收到一些耳提面命,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說,但相信懂得都懂,G50 Plus這部車就是同路人,而且還是個七座的同路人,讓人開開心心全車滿載出遊的同路人。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其實這部車早在去年就應該與國人見面,挾帶著HS、MG4等車的超高人氣,或者說是仇恨值,挑戰國內相對不太有漣漪的七人座MPV市場,不過就在自製率政策的一聲令下,延宕到今年中才正式亮相,所掛的廠牌也由大通改為MG。整體氣勢雖然沒有前兩年那樣火熱,各種不輸,但MG車款所強調的C/P值,堆料堆到滿的特點依舊健在,對於台灣消費者來說,性價比還是非常之高,G50 Plus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踏入江湖,自報家門之後,預售價格110萬元,與同級最相近的競品,有著至少20萬元以上的價差。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大概了解完市場近況,讓我們看回G50 Plus本身,這部車原廠將其定位在七人座MPV,就車格尺碼、造型來看確實如此,但就小編自己比較老派的思維來看,MPV的先決條件就是後座滑門,而本車卻是採用傳統的側開門,能否稱為MPV就看大家對於定義的嚴謹程度。屏除不是滑門這個問題,G50 Plus車身尺碼方面確實與MPV相近,方正的外觀也是為了空間所需,4825mm車常在同級當中相當迷你,跟門當戶對的Custin差了125mm,2800mm的軸距長度,差距更是來到了255mm,車內空間的表現讓人好奇。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或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MPV豪華大器的需求,G50 Plus座椅配置依舊採常見的2/2/3,第二排獨立雙座確實爽感極佳,空間也絕對夠用,但僅止於第二排的狀態,倘若第三排要坐人,二排就勢必得將位置前移,以小編185公分的身高來看,第二排要留下約莫兩指幅的空間,才有辦法踏入第三排的領域,實際的空間是否夠用,賞車時請一定要全家大小全部帶去體驗看看。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G50 Plus另一個問題在於第三排三座的設計,中間的空間著實感人,三個大男人就得疊羅漢才有機會坐下,想體驗日本尖峰時段的電車之旅,歡迎挑戰看看。另外,G50 Plus第二排雖然有中央走道,但座椅本身沒有設計向前翻倒的功能,因此進出第三排只能從中央走道,便利性不夠出色。G50 Plus第三排空間也並非沒有優點,原廠設置了一組IOSFIX,有兒童汽座需求的消費者可以擁有更彈性的擺放可能。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駕駛座方面,G50 Plus配置就相當頂,雙12.3吋螢幕屬於主流規格,數位儀表可以提供三種不同模式變化,操作速度雖然較慢,但使用起來直覺度優異,可以提供的資訊也非常豐富多元。中控車機部分UI與HS不同,觸控的靈敏度不算太高,但整體來說更加好用,且整合性與功能性都非常出色,可以在中控螢幕上控制車輛所有功能,包括ADAS、音響、空調、螢幕、氣氛燈等,操作邏輯也非常直覺,上手速度飛快,算是非常加分的項目。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G50 Plus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沿用HS的設定,1.5升四缸渦輪引擎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出力為180匹/29.1公斤米,基本上與HS 1.5完全相同,原廠也表示沒有針對兩車進行專屬的調校。或許是因為車輛太新還沒磨開的緣故,G50 Plus換檔的邏輯仍相當懵懂,不太容易理解駕駛者的需求,深踩油門退檔反應偏慢,但相信經過學習後順暢度會大幅提升。經過漫長的退檔等待時間,G50 Plus的推力卻相當飽滿,畢竟29.1公斤米的最大扭力以1.5來說已經非常強悍,要帶動1.6噸的車重完全不會吃力,甚至可以用有力來形容也不為過,算是G50 Plus動態方面的長處,簡單來說,動力充沛,但不夠順暢。

