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G HS PHEV 展間短暫試駕--別被肉眼可見的東西,影響你對親身體驗的判斷力

關於MG HS這台車,又或是說MG這個品牌,從回歸台灣之後其實討論度一直都蠻高的,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方面。從近期的風向看來,有關HS的相關討論有”刻意”被帶歪的現象發生,通常最後都會淪為爭辯發文者是否為業配之爭,這樣似乎沒什麼營養。連我現在寫這篇簡短的試駕心得,都不好說會不會被指控是來業配的,雖然實際上完全不是,也從來沒人發過我業配。

總之,MG的營業據點當下仍然很少,要排個試駕可是難上加難,因為整個雙北地區有興趣的消費者都得搶內湖所這少少的三台試駕車。從我填完表單,收到業務聯絡,到真正開到HS PHEV為止,中間花了超過一個月(但也歸因於PHEV車型10月中以後才開放試駕,要擠試駕肯定得排隊)。這次的分享也不花篇幅仔細介紹內外觀,直接進入正題:究竟MG HS PHEV開起來怎麼樣。


MG HS PHEV 展間短暫試駕--別被肉眼可見的東西,影響你對親身體驗的判斷力

先忘記你曾經在任何媒體上已看過的試駕報導,第一眼看到HS PHEV的印象,和規格表上的數據,都會讓人有一種他是一台運動化SUV的感覺。能塑造出這種感覺,也得佩服MG的設計團隊很擅長於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視覺和第一印象……嗎?但經過今天不長不短的一小時試駕後,我得告訴我自己,他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車,壓根就不是。


MG HS PHEV 展間短暫試駕--別被肉眼可見的東西,影響你對親身體驗的判斷力

先以副駕乘客的觀點說起,副駕駛座的座椅高度不可調整,且座墊高度相當高,副駕的坐姿會讓人有種高高在上的錯覺,我的頭部也離車頂相當接近。座椅設計本身沒什麼問題,車室隔音大致上也OK,但車窗上緣的風切聲約莫超過60公里就會開始出現,並慢慢增加,確實有點惱人。


MG HS PHEV 展間短暫試駕--別被肉眼可見的東西,影響你對親身體驗的判斷力

而以駕駛的角度看HS PHEV,只能說這台車有它自己的特性跟脾氣,駕駛必須去學習跟配合HS PHEV的特性而行,而沒辦法短時間內輕易的把他開好。帳面上,HS PHEV有著超過290匹馬力的綜效輸出,這可不是小數字,實際上這台車的加速力道要說慢,他不慢,要說真的很快,好像也沒有。0-100加速根據8891實測7.3秒,不比KUGA 250快,也比絕大多數國產車快,但……就是那種你會懷疑290多匹的綜效輸出到底藏在哪的體驗。他終究是綜效輸出,而非純粹靠內燃機壓榨出290匹接近300匹的馬力,要追求很刺激的加速體驗,在HS PHEV上別想了,他沒有,他不是靠這種東西吃飯的。

再講到他這套油電系統,他的這種油與電的交互運作和協調的結果,品質並不是讓我很滿意。從電力切入內燃機運作的過程中,那種”SWITCH”過去的轉換感受始終明顯,時速一到就”啪”的切過去引擎主導驅動,不加修飾的切換只會顯得粗糙。另外HS PHEV的動能回收系統無法手動以撥片調整運作模式,只有AUTO MODE,讓車輛自行決定動能回收系統的運作狀況與回收力度。也因為這樣,HS PHEV不能像我平常開車時隨意地把油門放開讓車輛滑行前進,而是像純電車一樣,全收油門就會進入回充模式,相當明顯的回充力道造成十分顯著的減速,很像TOYOTA的油電車隨時掛B檔開,很容易因為這樣的加速後收油門->回充模式的強力減速,造成乘客的不舒適。這種完全交給車輛決定回充系統運作時機,有時候不回充有時候開到最大的設計,最終只能由駕駛去適應並學習怎麼踩踏HS PEHV的油門,否則車上沒人會覺得愉快,開得痛苦坐得也痛苦。

最後,提到HS PHEV的操駕特性,前面提到他不是你看到的這樣運動化,而是一台純粹的舒適化車型,而且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SOFT,更慵懶。HS PHEV的轉向算是偏模糊的那方,配著一支運動化方向盤,但轉向的精確度不足跟齒比稀疏感卻沒辦法在你需要精準轉向的時候幫到你,始終帶著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懸吊設定真的是相當軟,軟到幾乎可以跟RAV4比,時速40公里帶著速度進彎就會產生極為明顯的側傾,軟歸軟但HS PHEV又開不出RAV4在一些小彎裡的靈活性,有點尷尬。經過一些橋面的接縫起伏處,上下晃動的幅度會比我預期的多出一到兩拍,緩解路面衝擊的效果算好,但吸收起伏震盪波應該更明快。而煞車或許是原廠考慮HS PHEV有動能回收系統增加檔煞效果,抑或是車重增加但煞車部件維持HS汽油版的設定,物理煞車效果對我來說是不夠用的,制動力很明顯不符預期的弱,如果動能回充沒有介入產生檔煞效果,光以踩踏踏板產生的物理煞車力度應該是不足以支撐這台車1700公斤級的重量。

總結HS PHEV給我的短暫體驗,它真的得靠駕駛經驗去學習怎麼跟這台車共處,如何從它的特性中摸索出一套開得舒適的駕駛方式。尤其是動能回充系統的介入狀況,隨時收油門都可能出現的強烈擋煞,再再考驗駕駛怎麼不要把乘客一下子就搞到暈車。與外觀不符的舒適化取向設定,或許多數人應該是可以接受這樣的落差,但總會覺得有點……包裝與內容物不符?題外話,HS PHEV最近應該是可以交車比較順暢,現在訂車11月12月都有機會交車,汽油版HS就比較久,現在訂交車時間得明年2月或3月才有可能配到,89.9萬的一口價吸引力的確不凡。
2022-10-28 1:25 發佈
這個價位也別太苛求 但也別抱太多期望
dida812

這個價位也別太苛求 但也別抱太多期望,只是被講得很神....鬼才上當[笑到噴淚]

2022-11-22 9:08
別整天廢話好嗎

sanlinlee你為什麼就不會認為轉向動力補助不會隨車速變化呢?

2022-11-25 10:23
louie83279 wrote:
關於MG HS這台車(恕刪)

換個角度看,我剛剛從一門線上課學習到一個觀點給你參考
我們很容易被視覺記憶或過去生命體驗中的刻板印象給套牢或綑綁,而忽略了歸零校正自己的感官或記憶的動作
因此先有了它外觀很跑格、數據動能很強的刻板印象在,因此對他有著「這台車很能跑」的觀感在其中
而實際上,對於PHEV多數人是陌生的,它確實有許多的部分需要去適應燃油與電動馬達兩者結合的衝突
但當你感受領略到箇中的技巧後,就可以抓到相互理解的方式,形成一股美好的互動

再者,相對應的去想到價格與相關優異的配備這回事,又許多事情能夠形成諒解了
去看過車了,選n7,理由是充電車還是要繳稅,還是要保養費,所以跳過
louie83279 wrote:
關於MG HS這台車(恕刪)


講話要公道
有哪台車是配合人
m8160846

選車的時候確實是車子配合人~你總不會買一台你開起來不舒服的車吧?

2022-10-29 9:42
knift

m8160846 車永遠不會配合人,除非是霹靂車。你買車只是「選」一台你比較能配合它的而已。

2022-10-31 19:58
感謝樓主這麼鉅細靡遺地描述試駕感受

不過話說回來,這台訂價低於 120萬台幣,是除了
TOYOTA Prius PHV 尊爵 116.9萬 之外
第二低的價格了,連 Outlander PHEV 有人猜測應該
都落在 130~140萬上下

在這個價格區間,會買的消費者應該大部分都是
衝著省油節能而來的吧,其他的部分也許大部分
都是選擇視而不見吧。

感覺如果是要加上性能,價格一般都不是普羅大眾
可以負擔
cncmachine

連 Outlander PHEV 有人猜測應該都落在 130~140萬上下 (不可能那麼低).new outlander phev 新一代進來台灣.本人猜測:179.9以上.

2022-10-29 12:02
timberwang

180萬!? 不就跟第一代差不多價格了?

2022-11-01 8:47
一句話,等大家幫忙驗證軟硬設備
有那台車不是人去配合它+1
汽油版89.9萬的
要等好幾個月才能交車
哇,跟網路上幾乎都是好評的狀況,樓主直接嫌到起飛的感覺😂
上週六跟我爸去中和所試駕,現場真的還是很多人在看在訂車,雖然傳聞現在訂要3月交車了,只能說熱度不減。目前家裡開03年的Camry,好車沒修過大東西,開起來像船,但後座一致好評很好睡?
不確定樓主開什麼車,但感覺對車蠻嚴苛的😂
我那天是後座乘客
隔天,那天剛好下雨,我覺得隔音真的蠻不錯的
動力:我自己是覺得蠻有力的,一般狀況下絕對夠用
但是在放開油門時,感覺會往前頓一下不是很舒服,收油方式可能要調整一下
座椅:跟舊車相比,是較為硬挺的設定,但感受舒適,但不知道是不是材質的關係,感覺有點聚熱
懸吊:那天路線是上64道路,到新莊迴轉,一路上沒有什麼彎道,但在快速道路上我覺得,上下的晃動沒太多感覺,左右的晃動好像有點多,但有可能是我太久沒坐後座,這點算是我比較不喜歡的缺點

其他我覺得算不上太大的缺點,瑕不掩瑜,重點是花錢的人(我爸)喜歡就好啦~
但交車後先換懸吊感覺能解決很多體驗上的不適
dida812

賓士隔音沒有很好不是嗎[笑]

2022-10-29 0:11
cc6329

小心改換了,車商對你說,改了,,不保固[大笑]

2022-11-16 2:18
有哪台車不是人去配合它再+1
買新車要選跟原車一模一樣調性脾氣的車...
乾脆原車開到進棺材可能還比較容易。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