【影音試駕】MG G50 Plus Premium,七座同路人!
身為MPV,或是載人的七座SUV,操控不是最重要的,行路的舒適性才是決勝的關鍵,G50 Plus在此就拿下了不錯的成績。首先懸吊配置採用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型式,和許多葉片彈簧車款,彈跳與碎震的處理得更為細膩,避震本身也屬於軟調,開起來不會感受到太多的路感與跳動感,對於老人與小孩確實加分。雖說懸吊較軟,但G50 Plus表現最好的還是在於晃動的抑制,即便車長不低,但前後俯仰晃動並不會過於明顯,絕對會晃,但不至於像海盜船般前後搖擺,這也是4.8米車長其中一個優勢所在。但不可避免的是,G50 Plus車高語重心依舊高人一等,因此過彎時的側傾難以忽視,左右晃動的頻率與幅度都偏多,這也是很多MPV難以克服的物理限制。

簡單做個結論,G50 Plus配備給得確實不錯,車內最大的短板在於空間,動態足夠舒適,動力也絕對充沛,但線性程度還有待商榷。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價格,畢竟揹著原罪的前提下,唯有售價可以感動天,也只有售價可以讓大家喊出,哇,真香!還有就是幫我看一下影片啦!
2025-08-21 10:47 發佈
磯崎 wrote:
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價格,畢竟揹著原罪的前提下,唯有售價可以感動天,也只有售價可以讓大家喊出,哇,真香!


感謝分享&介紹,內文這段是大家的重點
磯崎 wrote:
自從大XX大XX之後...(恕刪)



第三排椅背可以往後調整角度







行李箱空間也很大,七人出遊也可以有足夠行李廂空間

嗯 等上市
磯崎 wrote:
MG車款所強調的C/P值,堆料堆到滿的特點依舊健在,對於台灣消費者來說,性價比還是非常之高,G50 Plus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踏入江湖,自報家門之後,預售價格110萬元,與同級最相近的競品,有著至少20萬元以上的價差

這次G50 Plus是真的開出意想不到的價格,原以為會跟Custin旗艦版一樣賣到快150萬去,結果沒想到只開110萬…要知道在對岸G50 Plus賣得比Custin好也賣得比它貴,而且假如都是旗艦對旗艦版本的話,那就是40萬元的價差XD

至於空間,應該是磯崎編輯大大比較高大威武(185cm應該車媒界的姚明)
所以第二排和第三排都用磯崎大大做標準調整肯定是殘酷大考驗,但換個角度想對消費者也是很棒的參考,就算你家大人都超過180公分,那G50 Plus肯定載得下,都超過190公分就得考慮其他車了


提供幾張圖-其他跟磯崎大大比起來比較嬌小的編輯對照
身高178cm媒體測試G50 Plus,第二排調到適中位置,第三排還有一拳空間


另外也拉一下Custin其他人的測試,在第二排弄到最前面的狀況下
180cm在第三排只有兩個指頭的距離


hank60218

光是沒四座通風就吃屎去了

2025-08-21 18:20
等實際有買家拿到車
路過已看到展間有車可看
價錢很有挑戰性~
這台價格很符合大部份台灣人的胃口
磯崎 wrote:
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價格,畢竟揹著原罪的前提下,唯有售價可以感動天,也只有售價可以讓大家喊出,哇,真香!還有就是幫我看一下影片啦!

影片肯定要看的,磯崎大大的結論一如既往的一針見血講到重點
MG就是有原罪沒錯,今天假如掛三菱或CMC來賣就比較沒原罪
最好的例子就是Custin跟G50 Plus一樣都是100%中國血統
Custin跟G50 Plus在對岸差不多價格
但因為Custin可以掛Hyundai品牌幫忙遮掩
所以Custin旗艦賣快150萬大家都覺得還好
但G50 Plus掛MG就算比Custin便宜40萬還是會讓人覺得貴
Ken9687

別幻想了,在菲律賓一樣叫Custin

2025-08-21 18:20
hank60218

custin 引擎、變速箱、底盤還是跟現代家族一樣的,只是車身由中國部門重新設計而已

2025-08-21 18:22
這麼大一部車,若真滿載七人,這1.5動力...如果將來改款有滑門,可能會好一些
hank60218

custin 都沒問題了g50一樣有力好嗎

2025-08-21 18:23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